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万物智联的时代背景下,操作系统底层能力的构建离不开编程语言与编译器的关键支撑。
在万物智联的时代背景下,操作系统底层能力的构建离不开编程语言与编译器的关键支撑。作为开源鸿蒙生态的核心技术,语言设计与编译器、虚拟机实现的进步直接关系到开发效率、运行性能与系统安全。本次分论坛聚焦语言设计演进、编译器优化、工具链创新等前沿议题,汇聚产学研多方力量,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语言与编译技术推动开源鸿蒙生态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9 月 27 日,开源鸿蒙技术大会 2025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分论坛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论坛面向编译器工程师、语言研究者、高校学者及生态开发者,围绕仓颉编程语言、ArkTS、JSVM 优化、自动化测试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分享,由开源鸿蒙编程语言 TSG 主任冯新宇担任出品人。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分论坛成功举办
编译器与编程语言分论坛现场
开源鸿蒙编程语言 TSG 主任冯新宇为论坛致辞,他指出,编译器与编程语言是系统软件的基石,开源鸿蒙正在构建从语言到运行时、从工具链到生态的全栈能力,希望更多开发者参与共建,推动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化落地,同时对仓颉编程语言生态发展做了总结,感谢产业界伙伴、开发者及高校对仓颉编程语言生态发展的支持。
开源鸿蒙编程语言 TSG 主任冯新宇致辞
华为仓颉语言编译前端技术专家涂功在《仓颉全栈优化技术设计与实现》中深入剖析了仓颉语言在开发效率与安全方面的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能挑战。系统介绍了仓颉全栈优化架构,并分享了典型场景下的优化算法与实测效果,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性能调优思路。
华为仓颉语言编译前端技术专家涂功
Snapp Mobile 总监 Jasper Morgan 在《Accelerated OpenHarmony Development with Cangjie》中从实践角度出发,指出现代应用开发面临的复杂性挑战,并展示了如何通过仓颉语言简化开发流程、提升工程效率,为国际开发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迁移路径。
Snapp Mobile 总监 Jasper Morgan
南京大学副教授姚远在《面向仓颉的源码转换技术》中探讨了「低资源语言」的转化难题,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为何此类问题极具挑战,并提出了面向仓颉的源码转换方法与未来研究方向,为语言迁移提供了新思路。
南京大学副教授姚远
北京大学博士关智超在《基于语言提升的领域特定语言开发技术》中系统介绍了语言提升技术,涵盖类型规则、语义推导、作用域处理等多个维度,并展示了如何构建支持 DSL 的集成开发环境,推动语言工具链的智能化发展。
北京大学博士关智超
华为 ArkTS 语言编译运行时高级工程师邱榆在《ArkTS 的挑战和演进》中回顾了 ArkTS 的发展历程与生态现状,指出了在当前复杂设备环境下语言运行时面临的关键挑战,并分享了 ArkTS 在性能、兼容性等方面的演进方向。
华为 ArkTS 语言编译运行时高级工程师邱榆
华为语言虚拟机实验室 JSVM 高级工程师王文权在《HarmonyOS NEXT JSVM 全链路优化实践》中详细介绍了鸿蒙 OS 的业务特征对编译运行时的要求,详细介绍了 ArkTS 基于 TS 的增强——规范的代码更好地保证正确性和性能,为 JS 生态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实践参考。
华为语言虚拟机实验室 JSVM 高级工程师王文权
北京交通大学讲师王博在《C++编译器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中系统分析了编译器缺陷分类与 C++类型系统的变异算子设计,提出了面向对象编译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为提升编译器质量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北京交通大学讲师王博
合肥工业大学讲师刘彬彬在《自动混精优化:算法、系统与实战经验》中分享了混合精度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两阶段搜索策略与系统实现方案,并通过实战数据展示了自动混精优化在真实场景中的显著效果。
合肥工业大学讲师刘彬彬
本次分论坛充分展示了开源鸿蒙在编译器与编程语言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生态活力。未来,随着仓颉、ArkTS 等语言的持续演进与编译器工具的不断优化,开源鸿蒙将进一步提升开发体验与系统性能,为万物智联时代构建更坚实的技术底座。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