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三四年前我在做某款新品游戏本的首测,按照惯例我们都会将性能档位调到最高,以便让 CPU、GPU 等核心硬件处于最高性能状态。但彼时的游戏本普遍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开启最强性能状态之后,风扇噪音瞬间拉升,这导致坐在我旁边的同事被「飞机起飞」般的噪音几乎折磨了一整天。当我做完所有测试,将性能模式改成安静之后,同事用幽怨的眼神看向我,感慨了一句「终于,安静了……」
大概三四年前我在做某款新品游戏本的首测,按照惯例我们都会将性能档位调到最高,以便让 CPU、GPU 等核心硬件处于最高性能状态。但彼时的游戏本普遍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开启最强性能状态之后,风扇噪音瞬间拉升,这导致坐在我旁边的同事被「飞机起飞」般的噪音几乎折磨了一整天。当我做完所有测试,将性能模式改成安静之后,同事用幽怨的眼神看向我,感慨了一句「终于,安静了……」
其实摆在游戏本行业的核心痛点非常明显——噪音大、温度高、关闭高性能模式后因运行频率受限而导致硬件性能下降明显,同时,一些游戏本至今依旧毫无值得宣扬的续航能力可言,这些痛点持续困扰着近年来的游戏本行业。
直到今年初,英特尔专利的 Esther Island 内吹散热技术开始被新一代游戏本采用,帮助 OEM 解决散热效率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风扇噪音和侧出风散热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再加上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X 平台优异的能效表现,终于是终结了游戏本高热、高噪音、短续航等痛点,彻底改变了新一代游戏本的使用体验。而在这一系列改变发生之后,为了能够持续推行全新的设计标准,以让未来的游戏本都能够摆脱曾经的痛点,英特尔牵头打造了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这一概念的出现正如当年的超极本以及 Intel EVO 认证之于轻薄本行业变革一样,促使游戏本设计更具规范化,同时也结束了游戏本「野蛮生长、狂卷功耗」的时代。
那么 AI 高静游戏本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是否真正解决了散热、噪音、续航等问题?今天我们通过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 款新品的评测,看看它是否是符合 AI 高静游戏本定义的首批产品之一。
·能效+电源管理优化换来高性能静音体验
在测试开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为游戏本制定的六大关键技术指标,包括高性能静音模式下≤45dB 的静音体验,≤42℃的外壳温度带来的清凉舒适体验,相对于最强性能模式下不得高于 10% 的性能损失,不低于 6 小时的超强续航能力,以及 APO+DTT 自动适配优化技术的支持和 AI 智能体验。
其实在接触「AI 高静游戏本」这一概念时,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发出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英特尔的游戏本能够达到这些标准?而竞品难以达到。」
究其原因,英特尔最新发布的酷睿 Ultra 200HX,也就是 Arrow Lake 处理器功不可没。得益于出色的能效比以及优异的电源管理,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X 平台相比此前的 13、14 代酷睿处理器而言,自身性能足够强的同时,其实本身的散热压力降低了不少。加之其能效表现非常出色,以及英特尔专利内吹散热技术加持,进而使得当下的部分游戏本能够真正做到高性能又安静。
比如本次评测的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 所搭载的酷睿 Ultra 9 275HX 处理器,它是一颗 24 核 24 线程处理器,由 8 个性能核+16 个能效核构成,睿频加速频率 5.4GHz,拥有 36MB 三级缓存,默认 TDP 为 55W,最高 TDP 可以达到 160W。在性能层面,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最为显著的升级就是每瓦性能表现,而这一参数也是能效比的最直观反映,同时每瓦性能提升也是实现 AI 高静游戏本应用体验升级的关键,毕竟在英特尔的规范标准下,清凉、安静体验并不是由暴力降低性能换来的,而是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借助出色的能效实现清凉与安静,这才是「AI 高静」概念的核心原则。
