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的领克,迎来「基因突变」

摘要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需要足够开放和真正的「混血」。

汽车行业的变革,并不只是从燃油切换到新能源,更多的是从传统汽车到智能汽车。简单说,汽车不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一台超级智能终端。其中,智能座舱作为人机交互的主要入口,功能越来越丰富,体验感不断增强,给用户创造出了第三生活空间。

这也意味着造车思路的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行业强调的都是硬件控制一切,软件作为辅助;但到了智能电动车时代,软件开始定义汽车。如何把硬件与软件思维很好的融合,对车企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我记得在新造车爆发的前夜,成立于 2016 年的领克曾是那个「最亮的仔」。

2017 年,领克第一款车领克 01 上市,当时立刻吸引了很多用户。后来领克 03 等系列产品的推出,更是给领克带来了「性能车」的标签。目前,领克在售车型已经有 6 款,让年轻人在 BBA 面前,多了一个国产的选择。

不过,随着新造车的崛起,领克销量增速开始放缓,原本最闪光的东西,比如在底盘、操控、安全方面的优势,被「封印」了。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领克∞魅族无界生态发布会现场 | 领克


在最近发布的领克 08 身上,我发现它正在经历一些深层的变化。近日,领克∞魅族无界生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现场最大的亮点是双方联手打造的 Flyme Auto 车机系统。


01 能力变化背后是「基因变化」



智能座舱人机交互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重要突破口。

历史上,每一次交互方式的改变,都重塑了智能设备的产业格局。人机自然交互,打开了通向新产业的大门。产业链将持续延伸,会有更多玩家进入到智能汽车这个大生态中。

虽然大多数主机厂已经意识到这个大趋势,但通往未来的具体路径仍不清晰。当前智能座舱的交互方式,主要还是 Android 手机生态的延伸,虽然屏幕大得多,但核心功能还是娱乐导航。

所以领克和魅族会擦出什么火花是很令我关注的。之前领克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年轻、个性、性能强;魅族在过去 20 年则经常扮演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从 MP3 到手机,从深度定制的 Flyme 到正面指纹识别都是最早的尝试者。他们两个最终融合的目标是什么呢?

就目前而言,领克 08 搭载了 92 英寸的 AR-HUD 和哈曼卡顿 23 扬声器等智能配置,然而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 Flyme Auto 车机系统,它可以被定义为「读懂用户」和「有态度」。

比如「读懂客户」这个特点可能体现在对车机界面的「自定义」上。目前主流的车机界面,主要有三种方案:最常用的是把导航界⾯作为首页,比如特斯拉和蔚小理等;再有就是像电脑或手机桌面一样,可以更换壁纸,比如华为问界;还有把 3D 车模作为首页,比如最新的极氪 001 等。

而 Flyme Auto 给出的方案是不纠结,「全都要」,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进行自定义。其中,在 3D 车模主题下,Flyme Auto 采用了「时光引擎」的概念。车辆背景的天空会随着时间、天气而变化。比如雨天、晴天,早晨、夜晚都实时呈现不同的天空背景。

同时,在这套领克 08 车机系统⼏乎所有的设置界⾯中,诸如场景卡⽚、Dock 栏、空调功能等,用户都是可以进⾏自定义。甚⾄在加⼊各种应⽤的分屏之后,还能添加了各种⽐例的悬浮窗。


Flyme Auto 中的如然空调功能 | 领克


至于「有态度」这一点,我理解是还原了 Flyme 系统原生的特点,比如过去魅族曾受人追捧的元素之一,就是统一的图标绘制、低饱和度色彩的应用、简洁且符合国人习惯的交互逻辑,这些特点,延续到了领克 08 搭载的 Flyme Auto 系统身上。

魅族当年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本质上还是因为其是国内最早一批将大量精力倾注于用户体验之上,并且尝试去建立一些独特性格的产品。这次 Flyme Auto 上也有体现。

比如,空调应该是比较常用的一个功能和场景。Flyme Auto 首先为它起了一个非常优雅的名字——如然空调,其次还针对不同的温度场景提供了「寒露」、「晨⻛」、「暖阳」、「壁炉」四个模式,改变了用温度设置来定义的传统习惯。虽然改个诗意的名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关键是同时还匹配了各种⾳效和动效去模拟对应的环境,这就有点较真儿的感觉了。

