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GIF 到高清短视频:数美万物 Hitem3D 如何用 AI 革新三维内容创作

摘要

不久前,数美万物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面向 3D 创作的高清模型工具 Hitem3D。

「你上传一张这种复杂的单一视角的图片,我们的模型可以把这个图里的机械结构也都还原建模出来,包括图中背后的钢筋线条」,在数美万物的北京办公室里,数美万物产品负责人张勃向我们展示了数美万物近期的模型成果。

不久前,数美万物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面向 3D 创作的高清模型工具 Hitem3D。只需一张普通图片,系统即可一键生成分辨率高达 1536^3 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并支持贴图及多格式下载。

这意味着什么?对建模师来说,从前一个复杂的机械模型,需要一个团队用时 4-5 天才能做完,如今可能不到 3 分钟;对设计师来说,不必再学复杂的 3D 建模软件,也能把灵感直接转化成打印或生产级别的模型;而对整个产业来说,这是一次从「粗糙轮廓」到「雕刻级细节」的升级。

相比当前全球大多数同类产品最高 1024^3 分辨率,Hitem3D 的 1536^3 分辨率,是行业里的「半代跨越」。数美万物产品负责人张勃说:「从外行看似只多了一点,但就像从 GIF 动图升级到高清短视频——对细节保真和生产可用性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迭代速度:从 Sparc3d 到 Ultra3d

技术突破来自数美万物自研算法:一套完全基于稀疏卷积网络的 3D 变分自编码器(VAE)。

传统方法往往需要把三维数据先投影到 2D 图像或稠密体素(dense voxel),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丢失微观结构信息。数美万物一个月前发布的算法模型 Sparc3D 则让输入输出信息保持一致,几乎无损压缩三维数据,结果是重建误差(Chamfer Distance)相比常规模型降低约 40%,参数量和 FLOPs(浮点运算量)降低一半,训练和推理速度更快,也让 AI 模型生成更精细的结构,比如铆钉、纹理甚至微观裂纹。这个月,数美万物发布另一个最新科研成果 Ultra3D,这个高速的 3D 生成框架更是让生成速度快了 6.7 倍。

从工具到生产力

Hitem3D 这款工具是数美万物面向未来数字内容与智能制造生态布局中的核心工具之一。公司创始人任利锋是抖音早期团队成员,创业后带领团队开发了「造好物」和 Hitem3D 等产品矩阵,瞄准的是「从设计到生产」的全链路提效。

背后逻辑是:过去 AI 建模只能生成粗糙模型,需要大量后期修模;而 Hitem3D 的高清直出模型,可直接匹配生产流程或 3D 打印标准,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让更多设计师「0 门槛」参与到制造链条。

「我们希望用 AI 技术帮更多设计师实现创意的快速落地。」数美万物产品负责人张勃说,「比如复杂机甲模型,以前要 4-5 天建模,现在只需 3 分钟,而且直接是生产级模型。」

社区验证与全球关注

今年 6 月中旬,数美万物将 Hitem3D 在研发阶段的算法模型(Sparc3D)上线到了用户社区 Hugging Face,模型 demo 在一周内冲到 Space 趋势榜第一,并连续三周稳居前三。

 YouTube、X 平台也出现了大量海外 3D 艺术家和工程师的测评视频,他们普遍反馈:建模效率提升 90%,细节丰富度「堪比手办」。

产品部门的同事们坦言,这些真实用户反馈给了团队很大信心。「AI 建模工具不只是中国用户在用,也能得到全球创作者的认可,这是让我们最兴奋的地方。」

产业视角:从娱乐内容制作到工业生产提效

业内人士指出,高精度 AI 建模不仅改变游戏和影视 CG 内容的制作流程,更可能重塑 3D 打印、产品原型设计、工业制造等领域。

「数字模型本来只是一个中间文件,但当它本身足够高清且直接适配生产流程时,设计到制造的距离就被 AI 缩短了。」一位资深工业设计顾问表示。

目前,数美万物已完成累计 5 亿人民币融资,背后投资方包括多家知名机构。关于工具部分的未来,公司计划开发重拓扑、多视图合成、拆件等更多 3D 建模周边工具,进一步降低 AI 建模的门槛。

数美万物想做的,不仅是一个更好的建模工具,而是让设计师「所见即所得」:

把想象,直接变成能落地的产品,让 AI 真正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