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智能马桶市场在普及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也陷入了一场偏离航道的「功能竞赛」。
近年来,智能马桶市场在普及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也陷入了一场偏离航道的「功能竞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马桶功能已超过 50 种,但消费者常用功能不超过 10 项。另据市场监管总局信息,今年 1—4 月智能坐便器新增品类就达 3000 余种,市场普及率已增至约 9.6%。
琳琅满目的新品背后,是 APP 连接、氛围灯、内置音响等功能的推陈出新。但是不少消费者反馈,常用的无外乎座圈加热、自动冲洗等核心功能,部分「高大上」的配置使用较少。还有不少消费者反馈,自己本意想买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进行体验,但是轻信了某些达人带货直播电商,结果标榜的「多功能智能」的产品到手后发现,存在质量不达标、功能虚标等问题。
上海用户李女士就表示:「我看直播里面演示的挺好的,结果到家发现语音控制识别率低,还不如手动按钮方便;那个所谓的『健康检测』功能,数据根本不准确,完全是个摆设。」
伴随着这一噱头化的「功能竞赛」的发展,一些市场乱象也随之滋生。尤其在部分缺乏监管的直播平台中更为突出。
一方面,在部分非授权的直播店铺,消费者可能面临产品来源不明的风险。一位卫浴行业的资深售后服务负责人透露,这些渠道流通的产品,不乏清理库存的旧型号、在运输中产生瑕疵的残次品,甚至是被翻新后重新包装上市的机器。「消费者购买后,往往无法享受正规的全国联保服务,核心零部件也可能被非原厂更换,存在安全隐患,后续维修更是困难重重。」
另一方面,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则充斥着「国际大牌平替」的虚假宣传。一些直播间主播用极具诱惑力的话术,宣称其产品具备国际品牌八成功能,价格却仅需三分之一。然而,消费者买到手后才发现,所谓的「平替」在核心的洁净与冲刷功能上严重不达标——脉冲按摩、APP 控制等花哨功能一应俱全,但冲刷力度不足、釉面易挂污、座圈加热不均等基础问题却暴露无遗,与宣传的「五星级酒店同款体验」相去甚远。
面对部分渠道中智能马桶市场功能日益「浮夸」、价格却水涨船高的乱象,消费者不禁要问:新品辈出的同时,能否有一款产品摒弃噱头,回归如厕体验的本质?
面对这一现状,市场也出现了回归理性的趋势。京东采销人员就发现,核心功能不聚焦、销售渠道不可靠已成为最大的购机痛点。为此京东平台依托其供应链优势与消费者洞察,已联合国际品牌松下推动智能马桶回归「洁净、舒适、安全」三大核心功能。旨在通过严格品控、一站式服务及售后保障,为消费者提供更省心、可靠的选择,避免用户陷入「功能陷阱」。
「我们有义务也有意愿,打造一款只聚焦最核心、最实用功能的极简产品,让消费者少花钱也能买到国际大牌的品质,」该采销人员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马桶行业已从「功能堆砌」进入「价值回归」阶段。消费者愈发理性,主流平台对产品方向的引导作用也将愈发关键。只有聚焦真实需求,提供透明、可信赖的消费环境,才能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