功利地看,这种「特色」设置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未必是刚需,但是有了这种细节,确实比过去设定温度更直观简单,在车内交互感受上也确实带来的不同的「态度」。


领克 08 的 92 英寸 AR-HUD | 领克


其实领克和魅族的合作不仅限于产品和技术。4 月 2 日,魅族武汉旗舰店已经正式营业,并展示了领克 08 等产品。此外,领克和魅族还将推动双方用户社区的深度交流,意图是将汽车、手机和更多科技产品形成一个科技产品生态圈。

现在大概可以看清楚吉利收购魅族后的完整思路了:首先,Flyme Auto 车载系统给用户提供了接近手机水准的智能体验,并让原本被「封印」的产品能力获得解放。而更深层来看,品牌、客户也都在相互打通和融合,这都更像是文化和基因上的混血,而不是能力上的简单加法。


02 转基因就要敢于「真混血」



李书福收购魅族的初衷,确实不只是要增加手机产品这条线,或者只是获得一种软件能力。吉利近年来不断扩大其多元化跨界布局,不仅涉足芯片和手机领域,还拓展到卫星领域等其他领域。这种跨越传统汽车企业边界的举措,在内部看来是要打造「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出行科技生态圈。

战略可以宏大,但落地都是考验。比如对于魅族的收购只是起点,如何真正「混血」成功,才是真正的挑战。

从 2022 年 7 月吉利正式收购魅族,到如今领克 08 搭载的 Flyme Auto,只过去了八个月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领克和魅族就拿出了一套车机系统。这是一个比较正向的信号,「真混血」开始看到了迹象。

一台智能电动车,不应该是汽车+智能化功能,而应该从智能终端的角度去通盘考虑。这就需要具有移动、交互、智能的基因去重新定义它,这种重新定义不是简单的听谁的,它需要双方足够的开放,才能做到真正的「混血」。


领克 08 搭载的 Flyme Auto 车机系统 | 领克


双方团队最开始形成的共识也很关键,比如从 Flyme 到 Flyme Auto,并不是简单地把操作系统从手机平移到汽车,而是要针对汽车场景进行一次再造。很显然,Flyme Auto 融合了魅族团队在手机体验方面上优势,以及领克对用户用车场景的认知、最新的电子电气架构。这些都让 Flyme Auto 并不是手机系统的汽车化。

例如魅族的经典 Smart Bar,早期是为了解决大屏、单手使用盲区等问题而开发。而在领克 08 上,它被整合到了 Flyme Auto 上,在车机下端的 Dock 栏上腾出空间。除了返回键和菜单键外,它还能动态展示应用的小窗口。这个设计的好处在于,简单地融合了多个功能的直观展示和动态自适应交互,同时没有占用原来的显示空间。

要说领克背后的吉利,确实曾有过文化融合的成功经验。回想 2010 年,吉利以 18 亿美元,接收沃尔沃汽车集团全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 3 家工厂、1 万多项专利权。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吉利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合性最好的样本。

当年我曾经问过李书福两者的成功融合的关键,他的总结是,「靠沟通互信,严格目标管理,靠有效放权,用和而不同包容各种建设性意见。」估计这次领克和魅族在车机上的融合,也是延续了这个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魅族与领克深度融合打造全新汽车产品的路径,与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有相似之处:一方面,他们都通过把汽车和手机能力深度融合,构建出丰富、完整的智能生态体系。另一方面,魅族规划的体验店建设也跟华为类似,并不是简单的某汽车品牌进驻手机门店渠道,而是对双方终端渠道的深度融合。

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如果说鸿蒙 OS 车机系统是华为手机对赛力斯的强力赋能,那领克和魅族则是从产品、渠道到社群的全方位「双向赋能」。

在当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实现功能差异化的关键一招。从领克 08 身上可以看到未来的一角,汽车不再是简单的载具,而是成为了人们的智能伙伴。更重要的是,它的智能生态圈并不封闭,而是围绕「生态协同」与「跨界延伸」展开。只有这样,时代的封印才会解除,历史积累的优势才会被真正释放。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