此外,测试的联想拯救者 Y9000P 还搭载了 32GB 内存、1TB 固态硬盘以及 GeForce RTX5060 笔记本电脑 GPU。而且它这块 16 英寸电竞屏还升级了 1000nits 超高亮度 OLED 面板,支持 2.5K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另外在整体外观设计方面也加入了更多 LED 灯带设计,使得自身在个性化层面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接下来咱们就正式进入测试环节,看看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 在散热、噪音、性能、调优、续航以及智能化这六个方面的真实表现是否符合 AI 高静游戏本「六边形战士」的定位。
为了确保机器处于最佳状态,我们首先将 BIOS 刷到了测试时的最新版本:Q7CN40WW,该版本 BIOS 更新后会增加静谧高性能模式(Smart Power)选项,同时更新了 GPU 驱动以及 Windows 11 系统补丁,测试时 Windows 11 系统版本为 26100。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刚刚推出不久,因此各个 OEM 在高性能静音模式上的命名暂时还有所差异,比如拯救者系列为静谧高性能模式,而其它品牌有可能沿用此前既有的性能模式,也有可能像机械革命或雷神这样全新命名为「静音狂暴模式」或「静音高能模式」。
·最高 40.8℃壳温带来清凉体验
游戏本在过去几年里给用户带来的最大困扰就是散热,内部硬件发热得不到及时、高效地疏散而不断积热,最终会传导到外壳使其温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经常与用户交互的键盘、腕托等区域,高壳温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极其明显。
而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的出现,着力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散热。毕竟散热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太过明显,散热不好可以说是一款游戏本的原罪。它要求笔记本外壳直接与用户皮肤接触的区域的温度要控制在 42℃以内,如键盘、腕托区域,从而为用户带来清凉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AI 高静游戏本并不像传统游戏本那样单纯通过拉高风扇转速或者大幅增加导热面积来寻求散热问题的解决,因为这样会导致风扇噪音增高,热量散发面积扩大。AI 高静游戏本借助高能效的硬件平台,结合软件智能控制,再配合内吹散热架构,在性能释放、噪音、外壳温度三个方面获得了最优解,其实现基础相对于传统方案而言门槛会更高一些。
联想拯救者 Y9000P 在 BIOS 里的性能调整选项里增加了 Smart Power 选项,开启之后即可打开新增的静谧高性能模式。在这一模式下,AI 高静游戏本限定了壳温范围,即小于等于 42℃。
此外,壳温小于等于 42℃主要是参考实际游戏时的表现,所以接下来我们通过两款游戏测试来看看拯救者 Y9000P 能否达到标准。同时我们也对比了超能模式和静谧高性能模式下的壳温变化。
首先是《CS2》,这款游戏对于硬件性能的要求并不高,所以 CPU 和 GPU 功耗释放压力要小一些。
通过红外测温仪可以看到,在超能模式下,因为性能策略默认就是将 CPU、GPU 功耗以及风扇转速拉满,所以即便是玩《CS2》这样的对硬件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整机温度也是相对比较高的,键盘与腕托这些与用户频繁交互的区域,最高温度达到了 46.1℃。另外我们发现在整个键盘区域,拯救者 Y9000P 左方向键上方是温度最高点,超能模式下达到了 45.1℃。不过 WASD 键区、腕托区域的温度是非常低的,所以使用机器时的体验相当舒适。
而当我们采用静谧高性能策略时,会感受到风扇噪音明显下降,且 CPU 和 GPU 功耗释放不再那么激进,键盘区域最高温度仅为 38.9℃,左方向键上方最热点也下降到了 38.6℃,相比超能模式下降 6.5℃,表现出色。
《CS2》对硬件性能要求较低,所以运行时整体的温度并不高。下面我们来看看《黑神话:悟空》这款虚幻 5 引擎打造的 3A 游戏时的壳温表现。总体来说《黑神话:悟空》运行时其负载基本都在 GPU 上,CPU 本身占用率较低。
在超能模式下可以看到,拯救者 Y9000P 运行《黑神话:悟空》时的键盘+腕托区域最高温度达到了 47.3℃,左方向键上方也达到了 44.6℃,显然无法达到 AI 高静游戏本的性能指标。
开启静谧高性能模式之后,温度改善还是相当明显的,键盘与腕托区域最高温度下降到了 40.8℃,低于 AI 高静游戏本 42℃的壳温标准。
通过测试,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高性能静音模式下的 CPU 和 GPU 性能释放不再那么激进,另一方面内吹散热架构的效率相当出色,C 面壳温基本都实现了 3-6℃左右的下降,效果明显。
