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Board#6:扎克伯格的长线游戏:三十亿用户;开放、封闭与隐私的相克相济;硅谷媒体记者的现状;开源对科技行业的影响……

摘要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这是 TechBoard 的第六期。祝大家节日快乐:)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这是 TechBoard 的第六期,我们推荐了两周前对 Facebook 的「神预测」及其如何实现三十亿用户的野心;Ben Thompson 从 Android 诞生到上周推广 Chat 引申出的大公司的「开放、封闭、隐私」三者的关系讨论;开源的发展如何影响科技行业;在硅谷的媒体记者的现状;《纽约客》对 Macintosh 1.0 发明者之一,人称「图标女皇」的 Susan Kare 的报道以及《纽约时报》制作的系列短纪录片《Facebook 是如何接管你的互联网》。


扎克伯格的长线游戏:下一个十亿

Facebook 在这周发了财报,具体的分析可以看这篇文章《信息泄露事故后 FB 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几乎未造成影响》,看起来信息泄露只是打了 Facebook 脸面而非账面。而本文发表于两周前,当时 Facebook 在外界看来面临着公司有史以来最大危机,美国律师愤起追查,欧盟监管摩拳擦掌。但扎克伯格目光或许已经超越了欧洲和美国,仅看数据,社交网络的未来是一片光明。本篇文章作者即从更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了为什么 Facebook 很可能实现公司「下一个十亿」的目标。

在西方国家(北美、欧洲),Facebook 的月活用户和营收增长从 2017 年开始放缓,年轻人使用率下跌,总体的使用时间也不断减少。但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Facebook 用户增长率都十分惊人。把数据简化来看,在过去两年里,北美每增加一名用户,亚洲地区就增加六名用户,世界其他地区则增加四名用户。这种比率,并不是固定的,但增长差距将不断拉大。

作者指出,据联合国的数据调查,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口从现在到 2050 年就会增加 10 亿,再看 Facebook 市场已经「饱和」的地区,人口增长不是缓慢就是停滞。除人口要素外,互联也是社交网络的基础,2000 年至今,西方国家「互联率」翻了三番,亚洲增长率 18 倍,而非洲则是增长了 100 倍。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互联率在 18 年里增长了 490 倍。

当互联网上纷纷呼吁着「#DeleteFacebook」(暂且不说是否真的行动了)、「社交媒体让你低效/幸福感低」时,Facebook 早就准备闷声发大财了。

Facebook 的 Free Basics、Internet.org 无人机、人造卫星宽带「进万家」计划如火如荼开展着;在某些国家,Facebook 的目标已是成为 Internet 了,比如在缅甸或印尼,你问当地人「用不用互联网啊」?得到的答案多是「不用,我有 Facebook」。最重要的是,这些地区基本都是无监管地带,正如在《信息泄露事故后 FB 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几乎未造成影响》中提到的,「监管不到位使得 Facebook 上仇恨言论泛滥」,Facebook 在部分国家已成为了政府的「武器」。

作者认为,得益于商业的成功和在道德上的「弹性」,Facebook 将继续加固其在全球的统治地位。别忘了,就在呼吁 #DeleteFacebook 的西方国家,许多人可能都在 WhatsApp 上表示删了 Facebook 以后专心玩 Instagram。(而这三款产品都是 Facebook 旗下的。)

作者在最后指出,这暗淡前景里唯一的曙光是中国。一来小扎常以「赤子之心」频频示好,二来苹果无奈下做了个坏榜样,Facebook 曲线突围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从「骨气」和商业模式来看,Facebook 都是在几大科技巨头里最容易「服软」的一个。

文章发布半个月后,这周 Facebook 的财报似乎正说明了其「光明」的未来,我们曾在 TechBoard#3 中「本周一问:GAFAM 哪家巨头会先倒下?」提到,Quora 上的网友们纷纷在 Facebook 丑闻爆出前就都不看好 Facebook 的未来,近 9 成的回答者都认为「甭管第几了,先挂的肯定是 Facebook」,但换个角度再思考一下,电商、搜索、iPhone 和社交,哪个更是刚性需求呢?尤其是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在前段时间也也突破了 10 亿用户的大关,换句话说,我国近 7 成人口都使用微信。这或许会在未来某天小扎带着 Facebook 挤进中国后,在问当地人「你用不用 Facebook?」能够感受一把「不用,我有微信」的感觉。

延伸阅读:彭博社关于Facebook 在各国政治影响力及政府如何用其作为「武器」的报道。

Quartz《Facebook 没了西方给的广告钱是怎么活下去的》


《开放、封闭、隐私》

八年前的谷歌 I/O 大会上,谷歌工程部副总裁 Vic Gundotra 回忆起 Android 诞生的故事,他在演讲中称 Andy Rubin(Android 之父)认为如果谷歌不作为的话,我们的未来将面临着只剩一个选择。为了开放和创新,我们需要 Android。Vic 在演讲中也不断强调开放,来暗讽以苹果和 Facebook 为主的其他公司的封闭。

