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将市场瞄向海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大增 57.4% 达到 491 万辆,超过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达 120.3 万辆,同比增长达到 77.6%。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将市场瞄向海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大增 57.4% 达到 491 万辆,超过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车出口量达 120.3 万辆,同比增长达到 77.6%。
出海,已经成为众多国内车企的共同选择。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商比亚迪今年出口目标为 50 万辆,计划明年达到 100 万辆,未来三年均实现翻倍增长。蔚来、小鹏、零跑等诸多新势力车企开始在欧洲建立销售网络,期待海外能够成为销量第二增长点。奇瑞、上汽、长城、吉利等主机厂也继续扩大出口优势。
但汽车出海,除了要面对制造、销售甚至关税壁垒之外,本土化也是困扰不少车企出口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过去两年,中国新能源车进展飞速,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配置上不断突破,随着 AI 技术在 B 端 C 端全面开花,大模型上车几乎已成为国内新能源的标配。在这种情况下,车企们在海外除了本身要面对语言不同、市场偏好不同的本土化挑战之外,新能源车的智能化配置也需要因地制宜。
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新能源车的语言关。传统燃油车依靠实体按键控制车辆,但新能源车在大模型的助力下,更适合语音操控。国内的消费者们已经养成了通过各种语音助手来唤醒车辆,但到了海外,这些精通中文的语音助手们就需要「学习」更多外语,而不是只能理解中文或者英文,汽车出海亟需引入精通「多语种」的语音助手。
连续 21 年创下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奇瑞汽车对此深有感触。根据此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公开场合透露,多年前他们在奇瑞 QQ 时就与国内厂商科大讯飞合作,「推出了一台会说话的 QQ,使 QQ 当时成为爆款。」
奇瑞海外车型采用科大讯飞多语言车载语音
后来,他们又凭借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又开发了「会说外国话的奇瑞车」,帮助奇瑞海外出口成为多年第一。「奇瑞早就尝到了和科大讯飞合作的甜头。」尹同跃说。去年底,奇瑞最新推出的旗舰纯电车型星纪元 ES 还是首个搭载星火大模型的汽车。
来到大模型时代,科大讯飞在叠加语音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打出了「多语言」+大模型的「王炸」组合助攻新能源汽车出海。今年的科大讯飞全球 1024 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首发星火多语言大模型,除中英文外,可支持俄语、日语、阿语、法语等 8 个语种,基本覆盖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欧洲、中东乃至南美等地区。星火多语言大模型整体效果达到 GPT-4o 的 96% 水平,多行业任务场景效果甚至实现对 GPT-4o 的超越,将全面赋能中国汽车产业出海。
在发布会上演示中,星火多语言大模型除了能够满足基本的会议记录摘要、知识检索推理能力外,还可以具备复杂场景的意图理解能力。比如用法语在车内对着讯飞星火说「困了」时,它除了会自动调低空调温度、打开座椅按摩外,甚至会提醒车主是否要导航至咖啡馆购买咖啡。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发布会上称,科大讯飞作为中国唯一的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建单位,他们有使命、有责任要做多语言大模型。讯飞星火不仅要在底座能力上对标全球最好水平,在真实应用场景上同样要做到全球最好。他们计划将不断扩大多语种范围,「我们一定要给世界第二种选择。」
与星火多语言大模型配套,科大讯飞还首发了汽车端侧星火大模型,在整体效果损失不大于 1% 的情况下,将模型大小缩减到 1.3B,端侧首响时间仅为 40ms,端云融合交互低至 1.3s。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奇瑞、广汽、长城等多款搭载端侧大模型的车型都将上市开售。
目前中国汽车出海品牌十强中,有八家采用了科大讯飞多语言车载语音产品,多家国际车企也已将科大讯飞多语言产品纳入到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随着多语言大模型的上车,全世界更多的车主,将有望享受到来自中国智能座舱的科技普惠。
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截至今年 9 月,出口量已达到 469 万辆,继续位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车出口量达到 152 万辆,同比增长 18%。业内人士乐观预计,2024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有望冲击 620 万辆的新高。
在大模型的助力下,中国新能源车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越来越多尹同跃口中「会说外国话」的中国车,将中国汽车工业带向全球。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