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秒奖-中视频影响力榜单」揭晓,90 后博士拍空间站获最佳科普作品

摘要

​「今年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最终完成之年。我是搞天文的,所以希望能够用自己的镜头、自己的技术,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今年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最终完成之年。我是搞天文的,所以希望能够用自己的镜头、自己的技术,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最近,90 后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自费百元拍到高清中国空间站」的故事登上了社交媒体热搜榜。在过去 8 个月里,刘博洋坚持将自己拍摄空间站的过程记录下来,发布在西瓜视频上。如今,他在西瓜视频已发布 50 部作品。其中一支主题为《17 天爆肝写代码,完成地面对空间站的细节舱段拍摄》科普视频,则成功获得西瓜视频年度「金秒奖」最佳科学科普类中视频。

在这条视频中,刘博洋记录了自己「爆肝」写代码,自主开发跟踪拍摄程序,并最终拍到国际空间站舱段细节结构的全过程。期间,他因为望远镜方向指向错误、寻星镜未能捕获目标、校准数据丢失等原因先后经历了 5 次失败。直到启动开发的第 17 天,他终于在第六次拍摄中成功捕获到国际空间站的清晰画面。

从那以后,刘博洋和团队开启了「逐天模式」。从天舟三号撤离空间站,到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发射,再到问天舱、梦天舱对接成功,他们辗转全国 10 多个地方,在 50 余次的追踪拍摄中,拍下中国空间站 12 个构型的高清写真。他自编程序拍摄星空的故事还引发了新华网、环球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不过也有一些人误以为这是刘博洋「烧钱」砸出来的成果。关于这一点,刘博洋解释说,当初决定做这件事时,设备都是临时「攒」的——市场售价四万三的望远镜是向朋友借的,单反相机是以每天 150 元的价格租的,游戏遥感是高中同学送的,控制整个系统的电脑还是十年前买的,总之,「没怎么花钱」。

刘博洋出生在内蒙古,三四岁时就开始对天文产生浓厚兴趣。高考那年,他如愿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并从大学时期开始,就积极参与各种天文科普项目。大学毕业后,刘博洋又在西澳大学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取得了天体物理博士学位。不过之后,他并没有进入科研单位,而是继续致力于科普工作。他说,「大家都觉得天文界也需要我做一些工作,将最新的科学进展传播出去。」

如今,刘博洋是一名活跃在西瓜视频上的科普创作者。「肉眼可及的星星实际距离我们有多远?」「为什么黑洞照片有 3 处亮斑?」在刘博洋的西瓜视频账号里,既有这些「平易近人」的知识点,也有不少对天文学最新研究的解读。「中国天眼」有了新发现,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自然》天文子刊上发表了关于银河系恒星动态变化的论文,他都会用自己的语言再「解说」一遍。

「解说的非常好,让人长知识了。」「感谢解说,听懂了!」在视频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自己「学到了」。在刘博洋看来,成为一个科普者并不是只要专业够硬就可以,创作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基础水平不一、接受程度各异的不同知识层次的读者。因此,他创作的科普视频就好比给普通人建造通往外太空的台阶,「希望能播撒热爱天文的种子,让更多人去看看满天星光。」

在西瓜视频,「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账号已吸引了超 10 万人关注。接下来,他除了继续自己的天文拍摄,「让所有人看见中国不断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之外,也将在科普创作这条路上持续前行。「就像我小时候看到科普书和电视新闻会注意到天文学一样,也会有很多人通过短视频、中视频对天文学产生兴趣,这是一个窗口,也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刘博洋说。

据悉,西瓜视频 2022「金秒奖-中视频影响力榜单」于 11 月 22 日在「西瓜 PLAY 好奇心大会」揭晓。榜单包含 5 部特别奖、4 部平台奖、24 部品类奖等 30 余部作品。其中,多部反映人间真实、烟火气、社会价值的作品获奖。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