TechBoard#10:我的手机想让我说「谢谢」;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担心 Web 3.0;亚马逊和西雅图之战给科技业的教训……

摘要

这是 TechBoard 的第十期,我们推荐了《再造人性》作者 Evan Selinger 对谷歌开发的 Gmail 新特性「智能回复」和其背后逻辑的质疑;为什么 Web2.0 时代崛起的当今互联网「统治者」要担心区块链推动的 Web3.0;科技业的「烧钱-成规模-再盈利」商业模式的现状;科技行业和城市管理者能从亚马逊和它「老家」西雅图的矛盾中学到什么;伦敦小哥在 Ebay 上拍卖自己 16 岁以来的 Facebook 数据的「科技行为艺术」;以及一家在 GDPR 生效一周后,网站订阅率从 92% 跌到 6% 的初创平台的心酸案例。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这是 TechBoard 第十期。

《我的手机想让我说「谢谢」》

截止到 2016 年,全球使用 Gmail 的用户突破 10 亿,在几周前的谷歌 I/O 大会开始之前,Gmail 就开始测试「智能回复」这个新功能,谷歌预计将会有 12% 的回复邮件将由该功能发出。

本文作者 Evan Selinger 就在不久前发现自己的 Gmail 发了一封「非常好,谢谢你。」的邮件给要来采访的记者,但这封邮件并不发自他手,这让他提出了一个质疑:我们的通讯是否在「智能」中变得流水化?

作者暂且按下这个大问题不表,他先谈了谈智能回复内容的来源,即谷歌用算法读取来往邮件后提供的简要回答。要是想做到能让用户心甘情愿点击「智能回复」,算法需要更多的养料。谷歌近期也疑似在测试一个名为 「Reply」 的新应用:在其他流行的通讯应用如 Slack、Facebook Messenger、Hangouts 中添加智能回复的新特性。

再反观通讯行为本身,人是易受环境影响的社会性动物,展现礼貌或敌意都是有感染力的。在人类进化中逐渐形成的礼节文化使得人们摆脱了原始的野蛮,但也如哲学教授 Sarah Buss 所认为的:「谢谢」不过是一种在我们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下的一种机械式的回应。有应付的『谢谢』,有讽刺的『谢谢』,也有诚恳的『谢谢』,因此这也延伸出了下一个问题,由算法发出的「谢谢」是否真诚?

尽管谷歌强调智能回复会通过分析来判断你是「谢谢!」还是「谢了」已表达不同的感谢程度,但『真诚』是这样能判断出来的吗?正如在 I/O 大会上,谷歌贴心的为小朋友们设计了「跟智能语音助手说话要讲礼貌哦」的 Google Assistant 新特性,要求孩子跟语音助手对话时要说「请」和「谢谢」,但小孩子所展现的「礼貌」到底是发自内心还是为了避免麻烦,只是想尽快让功能生效的违心之举呢?如果说如今哪怕被 Buss 归类为「机械式回应」的「谢谢」还能让人感到些许温度时,那倘若哪天你不说谢谢都解不开手机时,「谢谢」或许已沦为了如「起立」一样令人厌烦的必要口令。而作者指出,真诚的感谢也不应该是「谢谢」或「谢谢你呀」如此简单的表达,我们也需要审视是否需要把表达感谢这个情感或行为「智能化」。

但另一方面,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正如图灵所认为的,人类难以从机器的行为中揣测出真实的意图。反观当下,多少人敢说自己完全不受到科技的「驯化」呢?如果说让科技更有「温度」是一种趋势,那我们要看清送上来的到底是温茶还是开水了。

延伸阅读与参考:

谷歌官方博客《使用 Gmail 中的智能回复来节省时间》

《镜报》去年十月报道的《机器人能取代护工吗?》

科技人文主题播客《交差点》第一期的后半段讨论了 Google Duplex 对人与人交流的影响和礼貌性回复存在的必要性。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担心 Web 3.0》

