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油管做短剧到底赚不赚钱?
在油管做短剧到底赚不赚钱?
市场对于油管短剧的态度似乎两极分化,一边是头疼 YouTube 屡次更新的审核制度,绞尽脑汁规避 Content ID 匹配限流,更有甚者爆出平台想把国内热剧到海外抢首发,却发现海外已有大批盗版横行。
但另一边,也有部分平台找到了冲破规则桎梏的不二法门,在英语区市场大赚。近日,某出海短剧平台宣布运营了一年多的东南亚国家油管账号粉丝破百万,累计播放人次 1.4 亿。在此之前,
另有头部平台自 2023 年就开始运营油管社媒账号,矩阵号数量达到 100+,覆盖十个语种,按照语言和内容拆分频道,在欧美、东南亚等多市场不断创造爆款。原本在中文市场表现不佳的剧,一跑到英文、西语等市场却成为主流。
高质量地本地化运营,多语种精细化配音,让单部剧集实现收益最大化,上述平台多次创造百万量级爆款,总播放量 1000w+。
今天影伙引擎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如何摸透油管的运作规则,真实贴近本地用户需求。
精细化 AI 配音,规避平台查重严审
7 月初,油管更新了「YouTube Partner Program」,将「重复性内容」重新定义为「非原创内容」并加大的限制政策,对视频的剪辑、汇编等细节都会审查,与广告收益紧密相关。
有业内人士表示,过去油管对于「重复性内容」的判定法则相对宽松,同样一集剧,只要是做了字幕翻译,即使是剧情完全相同,也不会被视为重复。但是如今仅靠字幕更改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一定会被限流。
有部分账号尝试在字幕翻译的基础上进行配音并在不同语言市场分发,效果尚可但是译制剧如果加上配音环节,拉高成本+拉长周期就会成为必然。
去年娱乐资本论的一篇采访中提到,配音如果依靠人力,东南亚成本较低 100~200 元/min,欧洲国家通常在 200~300 元/min,地区语种越小单价越高。而如果依靠 AI,也有业内认为「市面上 AI 配音产品可以模拟声纹,但无法准确表达情绪,反而会降低短剧质感」。
基于上述难点,影伙引擎 AI 短剧创作服务近期上线了【油管短剧解决方案】,针对性地就「AI 配音」的真实和效率两大痛点进行了功能迭代。
第一,配音语种全面更新,支持 41 种语言配音遥遥领先行业水平,除了英语、日韩、法语、西语等,还有部分小语种支持,助力剧集出海全球更多细分市场。
第二,上线「智能音频结构」功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轨分离算法,以 99.3% 的准确率剥离原剧的 BGM,保留纯净⼈声与环境⾳,大幅提升二创空间。
大部分剧集的 BGM 都是基于原始语种对白进行设计的,新语言语速、停顿、语气往往会与原 BGM 发生节奏冲突,影响观感。
比如日剧的配乐通常很紧凑,配成英文可能显得语速「挤不上拍」。基于该功能,平台可以把完成的配音剧拿去替换更具商业化表现力的 BGM。
第三,上线两大配音模式,【高情感模式】和【高精度模式】,且可自由选择【缩句】功能以配合画面进度。
【高情感模式】支持利用原人声克隆后的音色, 进行快速配音, 无需人工介入, 即可获得情感丰富的配音后视频;
【高精度模式】支持为每句对话选择角色、为角色选择配音音色,以获得稳定性好、一致性强的配音效果。
影伙引擎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定位「高情感」和「高精度」双模式,是基于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海外观众对配音「容错率」和「核心诉求」的不同。
以泰语地区和英语地区为例:
泰语是对「发音准确性」要求极高,其复杂的语音系统拥有 44 个辅音 32 个元音 5 个声调,细微的发音错误会完全改变词义,导致理解障碍。泰语配音更适合【高精度模式】,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是第一要务。
英语则是对发音多样性相对包容的市场,作为全球语言,拥有极其丰富的口音变体(美式、英式、澳式、印度等)。听众对「完美发音」的执念较低,更重视情感的真实表达和表演的自然度。英语配音更适合【高情感模式】,短短几十秒内用强烈的情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目前,影伙引擎上述 AI 配音相关能力已经获得了容量等深耕油管短剧的厂商的认可,并有多家想要投入油管短剧的新平台正在与影伙引擎进行磨合,尝试批量化生产素材试水。
短剧出海服务工作台,让效率与品质「可控」
上半年 DateEye 发布的《海外微短剧市场报告洞察》数据显示,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完善,海外本土剧数量逐月递减,译制剧转而递增,"一剧多译,全球同步"的发行策略得以实现。
而伴随着油管平台成为新的版权剧海外首发阵地,译制剧的海外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影伙引擎的 AI 技术的迭代,致力于在增量行业趋势下,让译制/配音剧的交付从粗放型流程管理转向精细化内容打磨。
今年 6 月,影伙引擎在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发布了【短剧出海服务工作台】,目前客户可以自行在工作台使用【油管短剧解决方案】,除了选择语言,上述提到的配音模式、去除 BGM、缩句,乃至同步生成拼接视频,都可以高效而可控地由客户自主操作完成。
在价格上,月度处理 20-50 部剧的量级,工作台报价在 12 元/min,如果月度处理>100 部剧,则可降至 6 元/min,大幅降低成本。
不久之前 Google 发布最新短剧平台下载量 TOP20 排行榜上,Rapid tv、MircoDrama 、SodaReels、ShortReels 等均为影伙引擎合作伙伴,其中行业黑马 Rapid tv 对影伙引擎另一大核心能力「短剧一键翻译」大为认可。
自 2024 年向市场推出 AI 短剧创作服务以来,影伙引擎基于「自研短剧翻译模型」和「短剧术语词库」而推出的「短剧一键翻译」能力,包含了从时间轴校准、字幕 OCR 提取、字幕无痕擦除、基于模型能力翻译、翻译校准、一键压制等全流程在内的功能,克服了传统翻译在时间轴对齐、人物名词统一性、信达雅本地化表达等多项难题,其「短剧术语词库」也随着客户量的累积变得更丰富。
今年年初影伙引擎被媒体报道过,成功帮助某头部出海短剧平台 24 小时内将国内大火的剧集译制出海。彼时基于人工交付的形式,快速确实是一大亮点。
但从未来译制剧的市场而言,尤其是在对语言适配与文化语境要求更高的油管平台,影伙引擎期待和更多平台一起,在批量化处理的场景中,兼顾效率与品质,由平台自主地把控落实到句的翻译和音色表达,实现「内容全球播,质量本地化」。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