其实实现 CPU 核心温度以及外壳温度的下降,除了得益于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 CPU 自身的制程与电源管理优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游戏本开始采用英特尔专利的 Esther Island 内吹设计。它与传统两进四出散热架构的区别在于是将风扇的「散热风向」由向外「吹热风」调整为向内「灌凉风」。风向的改变,让机身内部从「负压」变成「正压」,并通过良好的内部密封,直接让机身内的温度下降,使散热更高效,并释放更高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功耗天花板。
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下,游戏本机身的散热点也得到了优化。从上面的红外图上不难看出,热量集聚的点位从键盘和触摸板附近,大部分向机身后部转移,相对于直接减少热量集聚区域的温度,这样的转移方式能够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温度的降低,让笔记本 C 面不再成「烫手山芋」。同时,机身侧面也不再需要开出风口,避免了长久以来的玩游戏「烤猪手」问题。
·3A 游戏时风扇噪音平均分贝仅 43dB
在散热测试的同时,笔者也对拯救者 Y9000P 进行了游戏时风扇噪音测试。
在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规范中,要求风扇噪音要小于等于 45 分贝,这对于游戏本而言其实是一项非常严苛的挑战,甚至比降低核心温度都要更加困难。因为 45 分贝的噪音其实就是在安静的晚上略微增加一些风扇噪音。这一点其实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多么困难。因为安静的晚上人的听觉神经其实是非常敏锐的,略微有些风吹草动都会被捕捉到鼓膜上,在这种背景之下要求游戏本的风扇噪音只增加一点点,还不吵人,难度可想而知。
此前游戏本在高性能模式下的风扇噪音大概在 58-65 分贝左右,一下降到 45 分贝以下不容易。
不过目前上市的 AI 高静游戏本不少都改变了风扇设计与转速策略,笔者使用《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分别在超能模式和静谧高性能模式下对拯救者 Y9000P 的风扇噪音进行了测试。
根据实际测试情况来看,超能模式下 CPU 和 GPU 功耗基本都拉满,风扇转速策略基本也是顶着最高转速来的,所以噪音还是比较明显的。而静谧高性能模式下风扇噪音会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同时游戏帧数也不会下降太多,这一点可以参考无损性能部分的《黑神话:悟空》测试结果。
测试时,我们将游戏画质设定在超高画质,而非最高的影视级画质,分辨率就设定在默认的 2.5K。
另外通过游戏内的功耗监测可以看到,下面第一张图为超能模式,可以看到 CPU 功耗为 42W 左右,GPU 功耗为 104W 左右;而下面第二张图是切换到静谧高性能模式后的功耗截图,可以看到 CPU 功耗下降到了 27W 左右,GPU 功耗基本没有变。CPU 功耗下降之后,酷睿 Ultra 9 275HX 配合 RTX5060 笔记本电脑 GPU 是足以继续支撑游戏在高频率下运行的,同时酷睿 Ultra 9 275HX 优异的能效使其温度更低,风扇转速会随之下降,从而达到了「高性能静音」的表现。
最终我们出具了两份噪音检测报告,首先在超能模式下,噪音平均分贝为 49;而当切换到静谧高性能模式后,同样测试环境下,噪音平均分贝可以控制在 43,降低了 6 分贝,实际听感上也是更加舒服一些,长时间游戏本也不会感觉那么吵。
另外如果是玩一些硬件性能要求不高的游戏,比如《英雄联盟》、《古墓丽影:暗影》等,整体风扇噪音还会更低一些(详情参考文章结尾处的数据汇总表)
所以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45 分贝或以下的风扇噪音控制确实难度极高,但在实际游戏、或者日常办公使用时,CPU、GPU 不处于完全满载状态时,是真正能够将风扇噪音控制到 45 分贝以内的,相比以往动不动 50、60 分贝的噪音,AI 高静游戏本真的成为了可以拿到图书馆去使用的笔记本了。
·高性能静音模式游戏性能损失最多仅 7%
以往想要获得清凉、静音体验,我都会把游戏本开到平衡或安静模式使用,但因为功耗释放不足,会导致游戏帧率下降超过 10% 左右。如果是本身帧率就比较高的游戏还好,若是卡到 30fps、60fps 这种关键节点的帧率,低个 10% 以上那就相当难受了。所以如果游戏本整体配置较高,其实影响不是太明显,但如果是入门级配置,玩游戏时就会有比较明显的迟滞或卡顿。
AI 高静游戏本规范要求在高性能静音模式下的游戏性能损耗不超过 10%,联想拯救者 Y9000P 对应的高性能静音模式为静谧高性能模式,所以笔者对比了超能模式与静谧高性能模式的游戏性能损耗。具体如下:
本次测试包含了十款不同类型的新老游戏,从整体测试结果来看,联想拯救者 Y9000P 的静谧高性能模式下,十款游戏平均帧率损耗最低为 3%、最高为 7%,达到了 AI 高静游戏本的低于 10% 游戏性能损耗的标准。另外可以看到,即便是十款游戏里面优化最不好的《怪物猎人:荒野》,静谧高性能模式下平均帧速率依旧达到了 47fps,可以比较流畅地运行。
同时,结合之前的散热与噪音测试可以看到,在性能损失不超过 7% 的同时,我们获得了平均最高 40.8℃的 C 面交互区域壳温以及平均 43 分贝的游戏时风扇噪音,这种体验在此前的游戏本中完全无法获得,可见 AI 高静游戏本对于游戏本产品未来向清凉、低噪、高性能的设计普及奠定了非常不错的基础。
