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三种不同形态,我们忽视了第三种;iPad 再 Pro,苹果也能让你想买一台 Mac | TechBoard#16

摘要

当下,「科技」如影随形,但我们所说的科技,是科技的全貌吗?数字世界的奇迹和缤纷多彩的互联网世界似乎让我们忽视掉了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是什么;iPad 日益 Pro 化,Mac 是在被苹果日益「边缘化」吗?这两条产品线始于平行,但苹果要做的,是让它们相交而不互相干扰;《1984》里的电幕是否已成为你我手上的屏幕?如果是,那「1984」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吗……这里是 TechBoard 第十六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科技」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当我们如今谈到科技 (technology) 的时候,我们指的是什么?是人类文明之初的刀耕火种,还是大数据与比特币?这篇文章的作者花了很长的篇幅,阐述了他所认为的「科技」应有的形态以及当下科技在日新月异演变的同时,被忽视掉的「科技」中重要的部分。

作者认为科技可以从三种不同形式来理解:直接可用的工具(比如锅碗瓢盆)、明确的流程(就像菜谱)、诞生自经验积累之上的「流程知识」(有了锅碗瓢盆加菜谱不一定能做出好菜,还得有烹饪的经验和对流程的把握)。而我们如今讨论科技时常会陷入两大迷思:一是讨论了太多的工具和流程,二则是太过专注于数字世界里。这两大迷思都使得我们忽视了第三个要素:诞生自经验积累之上的流程。

作者研究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这些公司的工具和专利都显而易见,它们的诞生则更像是这些公司栽培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定期结的「果实」,真正能让如英特尔、三星、台积电这样的公司脱颖而出的,是其在经验上流程知识的累积。工具、专利、资本是相辅相成的,有资本去投入研发,工具和专利在时间的催化下慢慢就会涌现,但这些都不如知道如何能把蓝图变为实在的产品来得重要,这就是「流程知识」(Process knowledge) 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美国能一直在半导体行业领先数十年的原因,就是硅谷研发数十年半导体后形成的流程知识,以及相应的人才生态系统,这二者结合使得摩尔定律得以生效。这种结合下,地理上的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环节上,地理上的集中可以把信息的流失降到最低,进而使得整个「流程知识」更完整。这也是硅谷和台南能在十几年内把半导体行业从零做到世界级的原因之一。但今日不同往昔,外包的兴起降低了生产成本,互联网压缩了沟通成本,地理要素还是制约科技发展的要素吗?

设计和制造的分离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市场中有了更多更好的产品供消费者购买,这之于一家公司是好事。但看整个行业,作者指出,当企业和工厂分离时,曾经累积的流程知识会逐渐消失。比如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德国通过提升整个制造业的价值链来应对全球化(对机器人、机床、机械手等众多自动化工业设备进行研发),美国则选择放弃生产和制造业基地(越来越多的外包工厂,以及特朗普上台后不断呼吁「把制造业带回美国」)。在做法上类似德国的,还有日本和瑞士,这三个国家都以精密和尖端细致的制造业著称,文章中就以伊势神宫举例,来说明日本对「流程知识」的重视。伊势神宫每 20 年就会拆除再重建,这个仪式持续了 1200 年,当地人希望可以把「如何建造神社」这个流程知识代代相传。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把数字世界看作是科技的全貌。作者认为,近年来反乌托邦科幻内容的兴起就是体现之一,人们愈发看重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力,但却忽视了如何去开发现实世界和实实在在的东西。近年来略显动荡的互联网环境孕育出了许多充满反乌托邦色彩的赛博朋克幻想,作者认为未来科技还是将由工业驱动而非数字世界,而支持这一观点的也不只他一人。有许多帮助建立起数字世界,功成名就后反而投身于现实领域的人物,比如在健康、教育和能源上努力的盖茨;近年来一直在美国呼吁重视制造业的安迪·格鲁夫;还在制造业一线,以 PayPal 起家的彼得·泰尔和伊隆·马斯克。

数字世界的奇迹和缤纷多彩的互联网世界似乎让我们忘了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在你我每一次触摸屏幕的背后,或许都是几个行业几十年来技术、经验、过程整合的一次体现。如果说是技术研发出了工具,工具孕育出了环境,环境相互影响,那技术现在在哪里呢?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屏幕「背后」发生了什么,也要关注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屏幕「背后」的世界,以及催生出的那个世界是如何影响了我们脚下的世界。

延伸阅读与参考:

说出「我们想要会飞的汽车,你却给了我 140 个字符」的彼得·泰尔对数字世界蓬勃发展,制造业被忽视的悲观论点

《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外国机器人入侵美国工厂》

我们曾在上一期 TechBoard#15 中推荐的《黑镜:屏幕内的反乌托邦如何映照了我们和科技的关系》,其中谈到了「反乌托邦内容热潮」的诞生原因。

iPad 与 Mac,平行还是相交

苹果过去平行的两条产品线在这几年有意无意地「相交」了。iPad 进入 Pro 阶段,无论是宣传、配置还是软件,苹果都在试图给 iPad 建立一个「生产力工具」的设定。而另一条产品线 Mac,则在近几年常被苹果的「核心用户」们多次质疑苹果对其重视的程度。那苹果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本文作者 Neil Cybart 认为,iPad 和 Mac 之间将不会有太多的相交,反而将在未来愈发地差异化,但两条线也有同一个目标:成为独特的创意平台。从何看出?看看苹果的宣传导向吧。

苹果在上个月发布了一条「爆款广告」Behind the Mac。在这条一分钟的广告里,没有彰显新一代 MacBook 的轻薄或是性能,甚至是 Touch Bar。伴随着缓慢的钢琴声,各个版本的,或新或旧的 Mac 设备在不同地点不同用户的手中被使用着,苹果试图传达的是,Mac 作为一个「可靠的工具」,它之于其用户的那种熟悉和亲切感。而 iPad 的「爆款广告」则是 What's a Computer,广告名即是苹果抛向用户的一个问题,而这个广告内容则是苹果给出的答案。

         

比起 Mac 广告想传达的「可靠、熟悉、亲近」的产品印象,iPad 广告传达出的产品印象则是「新鲜、独特、有争议」。Mac 广告里的「代言人」是难以划分群体的 Mac 的「老用户」,而 iPad Pro 的广告「代言人」则从设计师、建筑师、动画师到今年主推的学生,面向群体更具体,涵盖范围也更广。其实不难看出,苹果哪边都没放下,只是它更明白要把什么产品卖给什么用户了。但战略得以明晰,靠的还是自 iPad 诞生至今,市场给这两条产品线的反馈。

2011 年苹果发布 iPad,几个月后 iPad 的销量就超过了 Mac,一路猛增至 2013 年,那时 iPad 的销量是 Mac 的三倍还多,而后 iPad 销量开始下滑,从一年 7500 万台跌至 4000 万台,但 Mac 在这几年却始终稳定在每年 2000 万台的销量上。另一方面,Mac 的营收又比 iPad 好,这时苹果发现 Mac 和 iPad 的用户群都进入了互相不干扰的「稳定状态」,苹果也就转向去挖掘两条产品线的独特性而非交叉点,苹果的目的是让一个用户有一台 Mac 同时还想买 iPad,而不是二选其一。

但「平行状态」只是苹果单方面的期待,市场的反馈可能恰恰是「相交状态」。近年来鼓吹的后 PC 时代实际上进展缓慢,无论是强劲的平板还是手机,都无法取代 PC 在工作端的地位。另一方面,iPhone 与 iPad,iOS 与 macOS 之间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大的 iPhone 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用户对 iPad 的需求,近年来苹果也在把两大平台的特性互相套用,比如 Touch ID 放在 Mac 上,iOS 上的软件「移植」到 macOS 上……但灰色地带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模糊的,苹果更像是在统一整个生态系统的技术和体验,而非把产品线相交。相反,Neil 认为,苹果会坚定地不去把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整合」,也不会放弃任何一条产品线。

iPad 和 Mac 的并峙状态将持续下去,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iPad 是愈发「Pro」了,但苹果会让它「Pro」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往哪个方向「Pro」,如何让这两条线继续平行且延伸下去,是苹果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于个人隐私和数据:奥威尔的预言仍是对的

乔治·奥威尔在这几年又火起来了,其最著名的作品《1984》在 2013 年和 2017 年初销量都飙升了两次。2013 年斯诺登爆出了美国政府大规模监控项目「棱镜门」,2017 年初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斯诺登就曾直接坦言道,《1984》里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收集公民信息和动态的方式,在如今也都实现了。

《1984》里,思想控制靠「双重思想」,而技术控制则是靠电幕,大大小小或高级或普通的电幕是大洋国统治阶级的「利器」,它用在监控上,也用在传播思想上,它的存在让大洋国里每个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反观当下世界,我们每天的生活多少是围绕屏幕展开的,我们又给屏幕背后的世界消费和贡献了多少数据呢,或者说我们面对的,是数字设备的屏幕,还是「电幕」?这篇文章想讨论的,即现如今《1984》中无处不在的电幕,是国家的强制所为,还是普罗大众的消费所致?

