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应用掀 AI 投资第二波行情,预期兑现度决定「胜者为王」

摘要

在政策与企业创新共同推动下,AI 正以扩大化的深度和广度,复制 10 年前「互联网+」产业浪潮带来的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在政策与企业创新共同推动下,AI 正以扩大化的深度和广度,复制 10 年前「互联网+」产业浪潮带来的资本市场投资机遇。

9 月 22 日,东吴证券发布策略报告称,AI 投资呈现出高低切换行情,上游算力硬件涨幅累积较厚,风险收益比降低。基于产业趋势确定性和赔率思维,建议在产业链中相对滞涨分支「另开一桌」。

东吴证券建议,后续值得关注的方向一是中上游存储、AIDC 相关领域;二是下游 AI 应用,包括 AI+医药、AI 端侧、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 应用与 Agent 等分支。

市场分析认为,参照「互联网+」时代,随着上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端侧交互入口级硬件的技术进步与渗透率提升,AI 时代下游应用端爆发是必然趋势,且行情持续性较上游硬件更强,弹性空间更大。特别是联想集团等从上游基础设施到下游应用,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有望在上游行情结束后,继续受益于下游应用阶段的行情爆发,同时凭借更高业绩兑现确定性,呈现出更大投资价值。

AI 第二波行情蓄势待发

目前的 AI 行情,主要围绕上游算力基础设施类硬件展开。如联想集团自 4 月 7 日关税风波下,恒生指数形成「黄金坑」以来,从 7.36 港元上涨至 12.17 港元,累计涨幅达到 65.35%,跑赢恒生指数超 30 个百分点。期间,从业绩驱动来看,其增长最快业务板块,始终是以算力基础设施为代表的 ISG 业务集团。6 月 20 日,联想集团发布 2024/25 财年财报,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21%,ISG 业务集团增长 63%,领跑态势明显。8 月 14 日,公司再度发布 2025/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 22%,ISG 业务集团增长 36%,继续领跑公司各个业务板块。

在 2025/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联想集团表示:「通过实施强韧的云基础设施业务及企业基础设施业务的双重战略,以及快速扩展人工智能产品组合,公司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业务集团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AI 服务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一倍有余。」这一表述进一步印证了 AI 基础设施驱动业绩增长,进而助推资本市场表现上行的投资逻辑。

相比之下,目前 AI 行情中,下游应用端相比上游硬件明显落后,成为具备赔率优势的潜在配置方向。东吴证券分析称,「高切低」是风险收益比更佳策略,在良性「慢牛」格局下,板块内部的差额较难无限拉开,部分持币者因畏高而倾向于在低位分支「另开一桌」,同时部分持筹者止盈心态随利润累积而放大,后续若高位上游硬件端出现筹码松动(震荡/调整),流动性外溢亦有助于提升低位分支的上涨弹性。AI 第二波行情已进入蓄势待发状态。

发力 AI 终端是联想集团把握 AI 机遇的前沿阵地。作为混合 AI 的入口载体,联想在 AI PC 领域已占先机。最新财报显示,其 AI PC 出货量占比已达 PC 总出货量的 30% 以上,「天禧」智能体用户周活跃率约 40%,初步验证用户端接受度。

方案服务方面,自去年 10 月发布联想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以来,联想集团已推出多个通用解决方案,并且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打造了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由此带动方案和服务业务的高增长。

随着市场投资风向朝应用端切换,联想集团在 AI PC、智能体、方案服务业务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亦将开始展露其投资价值。

长期趋势来看,参照 10 年前的「互联网+」产业浪潮。2009-2012 年,移动互联网刚刚萌芽,3G 渗透率持续提升,IPhone 4 发布带动全球智能手机放量,以电子板块为代表的硬件端凭借景气成长逻辑,成为领涨方向。2013 年之后,伴随 4G 加速降费以及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高位,移动互联网行情开始切换至下游。「互联网+」概念向服务业、制造业持续渗透,充分扩展行情宽度,「互联网+」成为当时市场的绝对主线。

