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认错、电单车大战和「极兔快跑」|极客一周

摘要

阿里因为「二选一」被罚 182 亿元;哈啰出行、小牛等公司发布电单车新品,电单车市场更加热闹;极兔速递获得 18 亿美元融资。

         

反垄断来了|图片来自微博

阿里被罚182亿元

「反垄断」最重的判罚,或者说国内互联网行业最重的判罚,落在了阿里头上

4 月 10 日早上,国家监管总局发布公告,称自去年 12 月以来,经过 5 个月的调查,自 2015 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禁止平台内商家在其他竞争性平台开店或参加促销活动,获取了不正当竞争优势。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积极整改,同时处以其 2019 年度中国境内销售额 4557.12 亿元 4% 的罚款,计 182.28 亿元。

中午,阿里巴巴官方发出公开信,表示「诚恳接受,坚决服从」。下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勇发内部信,为公司员工打气,「相信未来、调整自己,携手再出发」。

如果仔细看监管部门发布的一万两千多字的处罚决定书,会发现不少值得注意的细节。

例如,在判断阿里在电商领域是否具有支配地位时,监管层的依据是:

1 市场份额(50% 以上);平台服务收入以及 GMV 在行业中的占比

2 市场集中度 HHI 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3 控制服务价格、控制平台内经营者获得流量的能力、控制平台内经营者销售渠道的能力

4 雄厚的财力(超 4 万亿市值)以及先进的技术能力

5 用户粘性(跨年留存 98%)、平台内经营者展示品牌的重要渠道、转平台成本高

6 电商市场进入门槛高(资金、物流、支付)

7 在关联市场有显著优势(电商关联物流、支付、技术等)

电商「二选一」的诉讼在过去十年是京东和阿里时不时就要闹一次的话题,而之前往往因为无法判定而不了了之。而经过 5 个多月的调查,监管部门显然找到了足够的证据,来给出自己的判定。

从判定依据来看,构建一个强势电商平台的三条护城河,市场份额、服务和流量控制能力以及上下游生态体系,最后也成为了「二选一」背后支配地位最好的证据。

电商固然有其特殊性,但其实任何一家公司如果经过调查组 5 个多月的入驻调查,相信都有可能被发现垄断的痕迹。

对于年利润超过 1500 亿元、年营收超过 4500 亿元的阿里来说,182 亿元的惩罚看来是「天价罚单」,但其实不会伤筋动骨,但足以对组织产生巨大影响——如何用创新来战胜竞争者才是真正的王道。

182 亿元之后,监管证明了反垄断不仅仅是 50 万元顶格处罚「罚酒三杯」的游戏,所有的玩家都要注意了。

         

电单车迎来新战场

喜欢看台湾电影的同学,对于一个场景会感到很熟悉,那就是每到拍摄街景的时候,都能看到街头上无数人踩着一辆带护板的「小绵羊」摩托车。在侯孝贤导演的作品中,摩托车更是重要的道具之一。

由于我国「禁摩」多年,很多人「逍遥骑士」的梦想,最终在近两年的电单车上实现了。

本周,哈啰、小牛两家公司同天召开发布会,曝光了旗下新品电动车。哈啰出行曝光中低高三档车型,同时还有联网车机系统,还发布了包括新电池、换电技术和 OTA 升级等相关配套的新产品和服务。远在苏州开发布会的小牛也不遑多让,不仅新品有了更「亲民」的价格,同时更加强调系统的智能化。

而就在不久前,同样是电单车领域的新玩家九号电动车公司也曝光了一系列电动车新品,涵盖了从 1999 元的入门级,到使用氢能源的「超纲」级产品。

电单车领域的老牌公司雅迪和新日也先后召开发布会,心有灵犀地将战略重点放到了「智能化」上。

人们大概不会想到,有一天电单车行业的竞争会像电动汽车一样充斥玩家,热闹非常。

不管是为了上市做准备,还是想切入全新市场,电单车领域的新老玩家,看中的其实是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全国电单车的保有量超过 3 亿辆,年产量为 3500 万辆,占据两轮车市场的 50%。

在市场上,雅迪、爱玛、台铃和新日四家公司占据了约 45% 的份额,仍有一半以上的电单车有待品牌公司开发。

同时,2019 年实行的「新国标」,对于电单车的各个参数环节进行了优化,同时对生产商的资质进行了规范。这意味着,未来 5 年内,将有近 2 亿台旧式电单车将被淘汰回收,给符合新标准的产品留出巨大市场。

天风证券给出的市场预测为:2020-2024 年 5 年间新国标驱动的电动两轮车增量为 500、1500、2500、3000、2500 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 19%、22%、15%、10%、-7%。

同样在本周,专门在「五环外」的下沉市场经营共享电单车的松果出行,传出即将赴美上市融资 3 亿美元的消息。在年初「极客公园 x 抖音 |  创新大会 2021」上,松果出行创始人翟光龙透露目前平台已经有 5000 万用户,日订单超过 300 万。

告别「电瓶车」,电单车迎来了群雄逐鹿的新时代。

传极兔速递完成 18 亿美元融资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极兔速递近日已完成一笔 18 亿美元的融资,由博裕资本领投 5.8 亿美元,红杉资本和高瓴跟投,投后估值 78 亿美元。

此前的 4 月 1 日就曾有媒体报道,极兔速递将计划在美国进行规模超过 10 亿美元的 IPO,极兔对此表示「不予置评」。

目前,在中国市场,极兔的市场估值仅低于快递公司顺丰(约 576 亿美元)和京东物流(400 亿美元)。

极兔速递成立于东南亚,由 OPPO 印尼业务的创始人李杰在 2015 年创办,公司早期资金和核心骨干大都源于 OPPO 体系。

2019 年,极兔快递发展成为了东南亚第二大快递公司。2020 年 3 月,极兔加速国内布局。2020 年 9 月,极兔快递网络实现全国省市覆盖。(来源:36Kr)

辉瑞-BioNTech 申请将 COVID-19 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到 12-15 岁的青少年

辉瑞公司和 BioNTech 公司正在申请 FDA 授权将其 COVID-19 疫苗扩大到 12 岁的儿童,他们声称最近公布的试验结果证明了其疫苗在免疫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辉瑞-BioNTech 公司的疫苗 BNT162b2 在美国获得了 FDA 的紧急使用授权(EUA),适用于 16 岁或以上的人群。

年轻人对冠状病毒的易感性到底有多大,在当前的 COVID-19 大流行期间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在重开学校和学院的压力下。儿童会作为社区传播,携带 COVID-19 和感染他人的潜在因素,即使他们自己不显示同等严重的症状。

CDC 最近宣布了学校的防疫新指引,将建议的年轻人应保持的最小距离从 6 英尺减少到 3 英尺,然而,COVID-19 对每个 18 岁以下的人的影响并不相同。虽然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小团体中可能相对较低的风险,但对于辉瑞公司现在希望将其疫苗扩大到的那种年龄组来说,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来源:cnBeta.com)

巨头加码布局氢能 产业扩张加速

光伏龙头隆基股份日前宣布入局氢能,备受业界关注。无独有偶,近年来长城汽车、潍柴动力等造车企业也争相加码氢能产业,推动氢能源商业化。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处于产业扩张阶段,围绕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将形成以整车制造及燃料电池系统为牵引的燃料电池汽车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

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和支持其发展。

2021 年 4 月 7 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在 2023 年前建成 37 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 3000 辆,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

到 2025 年,新增 37 座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车累计推广突破 1 万辆,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 1000 亿元以上的具体目标。(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宋德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等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微信 geekparker。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