另外,其实从酷睿 Ultra 100H 系列处理器开始,就已经有 OEM 厂商能够调校出 AC/DC 电源状态下都不缩减性能的设计。而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得益于更进一步的能效表现,使得拯救者 Y9000P 可以做到超能模式与静谧高性能模式下相差无几的单核、多核性能体验,这使得不需要极致性能的用户可以获得更清凉、更安静的游戏本使用环境。
·PCMark 10 办公模式续航实测 6 小时 2 分钟
在 IT 媒体评测编辑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遇到游戏本不测续航。而且用户在选购游戏本时也基本不会把续航纳入到购机决策里,因为确实没啥必要。而对于厂商来说,虽然可以通过加大电池、提供集显模式等方法提升续航能力,但以往因为游戏本采用的标压处理器本身功耗就比较高,再加上屏幕、内存等比较耗电,所以续航达到 3 个半小时就算是比较好的表现。
AI 高静游戏本除了对散热、噪音、性能提出要求之外,对续航也给出了不低于 6 小时的要求。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 搭载了一块 80Wh 锂电池,测试续航前我们在 BIOS 里将显卡模式切换为集显模式,开启 Windows 11 的节能模式,开启 Legion Zone 的安静模式,屏幕亮度调整为 50%,音量 30%,开启蓝牙和 WiFi,最终 PCMark 10 办公模式续航时间为 6 小时 2 分钟。虽然只是卡着 AI 高静游戏本续航规范的标准线,但大家可能很难与笔者共情这种游戏本续航超过 6 小时的惊喜。
除了 PCMark 10 办公模式续航之外,笔者还使用 UL Procyon 对拯救者 Y9000P 进行了 1 小时 Office 连续办公掉电测试以及 1 小时视频连续播放掉电测试,具体结果如下。
首先在 Office 生产力办公方面,连续使用 1 小时 Excel、Word、Power Point 进行多文档处理,掉电量仅为 21%,相对传统游戏本动辄 30% 以上的掉电量而言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
1 小时连续播放 1080p 视频,使用 Windows 自带的 Media Player 播放器,掉电量为 23%。
要知道,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75HX 处理器其实是采用与台式机同等封装规格的芯片,可以看作是缩减功耗版的桌面级处理器。此前,HX 系列处理器的耗电量还是比较大的,而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改进了电源管理,优化了混合架构的线程和核心调度,这使其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更为合理地分配性能核与能效核负载,从而可以让 Office、视频播放这种日常应用多数时间跑在能耗更低的能效核上,进而提升了整个平台的续航能力,这是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能效方面的重点进化之一。
·APO+DTT 自适应调优:提升 1%Low 帧和最低帧的神器
其实英特尔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规范的主攻目标就是四个字——用户体验。无论是散热、风噪还是性能、续航,都是针对此前游戏本核心痛点直击要害,通过更高标准、更严苛的要求促使 OEM 在产品设计时更上一层楼。
不过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想要提升性能体验的手段有很多,比如 CPU、GPU、内存超频,再比如显卡厂商提供的超分辨率技术、低延迟技术等等,但总体来说,基于硬件的调优都会比较麻烦,需要用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动手能力。所以软件调优就成为很多玩家提升体验的首选。
除了我们熟知的 XeSS 等基于 GPU 的优化技术之外,英特尔其实为用户提供了 DTT 和 APO 的调优路径。
DTT 就是英特尔 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由系统制造商(也称为 OEM)配置的系统软件驱动程序,用于动态优化系统的性能、电池寿命和散热性能。
而 APO 就是英特尔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它可以实时确定和引导应用程序资源。可优化选定软件的线程调度和应用程序线程,并可能提高受支持应用程序的性能。它与 DTT 技术一般是「绑定在一起的」,只有支持 DTT 的产品才能顺利开启 APO 优化功能。
以下是我们从微软商店下载到联想拯救者 Y9000P 上的 APO 应用程序,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它对应支持的游戏。接下来我们选择《CS2》《F124》《古墓丽影:暗影》《荒野大镖客 2》四款游戏进行 APO 的关闭和开启测试,看看开启 APO 前后的平均帧率、最大最小帧率以及 1%Low 帧到底能否提升?