基于这一经验,东吴证券认为:「科技浪潮的终局一定是赋能万物,从产业趋势演进角度看,AI 应用的兴起具有必然性,AI 行情后半场将围绕应用端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互联网+」行情中,上游硬件主线行情于 2009 年 6 月开启,2010 年 12 月结束,持续时间在 1.5 年左右;而下游应用端行情自 2013 年 1 月启动后,直到 2015 年 6 月才出现见顶,历时达两年半。期间,计算机、传媒等应用板块累计涨幅远高于电子、通信等硬件板块。

这或许意味着,凭借在应用端的进一步落地,未来联想集团等企业,将迎来比前期基础设施驱动阶段时间更长、弹性更大的投资价值增长机遇。

从「普涨」到「胜者为王」

我国 AI 应用端实现质变落地,具备政策、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支撑。政策上,2024 年、2025 年「人工智能+」两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 8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将人工智能与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和全球合作等 6 大重点领域进行广泛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应用端落地已有明确政策路线图。

资源禀赋上,工程师红利与庞大的用户群体,为下游应用量变到质变提供坚实基础。工程师红利使得我国具备高端制造能力和低应用成本兼具的竞争优势。庞大的用户群体则不仅形成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催生更多元的应用场景,还将提供更多样化的海量数据,助力模型训练与垂类应用能力提升。

因此,本轮 AI 应用端行情的爆发,与长时间、高弹性特征,均具备充分确定性。

在投资策略上,券商一致认为,业绩预期的兑现度是重要参考指标。如国海证券结合美股表现分析称,美股 AI 应用行情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开始重视基本面,今年股价表现较好的公司,多数在盈利端有改善,如数据服务领域的 Reddit、Snowflake,广告领域的 App Lovin,网络安全领域的 Cloudflare 等。从海外映射视角看,A/H 股弹性空间较大的也在于这些领域,并且国内 AI 应用也开始进入到重视基本面的阶段,强调实际回报。中金公司亦表示,在投资港股新消费企业时,建议聚焦 AI 应用落地与业绩兑现情况,优先选择已有 AI 产品贡献收入或显著降本增效的标的,同时关注垂类模型在教育、零售等领域的渗透。

具体走势上,参照「互联网+」行情,东吴证券认为,在 AI 应用领域增长斜率尚未放缓,Token 用量及 AI 软件用户数仍在加速增长,同时国内尚未出现 AI 应用爆款与清晰高效的商业兑现模式,市场对于 AI 应用端理解并不充分的背景下,接下来有望看到的是「AI+」叙事下的软、硬件普涨行情。后续随着行业规模增长斜率放缓,「AI+」应用逐步转向存量市场,头部厂商通过资金、技术、用户资源等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中小厂商生存空间显著压缩,在马太效应影响下,由于龙头厂商的业绩能见度更高,市场将逐渐过渡到「胜者为王」的龙头行情。

在这一趋势下,联想集团等龙头企业呈现出更大投资价值。在自身产品上,联想集团凭借 AI 应用,实现了 PC、智能手机等多个赛道的良性成长与市场份额提升。其中,PC 板块,凭借 AI PC 渗透率的逐渐提升,今年上半年,联想集团全球市场份额创下 24.6% 的新高,同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全球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智能手机板块,联想集团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由于 Razr 和 Edge 新产品系列的成功,摩托罗拉在 2025 年第二季度以 74% 的市场份额保持了折叠屏手机的全球销售冠军。

在对外应用赋能上,联想集团的 SSG 业务集团也开始在细分领域拔得头筹,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全球权威 IT 市场研究机构 IDC 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联想超融合市场份额达到 13.7%,增幅位居 Top5 厂商之首,并在交通运输、媒体、建筑、服务四大行业获得市场份额第一。

东吴证券表示,基本面能见度会影响板块在投资者心中的优先级,目前国内外资本市场尚未出现大面积行情,核心依然是产业发展「奇点」仍需等待,但只要大盘量能充沛且 AI 行情仍在,具备产业趋势逻辑的方向行情启动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基于赔率思维,将具有产业逻辑确定性的相对低位板块及相关个股作为「看涨期权」左侧布局,有望收获更高赔率。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