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架构 + 不做垂直整合 看华为将如何布局新能源市场

摘要

观望最新的新能源市场,手握 12 万订单的问界新 M7 无疑是车市一条鲶鱼,让问界再次出圈,而刚刚上市的问界 M9 也让车市为之一震。此外,华为智选车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也开启了首款车型的销售,而与北汽新能源的合作也在进行之中。

观望最新的新能源市场,手握 12 万订单的问界新 M7 无疑是车市一条鲶鱼,让问界再次出圈,而刚刚上市的问界 M9 也让车市为之一震。此外,华为智选车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也开启了首款车型的销售,而与北汽新能源的合作也在进行之中。

依照目前的形势,有人预测,2024 年,华为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变化显然会更大。

在华为如此强势的背后,看看华为终端 BG 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在汽车商业评论的采访中怎么说。

重构汽车的架构

首先,做伟大的公司,需要重构汽车的架构。颠覆一个行业的往往来自行业外部,汪严旻表示,「人工智能是华为最有可能带给汽车行业的颠覆性技术,过去汽车的产业已经变成了被分配好的利益蛋糕,你只能吃这一块,你只能吃这一块,整车厂通过品牌溢价能够控制最核心的器件,比如发动机、车身设计等,能够控制这个东西,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你要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必须要重构汽车的架构。」

其实特斯拉已经在行动了,汪严旻表示,「我们不能站在过去一百多年传统汽车的角度看这个事情,背后的逻辑就是要智能化,如果不涉足底盘机械的话,很难智能化。所以边界未来都会打破」。

底盘,并不是 ICT 企业造车的天然强项,过去汽车底盘技术被少数巨头垄断了,几个厂商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常核心、强势的地位,比如制动、转向、驱动、摆臂、转向节等,汽车行业经过多年淘汰赛竞争,形成了相对固定封闭的体系。」——这种生态对智能化挑战巨大。

所以,汪严旻表示「如果要实现真正的、未来的自动驾驶,真正要实现对车的全域控制,必须要在底盘上投入很多人力研究它,把多轮桎梏打通,实现统一控制,这是从传统汽车走向未来智能汽车的必由之路。」

在这一点上,问界 M9 可见一斑,问界 M9 搭载华为自研的全新途灵智能底盘,基于 HUAWEI iDVP 智能汽车数字平台,通过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HUAWEI DATS 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和 HUAWEI xMotion 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用 AI 与软件能力将机械素质发挥到极致,带来更好开、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

华为不做垂直整合

其次,未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华为不做垂直整合。虽然垂直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链短缺,但是汪总表示:「不管是跟赛力斯也好、跟奇瑞也好,华为主要投入到对产品的把握、智能化技术、产品定义,以及在品牌、零售渠道的优势。我们通过这个跟传统的车厂进行互补。中国的产能比较大,我们不会重新再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做我们擅长的事情,优势互补,做到多赢,华为跟主机厂、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在新的生态模式上,都会找到各自最擅长的点去做。」

供应链的整合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垂直整合并不代表高利润。华为对一项技术、一款产品做与不做的标准是看壁垒,如果壁垒高,技术很容易被别人控制,或者这个技术点能带来更多创新空间和能力,这种技术和零部件一定要想办法去投入。反之,难度比较低、外部供应环境比较卷的技术没有必要投入过多。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激荡再加上降价风潮一波接着一波。激烈市场竞争的背后是考验新能源汽车厂商的技术实力以及未来战略。「华为系」新能源的火热并不是暂时的,从华为对未来的长期视野中,无论是重构汽车架构的勇气,还是不做垂直整合的坚持,都能让大家看到华为颇有前景的未来。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