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新华社 6 月 28 日的消息,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根据新华社 6 月 28 日的消息,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条例》按照分类管理思路, 加强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设计、生产、维修、组装等的适航管理和质量管控, 建立产品识别码和所有者实名登记制度, 明确使用单位和操控人员资质要求;严格飞行活动管理, 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制空域和适飞空域, 建立飞行活动申请制度, 明确飞行活动规范;强化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 健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落实应急处置责任, 完善应急处置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第五条提到, 国家鼓励无人驾驶航空器科研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 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创新。同时, 还提出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空域供给和使用机制, 完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这无疑是给像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这样的创新航空器释放利好信号。
无人驾驶的载人航空器不仅能有效解决目前城市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问题, 还能极大地提升出行的效率和便捷程度, 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来看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亿航智能 2016 年推出全球首款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以来, 全球的载人级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迅猛, 近两年更是在多个领域取得喜人进展。
以行业先行者亿航智能为例, 其旗舰版载人级无人驾驶航空器 EH216-S 目前正在接受中国民航局的型号合格审查, 目前审查工作正处于最后的符合性证明与验证阶段, 超过 90% 的符合性试验已逐步顺利完成, 在全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VTOL)TC 项目中属于进展最快的机型。亿航智能也有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率先在载人级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探索商业化运行。
据了解, 在中国民航局的指导下, 亿航在过去两年内一直在持续推进「空中交通百线计划」, 目前已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在中国 17 个城市开拓了 19 个运行试点, 并在这些试点围绕空中游览场景完成了约 8,800 架次 EH216 安全运行试飞, 为适航认证后的商业运行做好准备。有业内人士指出, 此次《条例》的出台, 将为亿航 EH216-S 载人级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取得适航认证后的商业化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条例》的出台规范了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及相关活动, 让行业有了明确可循的法规, 能够引导行业生态持续正向发展,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这也让亿航有信心、有决心, 有能力去探索更多更广的行业应用领域, 不断挖掘低空经济潜能, 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表示。
随着《条例》的出台, 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监管已经在逐步完善, 诸如亿航 EH216-S 这样的无人驾驶航空器也在稳步推进适航审定进程, 或许乘坐无人驾驶飞行器自由出行的生活, 将比我们的想象还要更早到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