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
近日,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会议指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关系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着赢得大国竞争主动,对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此次入选的 50 个案例,共分为城市、企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行业协会等五大类,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经验。联想集团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三融合、五共同』,八年铸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案例成功入选,成为北京地区唯一入选的企业。
部分名单截图
抓经验、重实践,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要形成「头雁效应」
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支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就在本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 8 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要求进一步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 5 方面 19 条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提到要推动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头雁效应」:通过遴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等举措,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名单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既有实践内容,又有理论剖析,既从思路上启发,又从模式上借鉴,系统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取得的突出成就,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经验。
「三融合、五共同」 ,联想集团八年铸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联想集团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头雁企业」,根本在于其始终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人才培育观。2016 年,联想集团与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开启校企合作,共建全国首个「联想工程师学院」,并于 2019 年立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8 年来,联想集团与昌平职业学校不断升级合作,并探索出了「三融合、五共同」的工程师学院创新建设模式,真正将学院打造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其中,「五共同」,主要指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共享资源,共营项目,共管学院;「三融合」,则主要指联想工程师学院升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内容融合」;企业产业进驻学校,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共享资源,共营项目,共管学院,实现企业与学校「主体融合」;对接生产,转化项目,输出人才,赋能产业,实现教学与生产「过程融合」。
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产教融合结出了丰硕果实。2016 年以来,联想集团与昌平职业学校共培养学生 239 人,全部进入联想及其生态企业,90% 以上通过联想认证服务工程师(LCSE)认证,其中 156 人考取 1+X 证书。学生获国家级、北京市级及行业技能大赛奖项 18 项,获北京市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12 项。联想工程师学院在技能人才、员工培训、服务增值、合作网络、社会服务、对外输出企业品牌等方面也得到广泛认可。此外,在联想工程师学院的带动下,昌平职业学校专业群得到进一步合理优化,教学和师资水平也大幅提升。
作为工程师学院的发源地,联想集团与昌平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辐射了全国上百所职业院校,成为了打造产教共同体的标杆案例。
紫领工程校企合作实训课堂
从产业工人到大国工匠,「紫领工程」为新 IT 时代培养中坚力量
联想集团与昌平职业学校的案例只是联想集团投身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一个缩影。自 2003 年以来,联想集团已与 476 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总计自主研发 608 门 IT 及管理类课程,累计培养 6200 名院校中层管理者、11000 名院校骨干教师、40000 名 IT 专业人才。2021 年,联想集团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为产教融合制度和模式创新提供可复制借鉴的经验。
2021 年 3 月 25 日,联想集团「紫领工程」正式启动,是业内首个由具备「端-边-云-网-智」全要素的企业发起,旨在培养多层次、复合型新 IT 高技能人才的工程,同时也是业内首个集企业内训、供应链上下游人才合作、校企合作之力于一身的人才培养工程。继紫领工程之后,联想集团在其全球最大研发制造基地合肥启动的第一个联合培养项目——弦歌工坊,也是第一个覆盖上游供应链的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弦歌工坊由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主导,协同供应链生态圈的四家企业成立,目前培养技能人才范围正在持续扩大。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首席市场官乔健
在「紫领工程」启动仪式中致辞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首席市场官乔健曾表示,产业工人不应该成为在重复劳动中随时被取代的「螺丝钉」,而是成为懂技术会创新的「大国工匠」和「一线发明家」。联想「紫领工程」不仅意在传授技能,更希望回归「人」本身,通过弘扬「工匠精神」,真正焕发出劳动者的价值。希望通过「紫领」工程共建培养「紫领」人才的生态圈,为新 IT 时代培养智能制造中坚力量,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在未来, 联想集团仍将深度参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保持就业稳定、纾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