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联合百度发布「太极拳一张图」,科技赋能让非遗「活」起来

摘要

你知道现实中的「太极宗师」有哪些吗?你想拥有「太极高手」AI 形象吗?机会来了!

你知道现实中的「太极宗师」有哪些吗?你想拥有「太极高手」AI 形象吗?机会来了!2022 年 12 月 17 日,在太极拳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的「太极拳一张图」正式上线。公众可以通过百度网页、百度 APP、百度地图 APP 搜索「太极拳一张图」或通过「河南非遗」微信公众号进入「太极拳」活动页面,查看太极拳历史、流派、传承人、分布等文化知识和视频图像资料,了解最新活动资讯;查询和上传太极拳场所、机构分布,实现「人人参与」太极拳知识共创,助力太极拳文化创新传承;还能在线体验 AIGC(人工智能生产的内容)绘图,一键生成你的太极拳 AI 形象!

「太极拳一张图」正式上线

新时代新征程,非遗传承有创新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自 17 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并逐渐衍伸发展出多个流派,习练者数量众多,遍及海内外。从「武术秘籍」到全民健身运动,从阴阳共生的哲学智慧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随着时代变迁,太极拳已经逐渐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2020 年 12 月 17 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河南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目前拥有太极拳在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 4 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 125 个、省级代表性项目 1030 个。近年来,河南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厚植河南历史文化优势,积极推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既要守正也要创新。此次,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的「太极拳一张图」,正是河南省深入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体系建设和传播推广的又一创新举措。

太极拳+数字技术,首创全国领先「太极拳一张图」

据了解,此次上线的「太极拳一张图」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引入百度智能云的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太极拳相关的海量公开数据和行业特色数据进行检索、抽取与处理,生成结构化知识数据并进行融合关联分析,以「一张图」供给方式集中展示太极拳非遗项目资料、传承情况、文化场所、新闻资讯等信息,搭建起太极拳非遗资源的「数字资产库」和太极拳文化交流传承的集中展示空间。当传统的太极拳遇上创新的数字技术,让非遗项目的研习、传承、传播更加体系化,解决传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的数据量大、内部难以关联、数据资源难以复用等突出问题。

据悉,「太极拳一张图」项目一期共集中收录了共同申遗的 7 个流派的 725 位传承人及弟子,325 个太极拳相关场所。基于百度地图,更加直观地展示全国范围不同地区太极拳场馆的分布状态、场馆数据,一键导航查看交通信息;还可以通过「我要上图」功能,上传补充太极拳文化场馆机构等信息,为太极拳创新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太极拳一张图」

全民争当「太极高手」,AI 共绘太极拳新图

在「太极拳一张图」上,用户还可体验来自全球首个知识增强 AI 作画大模型——百度文心 ERNIE-ViLG 2.0 的作画能力。通过在后台预设简单的文字描述,用户点击「AI 绘图」模块,便可一键生成 AI 绘画的不同风格的太极拳图片海报,用于社交分享,让公众近距离体验太极拳的魅力,提升非遗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AI 绘画的不同风格的太极拳图片

相较于其他模型,百度文心 ERNIE-ViLG 2.0 采用知识增强算法的混合降噪专家建模,通过引入视觉、语言等多源知识指引扩散模型训练收集到的海量素材资源,强化文图生成扩散模型对于语义的精确理解,使得其对于「太极拳」这一中国特色文化的理解更加精准,提升了图像的生成质量的同时,也能在短短几秒内生成风格多样的设计图片。

「太极拳一张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符合公众习惯的传播方式让非遗保护传承「活」起来,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的线上连接和数字资产的社会共享,提升了河南省非遗资源保护、宣传推广的数字化水平。以「太极拳一张图」为开端,未来,河南省与百度将在非遗数字化领域继续深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在非遗资源公共服务、产业带动、人才培养、生态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助力河南打造数字非遗新品牌。

来源:搜狐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