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元的个人基因检测,能测出来什么?

摘要

从此我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些「宁可信其有」的东西。

编者注:想看真正有价值的科普,请移步香蕉痞的深度报道《疯狂与坚冰:个人基因解读,将走向何处?》。而本文只是一篇吐槽向的个人经历。


在「科学算命」方面,我一贯勇于尝鲜。从儿时小机器人算八字,到高考前用心理测试分析适合选择的专业,前不久,我看到不到 300 元就可以进行一次个人基因检测,第二天快递员送来了 DNA 采集包和说明书。

一份基因检测报告

DNA 采集的过程充满了仪式的紧张感。我先是把牙齿里里外外认真刷了一遍,确保收集到的基因是我的,而不是小龙虾或果粒橙的。然后定了一小时的钟,不吃不喝,任由我的基因在口腔内壁黏膜上堆叠。闹钟一响,我立刻拿着采集包溜到镜子前,把拭子旋转着在两腮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刮了一阵,把这两支沾满我基因的拭子头折下来,放进盛有药水的采集瓶里。封好。贴上我的条形码,寄回了基因公司。

三周后,一条短信告诉我:结果出来了,请打开 App 查看。

第一项结果就五雷轰顶,我差点把手机甩出去。在「肥胖风险」结论里,画着一个好像 Bay-Max 的胖子:「71 分!属于先天极易发胖体质」。在导致肥胖的五项重要原因里(包括遗传性肥胖、情绪性饮食、缺乏饱腹感、生物钟紊乱、新陈代谢慢速),检测结果显示我占了四项,而且程度不低。好像我即便不是个大胖子,也注定很圆润。

这实在是太喜感了,我活着二十多年,明明是一棵蒜苗般的瘦子。

心情稍微平静一下,我开始看第二项。「敏感食物」。结论:乳糖不耐受、咖啡因耐受。

这是逗我吗?实际情况是,我从小早晚喝牛奶,再多也不忌(乳糖耐受是可以后天从小培养的)。咖啡因才是让我崩溃的物质,意式浓缩咖啡只喝一小口就心窜手抖,连茶都只敢喝菊花茶。可是基因检测硬说我有很强的咖啡因代谢能力,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保持在高度水平。

天啊。至此我的结论是,他们一定把我的检测结果和哪个爱喝咖啡的胖子的搞混了!

一步步踏入「拜基因教」?

然而,花了 300 元的服务,总要耐心把报告看完。我发现报告也不是每一条都那么扯淡。比如检测结果显示,我的 NOS3 基因① 存在高度遗传风险,会令氧化氮合成受阻,没有足量的氧化氮来保护心血管,容易阻塞血栓。这也是我的母亲正在面临的健康问题,她最近一次体检后,开始服用消除颈动脉斑块的药。

就像星座谈得多了可能真的会影响性格一样,我陷入了一种强大的自我暗示,开始将我的日常行为与基因检测结果一一对号入座。

比如,我经常熬到凌晨毫无困意,早晨抱着被窝只求多睡一秒,这种个人行为在基因检测里有很好的诠释:我的 Clock 基因型是「AG」,只和 13% 的人群一样,这表示我的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生理节奏先天就容易紊乱。这令我黯然神伤,感觉这辈子没法儿作息正常了。

就连和本人极不符合的肥胖这一点,我也向基因投降了。似乎我一次次把自助餐吃到最后,足以佐证我缺乏饱腹感;而每次心情低落时总需要甜品的抚慰,也确实能够说明我具有情绪性饮食的风险。我开始确信,如果不是我经常锻炼,以及如果不是我的基因携有的超强的新陈代谢能力,我铁定是个十足的胖子。

当我恍惚觉得基因测试给我推荐的食谱都是我爱吃的东西时,我的理智提醒我看清自己——我正在顶礼这串双螺旋结构的核酸,成为「拜基因教」的信徒,马上就要去研究自然主义了。醒一醒!

到现在,如果有人非要问我基因检测到底靠不靠谱?我只能摊手。我实在没有一种十足理性的方法去进行验证。难道去其他基因检测公司再做一次横向评测?然而此前《纽约时报》也曾报道过,同一个人在几家知名基因检测公司做出来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小结

我做的这份 300 元的基因检测(为防止有人喊夭寿啦极客公园又发软文啦,我就不说是哪一家),内容偏重于肥胖、营养吸收、以及心血管病糖尿病这些国内最常见的疾病风险检测。比起 99 美元的 23andme,解读的内容少了很多。后者会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始祖分析,还包含酒精代谢能力、药物反应、高危基因等检测,听起来仿佛更有用一些。还有一些基因检测会描述你基因所具有的人格特征。

但它们实际上和旧时的机器人测八字一样,都只能是带来一些「宁可信其有」的东西。只不过它听起来更科学,更令人信服。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定制的个性化建议,怎么看都和朋友圈里的养生鸡汤区别不大。就好像,不管我的基因有着怎样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多吃五谷杂粮总不会错。

如果你是对自身基因抱着某一方面的绝对疑问,比如,为什么尝遍人间疾苦就是瘦不下来,家族病史是否携带,你或许能在基因检测中找到一点仿佛正确的答案或信仰。但如果你只是和我一样出于好奇测着玩儿,至少目前 300 元的基因检测不会比你更了解自己。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