测试时为了检验酷睿 Ultra 9 275HX 处理器对游戏性能影响,我们将分辨率调整为 1920×1200,画质调整到低,开启 DLSS 推高帧率,进而让 CPU 负载更高一些。
首先是平均帧对比,可以看到四款游戏中,《古墓丽影:暗影》和《CS2》两款游戏在关闭和开启 APO 后,平均帧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前者平均帧从 253fps 提升到 257fps,后者从 279fps 提升到 293fps,而另外两款游戏的平均帧也有一定提升。
不过 APO 对于游戏帧率的提升并不是着力于平均帧,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低帧以及 1% Low 帧的表现,这可以让游戏体验更加丝滑流畅。首先从最低帧率和最高帧率测试可以看到,APO 关闭和开启时的高低帧差异普遍提升明显。比如《CS2》的低帧提升了 14fps。
而在 1% Low 帧方面,《荒野大镖客 2》从 109fps 提升到 118fps,提升幅度 8%;《CS2》从 110fps 提升到 121fps,提升幅度 10%。
其实通过软件的一关一开就能让游戏帧率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这比折腾超频可简单太多了。看似提升幅度并不算太大,但操作的简单程度与获得的收益相比,对于大众用户而言都更加合适。另外对于《CS2》等等这类电竞游戏来说,追求平均帧和最高帧率所获得的收益往往不如提升最低帧和 1% Low 帧,关键时刻不卡顿,不迟滞,对于瞬息万变、千钧一发的射击类、竞技类游戏更加重要,而更低的低帧以及 1% Low 帧会让游戏出现莫名卡顿,因此 APO 能够通过自身优化来显著提升低帧和 1% Low 帧表现,对于玩家而言更有实际意义。
·AI 智能体验:让应用体验更加便捷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规范还特意将 AI 智能体验加入了进来,一方面契合当下整个 PC 行业向 AI PC 迈进的趋势,另一方面其实英特尔近年来一直在与 AI 领域的生态伙伴合作,推进 AI 应用的创新,为游戏玩家谋福利。同时,英特尔通过 XPU 架构,为处理器集成了高算力的 CPU、GPU 以及 NPU 计算单元,不同计算单元可以应对不同的 AI 计算需求,比如摄像头相关的背景虚化、跟随、自适应亮度调节等任务可以从高功耗的 GPU 转向低功耗的 NPU 上;而 AIGC、大语言模型等应用则可以跑在 GPU 上。此外,英特尔还为开发者提供了 AI 游戏助手 SDK 开发套件,通过底层开发环境与技术的支持,力求将 AI 智能体验带入到游戏领域,并通过英特尔硬件构建更为出色的体验。
就比如笔者最近开始使用的逗逗游戏助手,二次元+AI 智能体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还是很有杀伤力的。而且它不仅仅是「赛博桌宠」,更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有实际帮助的应用。打开陪玩模式之后,逗逗游戏助手会自动识别现在玩家所玩的游戏,到了有难点的地方还会给出语音提示。另外它支持的游戏列表更新速度还挺快,一些新游戏基本很快就会得到支持。
当我玩游戏卡关时,可以通过逗逗游戏助手快速搜索攻略,并且支持语音输入与输出,不会中断游戏进程;当我遇到厉害的 BOSS 打不过时,逗逗游戏助手还可以实现快速教学,帮助攻克难关。同时,逗逗游戏助手运行并执行 AI 任务时,基本不会占用 GPU 资源,从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到,它的负载很大一部分放在了功耗更低且专门用来进行 AI 计算的 NPU 上,一方面效率足够快,另一方面比放在 GPU 上会更加节能。
另外不在游戏里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它来快速查找攻略。而且只需要说一句话,就能够自动帮你调出攻略链接。比如笔者要求逗逗游戏助手帮忙搜索一下 B 站的《黑神话:悟空》攻略,稍作等待就能够弹出视频框,省去了手动查找的麻烦。