在互联网刚诞生时的 Web 1.0 时代,AOL 以被 Verizon 收购、MSN 销声匿迹、AltaVista、Ask Jeeves 这些在电话拨号上网时期响当当的网站如今少有人知。当今互联网被 Web 2.0 时代崛起的平台如 YouTube, Wikipedia, Flickr、Facebook 等「统治」,随之没落的还有互联网元祖们的 Open Web(开放互联网)的理念。但这篇文章作者 Matteo Gianpietro Zago 认为,区块链这个技术将颠覆科技行业,并使得 Web 2.0 被 Web 3.0 取代,无论是观念还是企业。

套用威廉·吉布森的句式,「Web 3.0 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加密货币多达 3000 多种,去中心化应用的数量(DApps)也接近 1000种,整个基于区块链的市场的体量已过 8 万亿美元。但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讲区块链这个又难懂又老生常谈的主题,而是诞生自 Web 2.0 时期的互联网「统治者」们为什么要担心基于区块链的 Web 3.0 的冲击,或者说对 Open Web 的「回归」。


如今越来越少的用户会完全对一家平台「放心」,哪怕是 Facebook 推广的「让不发达地区连上互联网」的 internet.org「让世界更美好」的项目也被人视为是其控制和拓展用户的一种商业手段。对互联网巨头的不信任、反垄断、反审查、呼吁数据保护等理念在互联网上被传播和接受,作者认为能实现互联网变得更自由、平等和友好这一目标的技术是区块链,而趋势则是去中心化。

作者从网盘、通讯、社交网络、保险金融、流媒体、音乐几个领域阐述了 Web 2.0 服务商被 Web 3.0 逐渐取代的理由。尽管目前每个在 Web 2.0 一方的服务看似是「最好、最方便解决方案」,而Web 3.0 一方的服务则鲜为人知。对主流网民来说,这些应用「难用又难懂」,但区块链基金会(IBF)旨在解决这一问题。IBF 在推动互联网过渡到 Web3.0:一个更以用户为中心,我们可以保留对我们的数据、身份和数字资产的完全所有权的互联网。对加密、安全和低价的需求会随着平台的完善逐步获取用户的心,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则打破了聚集效应对用户的「反向捆绑」,这可能是一场持久战,但未来终会到来。

为什么如今还稳坐宝座的互联网「统治者」们要担心呢?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对权力和控制的滥用最终会走向湮灭。

延伸阅读与参考:

维基百科:Web 2.0

《似 MoviePass 的「烧钱」经济,尽情享受吧》

「利润大于成本是赚钱的基础」这个商业常识在 21 世纪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玩法:前期疯狂砸钱谋取快速增长,占据市场后再盈利。

去年上市的公司里,76% 的公司是暂未盈利的。2000 年时这个数字则是 81%。这套玩法的自硅谷诞生,进而普及到整个科技行业,从瑞典的 Spotify 到中国的独角兽公司们,「前期要烧钱」几乎成了行业共识。而支撑这套玩法的金融家们,则对这些科技公司们抱着「放长线钓大鱼」、「赢者通吃」的期待:突破一个规模量就能扭亏为盈,以后就是源源不断的盈利。

本文拎出了 MoviePass 这个去年最让大众眼前一亮的服务:在均价 9 美元一张票的美国,推行 9.95 美元包月看电影的服务。这也使得 MoviePass 成为新兴起的最烧钱的服务之一。只要它的用户一个月看两部及以上的电影,MoviePass 就要自掏腰包。外媒 Slate 形容 MoivePass 的商业模式是「为了补贴 300 万有看电影习惯的观众,创造性地烧钱」。而 MoviePass 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和院线分账或在其 App 中投放电影工作室的广告来盈利。但这一次,投资者们不吃这一套了。

