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电视产品而言,画质始终是核心所在。
对电视产品而言,画质始终是核心所在。作为全球电视出货量第一的领军品牌,三星持续巩固其在该领域的优势,在卓越画质方面确立了无可匹敌的地位。
然而,真正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画质本身,更在于整体的观看体验,2025 款三星 OLED 产品正是对此的绝佳诠释。其搭载防眩光技术【1】与 AI 伽马调节技术,可有效减少环境干扰,为用户提供更为沉浸的观影享受。
▲ 三星电子视觉显示事业部画质实验室 Mirae Shin 与新款 2025 三星 OLED S95F
升级版防眩光技术:无论明暗,始终清晰
OLED 屏幕因其能呈现纯正的黑色、鲜活的色彩以及疾速响应时间而备受赞誉。这些优势得益于其自发光特性,每个像素均可独立发光或关闭,无需依赖背光模组。
然而,为最大化这些优势而常采用的高光泽屏幕,也更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尽管在完全遮光的影院环境下可获得最佳体验,但用户日常观看条件往往复杂多变。例如白天的入射阳光或夜晚室内的照明,均会在屏幕上形成反光,影响观看沉浸感。
防眩光技术正是为此应运而生。它通过高效抑制反射和眩光,让用户在任意光照环境下,都能尽享 OLED 产品的出色画质。
部分 2025 款三星 OLED 机型所采用的特殊低反射层,可有效散射外部光线并减少内部光扩散,且不会造成图像失真。相比上一代产品,反射率降低超过 25%【2】,此项表现已获全球认证机构 UL Solutions 的验证【3】。
「今年的升级版防眩光技术显著降低了反射率,并最大限度减少了屏幕失真,确保无论在明亮或是黑暗环境中,电视都能呈现出色的画质,」Mirae Shin 表示。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用户无需再担心白天看电影时阳光导致色彩泛白,或在环境光下玩游戏时暗部细节缺失。
▲ 示意图:明亮环境中搭载/未搭载防眩光技术的 OLED 效果对比。部分 2025 款三星 OLED 机型通过特殊低反射层,显著减少外部光源对观看体验的干扰。
AI 伽马技术:智能还原隐藏细节
三星在软件算法领域同样取得突破。防眩光技术从物理层面减少外部光源干扰,而 AI 伽马调节技术则从算法层面实现画质精修。2025 款三星 OLED 产品通过 AI 实时调节伽马值(即输入信号亮度与屏幕显示亮度的对应关系参数),实现画质动态优化。
人眼对暗部区域细微对比度变化极为敏感,但对亮区反应相对迟钝。伽马调节通过智能补偿,使画面对比更贴合人眼自然感知习惯。通过精准的伽马调节,观众既能清晰捕捉暗场场景的细腻细节,又能获得更鲜活逼真的视觉体验。
▲ 2025 款三星 OLED 产品搭载 AI 伽马调节功能,可基于内容类型与环境光条件逐帧优化画面。
「新一代伽马调节技术通过 AI 算法实时分析每帧画面的平均亮度,并结合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节伽马值,」Mirae Shin 阐释其技术原理。
「例如在明亮的客厅观看暗场内容时,系统会调节伽马值,适当提高暗区亮度以保留细节,避免环境光导致暗部信息无法辨识,」她提到,「而在较暗环境下播放高亮画面时,则通过调整伽马值抑制过曝,同时增强画面对比度。」
「当环境光线突然由暗转亮,比如影院散场时灯光骤然亮起,屏幕暗部细节可能暂时无法看清。此时伽马值的自适应调节能够迅速恢复暗部可视性,始终保持稳定连贯的观影体验。」她进一步补充道。
亮度、对比度与高刷新率:缔造极致观影体验
除防眩光技术与 AI 伽马调节技术外,2025 款三星 OLED 产品还整合了多项标志性创新科技,充分释放 OLED 面板潜能。例如,升级后的面板亮度较前代提升约 30%【4】。Mirae Shin 指出:「电视屏幕亮度越高,越能精准传达电影制作人或内容创作者的原始创作意图。」
作为 OLED 的核心优势,对比度表现也进一步增强。「OLED 面板由自发光元件构成,每个 RGB【5】像素均可独立开启或关闭,」Shin 补充道,「在显示黑色时,像素可完全关闭,实现极其纯净的黑色表现。」深邃黑场与高亮区域的强烈对比,不仅大幅提升了电影、剧集的沉浸感,也为包含大量暗场场景的游戏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 Shin 特别强调,新款 OLED S95F 凭借更高亮度、纯粹黑场与高刷新率,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式体验。
「2025 款三星 OLED 产品不仅适合影视爱好者,对游戏玩家也同样极具吸引力,」Shin 补充道,「防眩光技术确保即使在明亮环境下,也能清晰呈现游戏暗部细节。更重要的是,S95F 还是业界首款支持 165Hz 刷新率的 OLED 机型,能够呈现流畅细腻、无卡顿的游戏画面,」她进一步指出。「OLED 技术的优势在于像素级控光和疾速响应,结合 165Hz 高刷新率,我们彻底释放了 OLED 面板的性能极限。」
依托一系列前沿科技,2025 款三星 OLED 产品为用户带来极致沉浸式观影享受。凭借该系列新品,三星再度彰显了其在 OLED 技术领域无可撼动的领导地位,不仅有力推动了现有技术的迭代升级,更成功突破了电视产品的性能边界。
注解:
【1】仅适用于搭载防眩光技术的机型
【2】基于内部研究数据
【3】基于 UL 制定的测试标准(即反射眩光 UGR<10,不舒适眩光 UGR<22,伤害性眩光 UGR<34)
【4】基于内部研究数据
【5】红/绿/蓝 三原色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