另外对于联想笔记本来说,除了选择第三方 AI 应用之外,也可以直接通过联想天禧超级智能体来方便快捷地使用到各种 AI 应用,而且它还支持本地化,也就是在不连接网络的情况下使用 Chatbot 的个人知识库或问答功能,非常便捷。同时联想小天本身也接入了满血版的 DeepSeek 大模型,整体来说更加便利。比如我们日常「纯手工」制作 PPT 的话,找素材、设计、填充文案会是一项非常繁琐且耗时的工作,而通过 AIPPT 这样的应用,只需要大概 30 秒左右就能直接通过一条提示语句完成 PPT 的生成,之后稍作修改即可直接使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同时,AI 智能体验规范囊括到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规范之中,对于未来游戏本的智能化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推动。当下我们就能够看到包括联想、ROG、机械革命等在内的众多游戏本新品都支持 AI 智能体验。
·AI 高静游戏本规范拔高游戏本工业设计标准
毫无疑问,AI 高静游戏本概念对于游戏本行业未来发展,游戏本产品未来的设计标准的指引性是非常强力的。这就像曾经英特尔的超极本以及 Intel EVO 认证让 x86 Windows 阵营轻薄本追上并超越苹果 MacBook 一样,游戏本领域虽然没有所谓的其它生态的标杆产品,但自有生态体系曾经的野蛮生长被终结在「AI 高静游戏本」概念出现的那一刻。至此,游戏本厂商开始更加明确去通过怎样的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来达成高规格游戏本所需的工业设计水准,并在最终产品侧呈现给用户一台性能强、噪音低、热量低、续航强以及更加智能化体验的产品。
就如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它有着满载低于 42℃的 C 面主要交互区域壳温,有着 3A 游戏时低于 45 分贝的风扇噪音,有着小于 7% 的最强性能模式与静谧高性能模式之间的性能损耗,有着此前绝大多数游戏本想都不敢想的 6 小时+续航能力,再加上英特尔独有的 DTT+APO 优化技术加持,以及第三方 AI 应用辅助,这一代的拯救者 Y9000P 可以说是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满足了「六边形战士」的所有定义,而这种感觉其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经历过了。
以下是联想拯救者 Y9000P 2025 的 AI 高静游戏本标准达成情况汇总,除了无法量化的 AI 智能体验之外,可以看到在其它五个项目中,这款机器基本都达到了英特尔的规范标准:
此前,游戏本优秀与否的标准往往被以功耗释放强度和稳定性来定义,反而失去了体验层面的评判标准。OEM 为了不让自家产品被打上「功耗释放不足」的标签,不得不采用更加激进的散热、风扇、性能释放策略,再加上芯片密度不断提高而带来的积热、漏电等问题,使得电源管理不再那么有效,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生态的失衡。
AI 高静游戏本概念规范可以说是将这些乱象彻底清除,将游戏本的设计、制造、调校拉回到正轨,并且允许 OEM 产品同时为用户提供最强性能模式以及高能静音模式。可以忍受高热、高风噪,或者确实需要极致功耗释放带来的极致性能时,用户依旧可以选择传统的高性能模式,而无法忍受高热、高噪音,且不需要追求极致性能的朋友,完全可以从高性能静音模式中获得更好体验,这种兼容并包的举措对于游戏本未来的发展而言显然更有益处。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