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举行,腾讯分享「小」创新「大」守护经验

摘要

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6 亿,网络普及率达 97.3%。

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 1.96 亿,网络普及率达 97.3%。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引导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科学用网,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课题。

9 月 25 日至 26 日,以「智护未来:全球数字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 2025 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当天下午,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腾讯公司承办的「『小』创新,『大』守护」——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微创新实践与协作对话沙龙」在腾讯北京总部举行。来自政府、社会组织、高校、企业等各界的中外嘉宾,共同探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新路径。

探索「一体两翼」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腾讯实践

「腾讯公司坚持『用户为本 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探索『一体两翼』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以『五位一体』的共治模式为主体,以『护成长』『促发展』的布局为两翼。」在研讨会主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腾讯公司副总编辑何兴煌介绍了腾讯公司以科技守护未来的实践探索。

何兴煌表示,腾讯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协同政府、企业、校园、家庭、社会,探索构建「五位一体」的未保共治模式。近年来,腾讯积极响应主管机关倡导的「@ 芽计划」等各项未保行动,协同开展网络安全科普、网络教育活动;联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打造高质量青少年网络内容。

在「护成长」方面,腾讯构筑「功能+服务」的双保险屏障,微信、QQ、腾讯视频等产品上线「未成年人模式」,构建「一键保护体系」,持续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与违法行为;推出「腾讯成长守护」,协助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网络娱乐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营地,设立未成年人服务热线和专家教育小组,为社会各界提供未保交流基地和实践战场。

在「促发展」方面,腾讯通过「科技+文化」的双驱动路径,推出「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腾讯扣叮」青少年编程平台、「幸福家·家庭服务园地」、AI 阅读助手「企鹅读伴」、「智体双百」计划,打造「未来教室」与「未来运动场」,举办青少年科学小会,培育未成年人的数字素养,促进数字平权。

「保护未成年人,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腾讯将围绕『一体两翼』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持续携手社会各界,从线上到线下,从安全到发展,在守护中见证成长,在发展中点亮未来。」何兴煌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并设置多场对话沙龙和分论坛。

「未成年人需要真实、有温度的守护」

「四年前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孩子因为沉迷手机,将自己关在房间,已经三天没出门,母子之间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当这位母亲哭诉『网络毁了孩子』时,我在和孩子聊天中,听到了男孩喜欢的一句歌词『在孤独时,我只想要一个拥抱』。我就问这位妈妈『你有多久没有抱过孩子了?』当晚,这位妈妈走进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拥抱,母子间的冰层也开始融化了。」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微创新实践与协作对话沙龙上,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教育负责人马滢以一个故事作为开场。

这对母子的故事,是马滢所在腾讯客服团队的日常工作缩影之一。马滢和团队基于长期实践,深入开发超过 50 门家庭教育课程、10 余种实用手册和 100 多个家庭教育工具,并通过「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免费开放,已向 4300 万家庭传递健康用网知识。在全国妇联家儿部指导下,营地联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推出了首款公益「家庭教育 AI 大模型」,可为家长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方案。

「技术能带来效率的提升,而温度可以让我们的教育理念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马滢说,营地为此发起「家庭守护者计划」,汇聚了 31 万志愿者,其中有些家长曾深陷教育困境「淋过雨」,在营地帮助下有所改善后,主动化身「撑伞人」,成为了营地志愿者分享经验和开展公益活动。该项目还与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及社会各界联合打造了多个专项行动,从家长赋能、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社工培训等多维度守护家庭,形成覆盖全国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共建共治,探索「科技守护成长」的新实践

如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给未保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在「新实践、新未来——科技守护成长」圆桌讨论环节,来自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代表围绕打造保护工具、提升网络素养、协同共建共治等关键词展开讨论。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俞雷介绍,南通市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工作纳入到城市建设的发展全局,形成互联共治的局面。同时,推动「护苗工作站」升级为网络保护的前哨,深化「网络+网格」护苗体系,从源头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全域保护的支撑。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丁秀云介绍,2024 年,中网联未保专委会会同有关单位,发起并实施「@ 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公益行动计划。除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视频课程《爱小芽网游记》外,中网联还将推出新版《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手册》。

亚太国际仲裁院副主席阿萨德·哈利勒不仅作为一个专业的观察者,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用三个「W」和三个「C」来概括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作用:Walk(与孩子并肩前行)、Watch(观察孩子的需求)、Win(赢得孩子们的信任),Communication(交流)、Confidence(信心)、Cooperation(合作)。「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 AI 和中文『爱』的拼音是一样的,我们也希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可以传播爱,进而造福整个社会。」阿萨德·哈利勒说。

作为企业代表,腾讯公司副总编辑巩帅介绍,腾讯多项产品都推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同时为家长提供便捷管控入口。同时,腾讯基于前沿视觉智能技术、安全大数据和黑灰产情报中台等,升级内容风控能力;发起「微信绿苗计划」,制作《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人工智能特辑》纪录片及《向阳启航「护苗」在行动》系列短片,持续产出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优质内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也将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完善治理举措,让腾讯的产品能够伴随一代又一代孩子健康成长。」巩帅说。

作为拥有 5.32 亿月活用户的社交平台,QQ 早在 2020 年 3 月就自发推出了行业内首个未成年人专属模式——学习模式,成为后续「未成年人模式」的雏形。腾讯公司社交线安全总经理于群介绍,这一模式至今已进行了 80 余次迭代升级,现已形成「安全探索—知情可控—陪伴成长」的三层防护体系。此外,QQ 推出「护苗助手」「家庭守护圈」等功能,推出「萤火关怀卡」「QQ 开学第一课」等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在数字时代,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QQ 将持续借助 AI 等新技术,将其融入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并联动政府、社会和家长一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于群说。

今年是腾讯游戏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的第九年。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高级运营经理续锦华介绍,腾讯游戏逐步积累起一套「游戏内+游戏外」的综合解决方案。其中,「游戏内」通过「腾讯健康系统」严格执行防沉迷新规,且主动推出并持续优化「疑似未成年人画像」及「疑似黑产画像」大模型,用技术做「未保」;「游戏外」则提供「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涵盖实时提醒、一键禁玩、一键屏蔽陌生人、游戏临时开关等工具和功能,帮助家长更好地管理孩子的游戏行为;此外,腾讯成长守护团队联动多方力量发起「腾讯智体双百计划」,截至 2024 年累计在全国落地 103 个未来教室和未来运动场,超 837 万人次师生参与课程及活动。「在科技守护成长的路上,我们用技术能力来充分落实管控政策,用产品能力为家长提供管控支持,用音体美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践行腾讯未成年人保护。」续锦华说。

「科技,既是抵御风险的盾牌,也是指引成长的灯塔。让我们携手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共建清朗、安全、充满希望的数字新时代。」武汉大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小曼总结说。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