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称扎克伯格 2024 年安保费超 2700 万美元;Meta 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下月上市;美国国家电网面临「严重瓶颈」
OpenAI Altman:希望通用人工智能未来能促进生育率增长
8 月 18 日消息,据《商业内幕》16 日报道,OpenAICEO Altman 说,有了孩子的体验「令人惊叹」,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尝试。他还提出,AGI 或许能在「让人们生育更多孩子」这一问题上发挥作用。
世界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在美国,Z 世代和千禧一代为了追求经济安全而推迟甚至放弃生育。Altman 等一些「未来学家」认为,这一趋势值得警惕。
Altman 表示,这种低生育趋势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他今年刚迎来第一个孩子,并希望在「后 AGI 时代」,家庭和社区建设能重新成为核心价值。
Altman 认为,AGI 将带来一个「人们拥有更多财富、更多时间、更多资源与潜能」的世界。随着 AI 功能的增强并成为更实用的工具,社会整体将更加富裕,也会提供更强的社会支持。「家庭和社区无疑是带来幸福的两大来源,我希望人们能重新回到这两件事上。」
谈及自身初为人父的感受,Altman 直言强烈建议生育子女。他说:「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重要、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的事情。」
Altman 回忆在当父亲的最初几周里,自己几乎每天都在向 ChatGPT 提问。他说,使用 AI 是一种技能,他会把这种能力传授给孩子。(来源:IT 之家)
Threads 月活量达到 4 亿,持续逼近马斯克旗下用户规模约 5-6 亿的 X 平台
8 月 17 日消息,Instagram 负责人 Adam Mosseri 本周宣布,Meta 旗下社交平台 Threads 用户数再创新高,目前平台月活跃用户已突破 4 亿。
Met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今年 4 月的财报会议上曾透露,Threads 的月活跃用户为 3.5 亿,而如今短短 4 个月间,相应数字已翻至 4 亿。
作为比较,马斯克在去年 5 月时透露 X 平台月活跃用户约为 6 亿,日活跃用户约 3 亿,这意味着当下 Threads 正在快速缩小与 X 平台的差距。
公开信息显示,X 平台(推特)最初于 2006 年创立,在 2022 年被马斯克以 440 亿美元收购。而 Threads 则是 Meta 在 2023 年推出的 X 平台竞品,与 Facebook / Instagram 账号深度绑定。上线仅 5 天,Threads 的用户数就突破 1 亿,刷新了海外社交平台增长纪录。
X 平台的主要营收来源为广告业务,而 Threads 平台当下主要依靠 Meta 支持,该平台已今年 1 月开始测试广告,并在 4 月正式扩大广告投放面积,以实现降本增效。(来源:IT 之家)
消息称扎克伯格 2024 年安保费超 2700 万美元,比六家科技巨头 CEO 加起来还多
8 月 17 日消息,据《金融时报》最新分析显示,2024 年,10 家主要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安保预算总额已突破 4500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3.23 亿元人民币),其中,Meta 公司为马克・扎克伯格提供的安保费用超 2700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1.94 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的 2400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1.72 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远超其他同行。
其他科技巨头的安保预算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不过,苹果、英伟达、亚马逊、Alphabet、微软和 Palo Alto Networks 这六家公司在 2024 年为保护其 CEO 所花费的总金额,仍比 Meta 为扎克伯格的安保支出少约 700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5029.6 万元人民币),即少 26%。(来源:IT 之家)
IDC:今年国内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 290.7 万台同比增长 121.1%,华为、小米等厂商抢占千亿元级市场
8 月 17 日消息,据 IDC 预测,智能眼镜产品成为今年消费电子赛道的「黑马」,今年相应产品在中国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 290.7 万台,同比增长 121.1%。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缘于技术突破、市场需求释放以及产业链成熟等多重因素。
具体来说,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 49.4 万台,同比增长 116.1%。其中中国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市场出货量 35.9 万台,同比增长 197.4%。第二季度,AI 眼镜出货量上涨态势得以延续。
在厂商方面,包括小米、华为等品牌 AI 眼镜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排名靠前。各类跨界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价格策略快速崛起,出货量位居前列;灵伴科技、大朋 VR 等品牌在 AI 眼镜细分市场上不断推陈出新,并持续拓展功能和适用场景;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品牌也纷纷入局。(来源:IT 之家)
罗永浩曝董宇辉独立后年收入二三十亿,与辉同行官方否认
近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称董宇辉自立门户创业与辉同行之后,年收入二三十亿元,离职东方甄选之前还需要借钱交首付。对此,与辉同行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信息不属实。
今年 1 月,董宇辉以 28.541 亿元的年收入位居《2024 年度中国网络主播净收入排行榜》榜首,随后,董宇辉在直播中辟谣称:看到那张截图吓一跳,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来源:第一财经)
相约北京,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明年 8 月举办