奥威尔曾在书中暗示了答案:一开始,是否拥有一块电幕是选择问题,而后随着电幕的发展和技术的变化,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输,进而绝对的私人生活也走到了尽头。而这个结论也可以延伸为:数字极权主义一开始并不始于上层,即不是由统治者强制分配设备,监控使用者行为。而是每个个体做出选择后,久而久之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近期两位历史学家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支持了这个论点。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 Sarah Igo 认为,美国人的隐私是自 20 世纪起逐渐被剥夺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在线的社交媒体还是私人线下的生活,人们都在持续贡献数据,同时也从大数据的利用中获益,至少在现在,他们还有选择决定是否贡献自己的数据。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历史学家 Sophia Rosenfeld 则认为,自由本身已经沦为了有限的选择,这些选择还日益被限制在屏幕的窗口里,有限的选择被乔装为「自由」,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日益显现出来。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商业公司对数据的收集,而消费者对此还有自己的选择权,但作者提醒道,当公共事业要求甚至强制收集甚至分析我们的数据时,我们不应麻木接受数据被收集,应有意识去探究这些数据的用途。

苹果曾在 1984 年发布著名广告《1984》,女主角拿着斧头劈开了巨大的电幕,画外音说道,「不要让 1984 变成真的『1984』」。三十多年后,当我们每天低头看向手中的屏幕时,也应保持「不要让屏幕变成真的『电幕』」的警惕。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 TechBoard#15 中推荐的《中国反乌托邦之梦:AI 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可以引申去思考科技产品对社会的影响。

TechBoard#13 中「一种关注:《新科技宣言》」呼吁用户关注自己的「数字权利」。

争先恐后追赶苹果的配件制造商们

苹果新一季度销售了 5220 万部 iPhone 手机,1262 万部 iPad,380 万块 Apple Watch……如果把苹果每款硬件当作一条「产品线」来看,会发现在苹果不断更新换代的设备另一端,是不为人所知的官方认证的第三方配件。The Information 这篇文章,即讲述了这群「护果商」们的心酸。

大多数的苹果官方认证的第三方配件都是「美国公司,中国制造」,而这类公司在近几年过得越来越不好了,Henge Docks 就是其中一家。创始人 Matthew Vroom 表示,在中国有无数的山寨制造商虎视眈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举步维艰。特朗普呼吁「把制造业带回美国」,而中美贸易战也开始了,这家主要产品为 MacBook 扩展坞的公司,无法在如此局势下还能做到如鱼得水。

         

除了面对整体大环境的压力,许多配件制造商还面临着核心产品的「不确定性」。比如 Henge Docks 第一款产品推出后不到半年,苹果更新了 MacBook 产品线,使得上市半年的扩展坞马上就不兼容新款设备了。这种对下一代产品更新周期和幅度的不确定性,困扰着每一家大大小小的配件制造商们。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硬件初创公司和疲软的投资态势也是另该行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投资人戏称「CES(消费电子展)中最『悲伤』的展厅就是配件展厅」,消费者放眼望去难以分辨一万种手机壳、转接头、蓝牙设备之间的差别。据风投数据研究 PitchBook 报道,去年美国消费电子公司共融资 23.9 亿美元,比前年减少了 10%。销售疲乏的一款产品可能会短期影响到一家大公司的季度财报,而对于这些配件制造商们,不仅会受到匹配设备的销量影响,还面临着中国制造商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和制造成本之间的矛盾,以及远不像大公司一样稳定的供应链。而多数的消费者只看重性价比或差异化,大公司们大多不在乎它们的生死。

考古:iPhone 3G 发布十年

         

在许多老果粉的心中,自 iPhone 2007 年横空出世后,年年换代的产品线里,最喜爱的一款机型还是 2008 年苹果推出的 iPhone 3G。原因很多,比如修复了第一代 iPhone 的许多硬伤,比如独一无二的造型和舒适的手感,更重要的还有随之而来的 App Store。

较之初代 iPhone,iPhone 3G 的名字就是基于对当时 3G 网络的支持。以 2007 年的标准来看,当时的 3G 比当时的 Wi-Fi 要快得多,iPhone 3G 还支持了 GPS。这两项技术上的提升,使得 iPhone 无论是在联网还是核心功能上,都延伸出了更多的应用可能性。在技术日新月异后,许多人怀念的还有 iPhone 3G 的外观。

Home 键材质从塑料变金属,后壳则设计了更好的全塑料手感,初代需要适配器才能连接耳机的 iPhone 也在 iPhone 3G 中做到了耳机孔嵌入机身。最重要的是,iPhone 的市场要就此打开了。

2007 年初代 iPhone 发布,但仅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爱尔兰和奥地利 6 个国家销售,8GB 版本售价高达 599 美元。苹果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不买 iPhone 的原因中,56% 的受访者表示售价过高。而 iPhone 3G 8GB 版本则定价为 399 美元,合约机只要 199 美元,并且在发布时登陆了 22 个国家的市场,在 2008 年底则进入 70 个国家。而后发布的 iPhone 3GS 售出了 1500 万台,是初代 iPhone 的 2 倍。

iPhone 时代就此起步,而 App 时代也随之而来。至今,也不过十年。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TechBoard#12中推荐的《苹果的 AirPods 是个预言》,AirPods 会成为 2004 年的 iPod、2008 年的 iPhone 3G 吗?

编辑:克里斯

头图:视觉中国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