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魏建军决定「致敬敦煌」

摘要

造车人的「寻根之旅」。

当一位年近六旬、执掌着中国知名汽车企业的创始人,站在茫茫戈壁之中,面对着千年不倒的汉长城遗迹时,他所思考的,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品牌营销。长城汽车创始人、CEO魏建军的这次敦煌之行,更像是一场深入文化腹地的「寻根」与自省。在鸣沙山的驼铃与莫高窟的静默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现代工业家对「坚守」与「长期主义」的重新求索,以及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之路的深层思考。

九月的敦煌,秋高气爽,大漠辽远。央视的直播镜头下,魏建军、敦煌博物馆馆长张元生以及主持人晶晶,穿着防沙鞋套,站在了鸣沙山下,身后是那泓著名的月牙泉。对于习惯了商业世界的喧嚣与竞争的魏建军来说,这片被历史风沙磨砺过的土地,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激动」与「感慨」。

这次来敦煌,主要是致敬敦煌,也是一次『寻根之旅』。」魏建军的话语朴实,却点明了此行的核心。

「长城」这个名字,他已经用了近四十年。它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标识,更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汽车品牌的象征。然而,当他第一次亲眼见到玉门关外那段以红柳、芦苇和砂石夯筑而成的汉代长城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冲击着他。

「我感觉到,我们用这个名字是幸运,是荣耀,但同时也产生了敬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镜头前的魏建军,神情严肃。他坦言,当长城汽车的产品走向海外,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便不再仅仅是一家公司,而是中国的形象。「我们有哪点做不好,可能更是影响着中国的品牌形象。所以,长城只能干好,不能干差。」

这种「不能干差」的执念,正是从对历史的敬畏中生发出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品质与信誉的终极承诺。在敦煌的背景下,这份承诺显得尤为深刻。正如魏建军所说,尤其对于越野车而言,当它行驶在数百公里的沙漠戈壁无人区时,「它承载的不是麻烦不麻烦,说大一点,承载的是人的生命。」

这或许是外界理解长城汽车,特别是其越野车产品为何如此执着于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一个最佳注脚。在浮躁的商业环境中,当许多品牌热衷于堆砌华丽的配置和概念时,这种对「不出问题」、「给用户踏实感」的坚守,显得有些「笨拙」,却也无比珍贵。它呼应了那座在风沙中屹立两千年的长城,最核心的价值——坚固、可靠、守护。

如果说汉长城带给魏建军的是对「责任」的敬畏,那么莫高窟则让他对「美」与「匠心」有了更深的领悟。

「我自己就来得晚了。」参观完莫高窟后,魏建军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尽管他的设计团队早已来此采风,但他亲身体会后,依然被祖先留下的艺术宝库所震撼。他看到的不仅是绘画与雕塑,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融合——印度的、波斯的、希腊罗马的文化元素,在这里交汇、碰撞,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敦煌之美。

「可以说,这是我们祖先那个时代的『改革开放』的融合。」魏建军的这个比喻,精准地抓住了敦煌文化的核心——开放、包容、博采众长。这恰恰是今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时最需要的心态。他谈到,长城汽车走向他国,要遵守他国的法律风俗,融入当地文化,为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实现「大家都受益」的健康发展模式。这种思考,显然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出口,而是一种更具远见的全球化产业布局哲学。

更重要的是,莫高窟的艺术,源于一代代无名画工的默默奉献。他们在昏暗的洞窟中,用最质朴的矿物颜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创造出能够抵御千年时光侵蚀的绝美壁画。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与敦煌研究院几代人持续近 80 年的守护与传承,共同构成了「莫高精神」的内核。

「长城汽车也要耐得住寂寞。」魏建军说。这正是他对当前汽车行业「内卷」乱象的回应。在直播的最后,当被问及「企业跳出内卷式竞争最需要做的三件事」时,他毫不避讳地批评了当下行业中存在的过度资本化、产品质量下降、偷工减料、背刺消费者等恶性竞争行为。

他呼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卷」,是在技术上、品质上、用户价值上的纵向生长,而非在价格上相互倾轧的横向消耗。这种观点,与他在敦煌所感受到的「坚守」与「匠心」形成了鲜明的逻辑闭环。一个真正伟大的品牌,如同莫高窟的壁画,其价值在于时间的沉淀和品质的恒定,而非一时的价格噱头。

从文化中汲取灵感,并将其物化于产品,是致敬的最高形式。魏建军饶有兴致地谈到了坦克 500 的「敦煌绿」配色,这款颜色一经推出便成为最受欢迎的选项。这绝非偶然。正如张元生馆长所言,绿色在大漠中代表着生命与希望,而源自矿物颜料的敦煌色彩,经过千年的沉淀,褪去了浮华,呈现出一种稳定而高级的质感。这种「不过于抢镜,不过于扎眼」的美学,恰恰契合了当下消费者对含蓄、有底蕴的国风审美的追求。

 

魏建军的视野并未止步于颜色。从莫高窟的藻井结构,到壁画中的莲花纹样(步步生莲),他看到了无数可以融入未来汽车设计的灵感。「我们一定要把长城的元素,敦煌的元素,装进我们长城的汽车里面,给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更加有文化价值的产品。」

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寻根,也是一次深刻的品牌自省。魏建军的敦煌之行,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长城汽车的发展哲学,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与历史精神相契合的价值坚守。

在今天这个极度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一个企业家愿意停下脚步,去倾听来自千年前的回响,去思考「永久不倒」的意义,这本身就值得关注。长城汽车 35 年的发展历程,与千年长城、百年莫高相比,确实只是「刚刚的探索」。但正是这种面对历史的谦逊,以及从中汲取力量的智慧,或许能让这个以「长城」为名的企业,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走得更远,也更稳。

正如魏建军所说,「我们不能辜负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么好的瑰宝。」这份不辜负,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品质的承诺,更是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期许。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