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只要三件事,中小企业 AI 快速落地

摘要

两年前,ChatGPT 引爆 AI 热潮。紧接着以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央国企高管等巨头,迅速押注投入,开始新一轮技术基建。

中小企业 AI 应用落地该怎么走?

两年前,ChatGPT 引爆 AI 热潮。紧接着以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央国企高管等巨头,迅速押注投入,开始新一轮技术基建。

而 2025 年初,DeepSeek 的开源给行业带来重大影响,这标志着 AI 大模型的技术基建已趋于完整。这个时机,便是中小企业入局 AI 的最快也是最佳时机。

在 AI 快速落地的这半年时间,我们看到很现实的情况,只有少数巨头企业才能够依托 AI 实现质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应用 AI 时,往往只是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核心业务驱动力。

根据最新的分析报告,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表示在尝试引入 AI 技术时,仍然面临着算力不足、技术人才匮乏、AI 与业务无法融合、AI 应用开发成本高等问题,摸不清 AI 这条路的方向。

接入 AI 的门槛真的那么高吗?无法独立构建完整的 AI 应用体系,但是仍然希望通过 AI 技术来解决业务场景中的实际问题,甚至是用 AI 技术带来真实收益的中小企业,应该怎么跑上企业 AI 应用落地这条路?

如今,为了克服这一挑战,中小企业开始积极寻求与 AI 技术服务商的合作,以获取必要 AI 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用「黄金三角」成功站上 AI 跑道。我们称它为「三个一」,即一个技术、一个业务和一个 Kymo AI生态创新平台。

-第一步:找到一个业务

「一个业务」是指一个能理解业务痛点的业务人员。这个业务人员上到 CEO,下到基层业务人员都可以。他能深刻理解企业内部的业务场景,快速识别哪些 AI 工具或模板能解决其问题,或向技术人员清晰表达定制需求。可以是全职、也可以是兼职。

-第二步:找到一个技术

「一个技术」是指一个能基本理解业务的技术人员,这个技术人员可以是具有硬实力的、经营丰富的工程师,也可以是一个具备基础 IT 知识的技术工作者。同样可以是全职,也可以是兼职。

-第三步:部署一个 Kymo

「一个 Kymo」是指 Kymo AI 生态创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小企业可以将这「黄金三角」链接起来。

找一个业务人员,成为企业「跑起来的军师」

一个站上跑道上的运动员,明确知晓所做的准备。一家站上 AI 跑道的中小企业也一样。「黄金三角」的一端,便是找到中小企业稳健跑起来的方法。

这一角色由充分理解业务,也充分认识 AI 价值的人员承担。这个人推进 AI 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应用落地,衔接技术与业务之间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AI 在各个部门及场景的落地应用,权限设置,数据隔离等,让 AI 在企业内部的落地拥有一个得力「军师」。

找一个技术人员,激活企业「跑起来的动能」

根据 Cledara 的调查,79% 的中小企业都在尝试 AI,但因为资源有限,中小企业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 AI 技术的专业人才。这就好像一个人缺少了动力。「黄金三角」的另一端,便是让中小企业找到AI内生的动力源。

在企业内部选出一个可以长期培养的工程师,参与 Kymo 的 AI 技术系统培训,掌握其所在企业所需接入的技术。

工程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一边学一边响应企业的需求。当然,Kymo 的 AI 技术培训会持续到工程师,可以独立完成其企业的 AI 技术需求响应。

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收益——中小企业不需要花高成本负担复合型 AI 技术人才,又实现了培养企业内部的 AI 技术人才。Kymo 在这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让这个工程师出自于企业,服务于企业。

部署一台 Kymo,储备足够的「长跑耐力」

这是属于中小企业的「AI 马拉松」,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耐力」——成本和资源。

动辄百万起的 AI 应用开发工具,让中小企业对 AI 赛道望而却步。在「黄金三角」的第三端——Kymo 上,中小企业可以找到超低成本的算力支持,对接 Dify、FastGPT、RAGFlow、HiAgent 等顶尖伙伴,调用丰富的行业通用 AI 应用模板,使用免费的 AI 应用开发工具——Kymo 开发管理套件……

在这场「耐力比拼」上,Kymo 成为中小企业极大的「耐力储备库」,解决中小企业技术碎片化、算力成本高、开发部署难、生态资源匮乏等问题。

中小企业在 Kymo 上看到场景化 AI 应用落地从「0 到 1」、从「1 到 n」的无限耐力释放

在「黄金三角」中跑向 AI 原生企业未来

当「一个业务骨干」精准定位需求并选用或定制 AI 工具,「一个技术成员」在 Kymo 平台上快速学习与实践,「一个 Kymo」提供强大的技术整合、生态资源与成本优势时,至此,中小企业在内生动能、适配装备和充足耐力支持下,稳健地在 AI 赛道上跑向 AI 原生企业。

「一个技术 + 一个业务 + 一个 Kymo」——我们看到这条全新的路径,让中小企业以最低成本、最小风险、最高效率切入 AI 赛道,迈向 AI 原生企业,实现业务质效飞跃。

中小企业的 AI 转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技术平权的浪潮下,以 Kymo AI 创新生态平台为代表的开放协同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拉平竞争起跑线。这个「黄金三角」被复刻到更多的中小企业 AI 应用落地上。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