下下周谷歌 2018 I/O 大会就要召开了,而谷歌在前几周低调的宣布了 Android 信息系统的「革新」。(我们曾在 TechBoard #5 中推荐过 The Verge 这篇对 Chat 的详尽报道。)谷歌没变,依旧拥抱开放,直怼「封闭」的其他应用如 iMessage、WhatsApp。但此举马上引发了以「莫博士」为主的科技界内广泛的批评。Ben Thompson 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了症结所在:开放和安全不可兼得。

iMessage、WhatsApp 等加密通信应用得以实现端到端加密的前提是,两端都在自己手里,封闭是实现加密的前提。但谷歌面临的问题是:它不是主要 Android 制造商,难以让其他厂商都弃用 SMS 转型到 Chat,何况谷歌正身陷垄断嫌疑之中。Ben Thompson 认为只有一个方法可行:建立一套无人可控的开放标准。

他认为开放/封闭和加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数据、隐私挂钩。我们对加密、保护隐私的呼吁,就像把花园的围墙建的更高一点,封闭才使得加密可行。

谷歌懂你懂的广(你搜了什么、跟谁发邮件……),Facebook 挖你挖得深(你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但 Ben 同时指出,要意识到收集数据是不可避免的,你老去一家餐馆,老板都知道你好哪口了不是吗?问题不在数据的收集,而在于数据的泄漏和误用。而在这两个问题上,谷歌和 Facebook 也是不能一视同仁的。

谷歌云存储的用户 Gmail 记录

Ben 指出,Facebook 数据泄露丑闻爆出后,民众愤怒的重点在它分享了用户数据,而不是收集。这也就是为什么谷歌没有在此事中大规模躺枪的原因,因为它们只悄咪咪地收集数据,放进它的高墙花园里。Ben 认为这就让 Vic 在 8 年前 I/O 大会上那番演讲显得很道貌岸然了。对谷歌来说,智能手机只是为了其搜索和广告业务服务的「收集工具」而已。这种为了收集数据的「开放」是不可接受的。

不管是闷声还是被曝光,谷歌和 Facebook 在数据收集和广告投放上都已是垄断地位,想打破这种愈发恶劣的模式,只能依靠监管。Ben 认为欧盟出台的 GDPR(通用数据保护监管条例)是试图推倒高墙的第一波冲击,但倘若仅强调保护隐私、避免泄露,只会让墙越建越高。如何建立能让大小公司平等竞争的环境,避免大公司不公平的扩张行为才是监管的关键。

延伸阅读:TechBoard#4  中 周常惊喜(吓):《Facebook 和 Google 如何「扒光」一个人》

TechBoard#1 中推荐的 Ben Thompson 另一篇文章《Facebook 的「脸面」》其中他解释了「封闭高墙花园」的概念和数据「锁紧」对其他产品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下竞争力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报道的谷歌如何有过之无不及地收集用户数据(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于对 Android 平台的控制)


《开源的发展如何民主化了科技行业》

开源(Open-Source),指代码、软件版权持有人在软件协议的规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权利并允许用户学习、修改、增进提高这款软件的质量。本篇文章即从开源「源起」写到开源模式对过去直至当下科技行业的影响。

开源「源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那个科技刚开始互联,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当时的开源软件是为了取代单兵作战的开发者开发的商业软件。而如今开源的可行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其中夹杂着商业利益。早期的开源形式是双方交换代码,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然后开发者制定开源代码的使用规则,再发布到互联网上。从 2000 年后,这种形式在商业上就被正式认可并应用了。不到三十年,开源从聊天室、论坛一样的「闲散」形式到如今遍布互联网的开源项目、建立起组织规则的开源社区(如 GitHub)。开源,自源起至今更成熟了,这背后少不了开发者社区的推动。

IFTTT 工程部副总裁 Jason Thrasher 认为,开源是使用者和贡献者双赢的选择:公司可以从开源的代码上来发掘出优秀的程序员。程序员通过开源项目彰显自己的能力,同时收获社区的尊重以及个人的成就感。而用户则可以使用到愈加完善的软件。如今,从个人项目到大公司,开源已成为主流选择,亚马逊和谷歌都选择将部分代码开源,这使得它们的产品迭代更快,企业级用户也更倾向使用它们的产品。至今,开源已从科技扩散到了商业领域,从云服务到大数据背后都有开源的影子。开源模块化、可流动、能快速演变的本质恰好能同系统和平台更快、更灵活、更安全的需求对应上,每一个开源项目的背后,都是群体智慧的结晶。正如一个大数据平台开源负责人所说,开源让科技的协作和创新的贡献是革命性的,没有开源软件,每个公司只能耗时耗力比着谁先把轮子造出来,何论创新?