8 月 17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17 日下午,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闭幕式。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中国电子学会四家单位共同在现场发起成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闭幕式上还宣布,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召开时间为明年 8 月,继续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联合主办。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共有来自全球五个大洲、16 个国家的 280 支参赛队伍参赛。赛事为期三天,从 8 月 15 日持续至 17 日。
首届赛事由全球 280 支队伍带着 127 个品牌的 500 余台人形机器人,围绕 26 个赛项展开角逐,包含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 3 类 22 个主体赛项和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自由搏击、群体舞蹈 5 个外围赛项。(来源:IT 之家)
古尔曼:Meta 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下月上市,售价 800 美元起
8 月 18 日消息,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爆料,Meta 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将于 9 月上市,售价 8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5748 元人民币)起。这款眼镜最初的预计售价为 1000 美元以上。这一变化部分源于该公司为了刺激需求而接受较低的利润率——这是新产品的常用策略。
此前,多家媒体以及古尔曼本人都曾报道,Meta 计划在今年推出一款名为 Hypernova 的智能眼镜,这款眼镜配备了一个小型单目抬头显示器(HUD),并通过其长期研发的 sEMG 神经手环进行手指手势控制,且该手环预计将随产品一同附赠。
据《The Information》消息,加入 HUD 后,Hypernova 的重量约为 70 克,相比之下,Ray-Ban Meta 眼镜的重量为 50 克。
今年 4 月,古尔曼曾表示,Meta 计划将 Hypernova 的售价定在「1000 美元以上,甚至高达 1300 至 1400 美元」。
然而,在古尔曼最新一期的每周通讯中透露,Meta 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将消费者的价格削减至大约 800 美元」。他解释称,这一价格调整部分源于 Meta 决定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以刺激需求。
不过古尔曼指出,800 美元只是一个起点,各种款式和镜片选择,如处方镜片等,将「迅速推高」售价。(来源:IT 之家)
采用全碳纤维车身,福特 Mustang GTD 推出 Liquid Carbon 版本
8 月 17 日消息,福特 Mustang GTD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高性能跑车的代表,而如今福特更进一步,推出了 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 版本,这款车型以其极致的轻量化设计和奢华的碳纤维车身,成为 Mustang 家族中最为激进的成员。
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 放弃了传统的车漆涂装,采用完全裸露的全碳纤维车身。与 GTD Carbon Series 车型相比,新车车身重量减轻了约 13 磅(约 5.9 千克)。福特通过去除车漆并使用碳纤维替换车门金属板,进一步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这款车型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其碳纤维的完美编织纹理。新车不仅延续了 Carbon Series 的精湛工艺,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整个车辆呈现出统一的纹理图案,从引擎盖、车顶、尾翼到车尾,纹理连贯一致,彰显出非凡的工艺水准。
福特计划于今年 10 月交付首批 Mustang GTD Liquid Carbon 车型,其将与 GTD Spirit of America 一同作为该系列的特别版本推出。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售价,但预计其价格将远高于 Mustang GTD 基础版 32.7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235 万元人民币)的起售价。(来源:IT 之家)
吉利全新一代博越 SUV 上市:Flyme Auto 座舱,限时 7.89 万元起
8 月 17 日消息,吉利全新一代博越 SUV 今日上市,共推出四款车型,限时价 7.89 万元-9.99 万元,权益包括 1000 元订金抵 8000 元购车金、全系限时至高享价值 6000 元配置等。
这款新车配备「长桥卧波」前格栅、「长桥映霄」前贯穿灯、「飞檐日升」后贯穿灯,提供水映银、雨巷白、兰亭灰、琉璃蓝四款配色。
座舱采用环抱式设计,配备杯托氛围灯、音响氛围灯、3D 镭雕水晶挡把、光影墨镜遮阳板,提供如意橙、福禄灰两款配色。该车配备 Flyme Auto 智能座舱系统、14.6 英寸高清全面屏、50W 无线风冷超级快充、全生态手车互联。
动力方面,该车搭载 1.5T 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 133 千瓦,最大扭矩 290 牛・米,传动系统匹配 7 速双离合变速箱。(来源:IT 之家)
美国国家电网面临「严重瓶颈」,大型科技公司被迫自行建设发电厂
Meta、亚马逊和 Google 等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迅速扩大其人工智能资本支出,以满足其计算需求,并在打造最佳人工智能模型方面占据优势。
但根据高盛的一份报告,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已经超过了美国电网升级周期,目前已接近「关键瓶颈」。如果现任政府不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美国可能很快就会面临电力问题。报告显示,单个互连请求的电力规模高达 5 千兆瓦,相当于超过 500 万户家庭的用电量。
如果考虑到大型科技公司将千兆瓦级数据中心视为新常态,能源需求预计将大幅增长。Gartner 预测,超过 40% 的美国数据中心可能缺乏电力来全面运行,因为到 2027 年,整体电力需求可能达到 500 太瓦时。巨大的电力需求也导致电价大幅上涨,据 Axios 报道,到 2040 年,数据中心密集地区的每月电费可能上涨 14 至 37 美元(这还不包括通货膨胀因素)。
像 Google 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不能止步于人工智能的扩张,否则它们将在竞争中落后,而它们确保在美国进一步扩张的唯一途径就是建设自己的能源来源。 Meta 为其人工智能集群建设天然气发电厂,微软重启三哩岛核电站项目,用于其超级计算机。科技公司正在进军能源领域,以取代美国不完善的电力系统。(来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