据报道,自去年 10 月以来,MoviePass 母公司股票跌了近 90%,公司近期被曝出每月支出 2170 万美元,账面上到四月底只剩 1550 万美元。2018 年第一季度,MoviePass 亏损了 9830 万美元,尽管它增加了 100 万的新用户。但 CEO Mitch Lowe 不这么觉得,他在采访中表示公司的经济危机被夸大了,是竞争者(如连锁影院)的诋毁,公司已经拿到了 3000 万股份可供补贴。然而这种商业模式就像一场倒计时赛跑,要在付不起账单前获得足够入账,这是每个初创公司得以存活所必须要迈过的门坎。

「烧钱之王」亚马逊花了二十年才迈过这道坎,终成世界市值第二大的公司,Uber、Airbnb 的背后是无数倒下的「共享 XX」。烧钱需要可持续的投资,投资者看的是平台规模,展现规模最直观的即是用户数量。尽管前有难以匹敌的亚马逊、谷歌等巨头,后有害怕初创平台随时倒台进而不敢试水的用户,但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赢者通吃的诱惑太大,因此这种模式还将持续下去,而短期内用户可以坐享其成,长期来看,这种拿着风险投资「烧钱赚吆喝」是否会逐渐演化为「被迫被巨头收购」,也许会是科技行业在商业模式上未来会面临的新问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TechBoard#5 推荐过《苹果找到了给华尔街的「说辞」》,这篇文章通过对苹果财报和近年动向的分析,侧面显示出科技业与金融业的映照关系。

《亚马逊和西雅图之战给科技业的教训》

自打去年亚马逊喊出要建新家后,全美各大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求亚马逊前来落户,但在正式搬家前,亚马逊还要收拾好「母城」西雅图的一摊糟心事。

近期西雅图为扶持无家可归者颁发了新的税法:当地营收超过 2000 万美元的公司需给每名员工缴纳 500 美元的税金。此律一出后,如星巴克和亚马逊等在西雅图安家落户的公司提出抗议,这周西雅图将「人头税」减至 275 美元,预期将收税款 4500 万美元。亚马逊在西雅图有 4 万名员工,4500 万对新季度净收益 16 亿美元的亚马逊来说只是毛毛雨,且近年来流浪汉已经成为该城市令人头疼的难题,亚马逊办公楼外就常聚集着大量的无家可归者。但这还是惹急了杰夫·贝索斯,他在本周表示公司对新税法很失望,「非常担心此地议会对大企业的敌视态度对公司未来的影响,这迫使我们质疑在此地的增长。」大白话就是「你们逼着我们走」。

尽管不知道亚马逊表完态后要做什么,但本文作者认为这种态度可以反映出三个尖锐的问题。

第一,亚马逊可能对他们的外部经济效果,或者说在科技外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创造的成本视而不见。拿此次「西亚」冲突来说,亚马逊认为西雅图对流浪汉问题处理不当,但殊不知正是亚马逊在此地近年来的急速扩张,间接导致了西雅图生活成本的上升和阶级分裂的加速。亚马逊横向可比当地「老大哥」微软,纵向可比阿里巴巴之于杭州,一走了事或打一枪换一地终究不是长远的解决办法。

第二,政客和科技高管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去让科技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比如谷歌一直在悄悄地在全美不同地区设立数据中心,但亚马逊实现多地化的方式则是「公开叫卖,最惠者得」,许多参与竞标的城市都拿出了难以持久的福利政策以求得亚马逊入驻,这种方式就能体现亚马逊对其创造的成本视而不见,而政客们又缺乏对科技行业的了解和远见。

第三,城市也要变「智能」,要意识到线上的赛博空间同样会塑造线下的城市空间,主动地去了解科技如何可以为城市所用而非所制。

目前全球各地的科技行业的分布还是以聚集为主,这种聚集对当地社会的负面影响已经很难无视了,从硅谷到深圳的房价飙升,无家可归者的营地紧靠科技新贵们的别墅。作者认为,只有当政府学会与企业合作发展,共建基础设施和规划长期双赢项目时,才能平衡科技行业蒸蒸日上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金钱和权力的不平等。

延伸阅读及参考:

因低价太高,硅谷一家开了 30 年,客流不绝,口碑俱佳的餐厅Terra 昨日宣布关门大吉

科技「艺术」:伦敦小哥在 Ebay 上拍卖自己 16 岁以来的 Facebook 数据

如何「高级」地回击 Facebook、Google 等平台收集用户数据用于投放广告的行为?正面回击如 #DeleteFacebook 风波一平就 # 沉大海了,但这位 26 岁的伦敦小哥 Oli Frost 认为应该杀个回马枪。上周,Oli Frost 把自己的 Facebook 数据挂到了电商平台 Ebay 上出售,「GDPR 发布后,我收到了来自各方服务商的一堆邮件,他们都告诉我我的数据对他们有多重要,这让我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一直免费在卖我的数据,是时候赚一笔了。」


Oli Frost 在 Ebay 上拍卖他自 16 岁以来 Facebook 上包括点赞、发帖、怒喷评论、照片、个人信息甚至家庭成员地址等数据。他表示并不担心自己的数据被误用,他开玩笑说道「我觉得出价最高的是我妈,她等着给我一个人生教训。」Oli Frost 表示他就是想知道自己的数据值多少钱,如果卖出去了,他将会把竞拍款捐给非营利机构电子前沿基金会,用于捍卫数字权利和互联网隐私。

截止到 5 月 30 日,「Oli Frost Facebook 个人数据」共有 43 人参与竞拍,竞拍价已达 385 美元(约 2500 元),目前该「商品」已被 Ebay 下架。

科技「案例」:GDPR 让我们这个初创产品的订阅率从 92% 跌到了 6%,我们能怎么办

为保护个人数据出台的的欧盟个人资产保护新法 GDPR 在 5 月 25 日正式生效,《连线》杂志评价:「GDPR 为未来十年的全球数据保护定下了基础,它几乎对科技公司用个人数据来赚钱的所有环节进行了规定和限制。」尽管 GDPR 想把炮口对向「劣迹斑斑」的大公司如 Facebook、Google,但在法案生效前,就有许多科技评论者认为 GDPR 对大公司而言只是限制,但对小公司可能是「封杀」。

这篇短报出自 Vizzlo CTO 和联合创始人 Rob Lillack,Vizzlo 是一家致力于让用户可以快速制作有设计感的图表和商业图的初创平台,在 GDPR 生效后,它也通其他大大小小的平台一样马上更改了新的《用户条款》,Rob 表示团队知道订阅数会下降,但没想到是跳崖式跌落。

Vizzlo 据邮件分发平台 MailChimp 的数据分析,它过往的订阅打开率是「行业平均水平」,因此 Rob 推断,这不只是 Vizzlo 一家的困境。作为一家 SaaS(软件即服务)的公司,订阅率的大跌使得它们很难再建立起和大多数用户的连接,为此,Vizzlo 只得自己先行改变。目前 Vizzlo 试图通过改进邮件内容使其更吸引人;A/B 测试注册文案;推出注册后交互式教程以了解平台功能;为邮件订阅的用户提供福利……来重建与用户的连接。

延伸阅读与参考:

极客公园在本周发布的文章《面对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案,「重灾区」在何处?中国科技企业又该如何应对?》http://www.geekpark.net/news/229605

我们曾在 TechBoard#6 中推荐过《开放、封闭、隐私》这篇文章,作者 Ben Thompson 认为欧盟出台的 GDPR(通用数据保护监管条例)是试图推倒高墙的第一波冲击,但倘若仅强调保护隐私、避免泄露,只会让墙越建越高。如何建立能让大小公司平等竞争的环境,避免大公司不公平的扩张行为才是监管的关键。

TechBoard #7 中推荐过的《如何对待隐私悖论》文章作者,经济学家和科技观察者 Frederic Filloux 提到了隐私监管对小公司的负面影响:监管要求平台对用户数据的收集更小心翼翼,这过程中两方产生的交易成本会让大多数人放弃掉小平台。

编辑:克里斯

题图:Eskemar/Getty Images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