文章的最后作者给出了几方对开源未来发展的预测:第一,在隐私和透明度之间找到平衡点;第二,用户间信任感的加深;第三,开源在物联网上的应用;第四,AI 和机器学习的民主化。

开源孕育自交换代码,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源于交换、共享、协作。开源发展至今,它的交换内容早已超越了代码,更多的回归到了它的前置词——开放(Open)。


《观察硅谷的观察者们》

比起「封闭」的华尔街,硅谷给外界的印象更为平易近人又充满乐趣。但在应对媒体上,华尔街是高冷范,硅谷就带那么点儿「政治范」了。《经济学人》美国科技版记者 Alexandra Suich Bass 就从自己和同行的经历描绘出硅谷应对记者的方式。

硅谷的科技公司希望能从各个方面来控制媒体的叙述,比如稍有名气的记者都会被公司公关建立一套档案,包括其发表的文章、笔记简报、详细资料和记录……员工在受访前都会主动打开录音机,即使是非正式的聊天会议。作者认识的一个记者就曾在要求采访时听到电话那端传来审查她档案的讨论,她被归为「好记者」。这是硅谷的公司根据记者所写的内容建立的分类:历史报道中对公司有积极影响的记者会被归为「友善记者」,并且能获得优先采访的机会;报道「时好时坏」的记者会被归为「独立记者」,他们坚定且难以被公司左右;哪怕是稍微和公司老板唱反调的记者,都会被归到「不可接触者」的黑名单中,将被公司禁止参加发布会或采访高管。作者表示,每个公司给她的分类是不同的,但总体就在「独立」和「不可接触」两类中。因此在她的生涯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需要保密的信息。

尽管记者的访问目的就是披露信息,但在采访前,记者会被要求在 iPad 上签署保密协议。大多数科技公司还会让记者带个标牌,以提醒员工记者的存在。

作者提到,科技圈另一个怪癖是爱邀请记者共进晚餐,。作者接受了大量的邀请,但从未获得任何独家信息。作者称公司高管们就像百老汇戏剧主角一样,充满了「套路」,她曾和某公司高管事先承诺好,在私密且不留记录的晚餐上会面,到了之后,光记者数出来的就有 25 名黑客在场,而受访者连基本的问题都要看看她的公关人员才能回答。

无论是现实中爆出的丑闻(如文中提到的曾被称为「下一个乔布斯」,后来被爆出欺诈的 Elizabeth Holmes)还是美剧《硅谷》里反应的公关对一个公司在科技圈的影响。我们都要意识到,硅谷早已不是打字机时代的「世外桃源」了,或许是时候把硅谷、华尔街、白宫「一视同仁」了。


人物:那个让 Macintosh 笑起来的女人

《纽约客》的这篇文章讲述了 Macintosh 1.0 发明者之一,人称「图标女皇」的 Susan Kare 的故事。在 1982 年,Kare 去到苹果公司面试,她带着一个笔记本画出了一个指尖表示「粘贴」、一个笔刷表示「Mac 绘图」、一个剪刀表示「剪切」。在 Andy Hertzfeld(macOS 主要软件架构师)开发的软件帮助下,Kare 在 9X7 的网格下设计出了 macOS 早期的图标以及字体,如 Geneva 和 Chicago(曾被用到 iPod 初代上)。在离开苹果后,她又为微软、Facebook 以及她现在所担任创意总监的 Pinterest 设计过图标。就连早期版本的 Windows 游戏空当接龙也是她设计的。

Kare 早期设计的图标

如今 Kare 已经被 AIGA(美国平面设计协会)授予奖章,她去苹果面试时使用的笔记本也被纽约和旧金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在接受《纽约客》的采访里,Kare 表示,她认为触感应该在未来科技中应用到比指纹识别更深的层级。在这篇报道中,也可以看到 Kare 对早期技术有限的环境下,设计师们创造出的简单、温暖、具有包容性且让用户眼前一亮的设计的怀念。Kare 曾给了 Mac 一个微笑,但现在微笑去哪儿了呢?或许会在面部识别上重现吧。

科技影像:Facebook 是如何接管你的互联网的

《纽约时报》七个月前发布的这个短纪录片「揭露」了 Facebook 在社交媒体外,实实在在的影响力。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依靠 Facebook 来和他人交流、做生意、娱乐;Facebook 提供的「免费互联网」的实质以及政府如何通过 Facebook 和传播理论来操纵「民主」。

Facebook 靠算法和社区规则来监管平台上的内容,因此导演发问「为了能让声音被听到,我们是否要迎合 Facebook 的价值观呢?」但 Facebook 有着「迷之价值观」:在一些国家它宣传言论自由、保护隐私,有的地方又迎合审查、收集无关数据。

不只是涉嫌干涉美国大选,Facebook 已经卷入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外交之战中,这些斗争已经开始分裂互联网本身。

延伸观看:该系列第一集:《How China Is Changing Your Internet》


233:上世纪 70 年代的绿巨人浩克与蜘蛛侠和斯坦·李

我们不剧透,只扒黑历史 :)

编辑:克里斯

题图:Pexels.com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