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半年,IT 硬件市场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国产 IT 配件技术发展滞缓的 2020-~2022 年,国产 SSD 行业异军突起,在两年内,实现了国产 SSD 品牌的弯道超车。
近半年,IT 硬件市场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国产 IT 配件技术发展滞缓的 2020-~2022 年,国产 SSD 行业异军突起,在两年内,实现了国产 SSD 品牌的弯道超车。
国产 IT 硬件市场前线解读:SSD 抢跑高端赛道
观察当前 IT 硬件市场,单就 SSD 领域而言,国产与进口产品在使用感层面已基本追平。近两年,随着 2020 年末长江存储突破 3D NAND 颗粒生产技术壁垒的捷报传来,国产 SSD 成功摆脱了进口颗粒的成本桎梏,在提高技术力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颗粒技术的本土化「破冰」令更多国产 SSD 品牌尚有余力精研,开启了精确的针对读写、缓存、质检等方面的技术点突破,就连售后周期也从三年改为了五年「国际惯例」。至此,一批 SSD 品牌撕破「低价低质」标签,精研起高性价比的高端线 SSD 产品。于是,aigo、京东京造、光威等明星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高端线固态硬盘市场规模随之不断扩大。
国产精品 SSD&国际大牌性能对比:799 价位,国产 SSD 性价比更高
国产高端 SSD 并非「噱头」,无论是读写速度还是相关技术,其间佼佼者都已跻身国际一线 SSD 产品之列。以今年炙手可热的 aigo 固态硬盘 P7000 为例,就价格、使用人群而言,aigo 固态硬盘 P7000 都可与西部数据游戏高性能版 SSD 完美对标。同样是针对高使用率、高性能需求游戏玩家的 SSD,西数高性能版 M.2 售价 799,与 aigo 固态硬盘 P7000 持平。二者同样搭载国际顶尖 Pcle4.0 协议,技术力方面基本同频。就读写速度而言,aigo 固态硬盘 P7000 1TB 版本最大读写速度为每秒 7300MB/5900MB,而 2022「销量黑马」西部数据游戏高性能版 M.21T 版的读写速度为每秒 5150MB/4900MB,与西部数据 M.2 相比,aigo 固态硬盘 P7000 的读写速度更快。不只是西数,与同属于高端线,1TB 版售价 799 的三星 980PRO(读写速度为每秒 7000MB/5000MB)作对比,aigo 固态硬盘 P7000 的读写速度仍可持平。
由此可见,在优化了颗粒渠道,突破技术壁垒后后,以 aigo 为代表的国产「黑马级」SSD 向世界展示了以产品对标大厂的野心与高频产品迭代的蓬勃生命力。从 2021 的 aigo 固态硬盘 P2000 1T 到如今的 P7000 1T,仅耗时一年,aigo 就已经达成了读速 2000M/s 叠至 7000M/s,价格仅乘二的「国货复兴」任务,用产品获得话语权,向整个 SSD 行业发出声音。
多维度使用场景+便捷售后渠道:aigo 固态硬盘 P7000 突出重围
对比完「硬实力」,再来看软体验。就实际使用场景而言,西数高性能版 M.2 与 aigo 固态硬盘 P7000 相似,西数高性能版 M.2 能做到的,aigo 固态硬盘 P7000 皆可呈现。当然也有不同,西数高性能版 M.2 更倾向于针对深度游戏玩家的专项优化经验,无论是 HMB 技术还是电源效率利用率的提高,都为游戏发烧友「量身定制」;而 aigo 固态硬盘 P7000 却不同,独立 DRAM 缓存与 LDPC 智能纠错的配置将 aigo 固态硬盘 P7000 的「格局」打开,DRAM 缓存与 SLC Caache 智能缓存「双剑合璧」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电脑响应速度与软件加载速度,在加速游戏运行的同时,也能够满足部分设计、剪辑工作人员高频、高密的 SSD 使用需求,令整个渲染、剪辑办公流程更加流畅舒适。不仅满足娱乐需求,更满足办公需要。
aigo 固态硬盘 P7000 将使用场景扩展延伸,成为用户生活、娱乐的挚友,不仅展现了产品实力,更体现出了中国品牌的不断进取精神。在国产品牌 SSD 性能与国际大牌 SSD 基本持平的今天,国产品牌也逐渐享受到了「本土化」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国产 SSD,享受便捷的售后,高性价比的购物体验!相信国产品牌 SSD 的春天就要到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