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27 日,中国合肥——全球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正式发布全新产品讯飞智能助听器 Pro「鸿语」系列。
2025 年 5 月 27 日,中国合肥——全球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正式发布全新产品讯飞智能助听器 Pro「鸿语」系列,该系列以「技术普惠+情感共鸣」双核驱动,直面用户需求本质——不仅要听清,更要听得有尊严。据《世界听力报告》统计,全球约 20% 人口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伤,其中仅 17% 的听损者使用助听设备。传统助听器普遍存在「社交尴尬、噪音处理弱、验配复杂、佩戴不适、」四大痛点,「鸿语」系列的诞生,正是科大讯飞基于用户的深度调研,以「AI+医疗」思维直击行业痛点的回应。
【科技为基,专业为盾,鸿语启幕,听见祥瑞】
科大讯飞深耕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 26 年,拥有 70 项国际人工智能大赛冠军、1000+授权专利,技术覆盖全国 30+省份、6 万+医疗机构。依托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五大声学实验室,以及全球首个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笔试测试的 AI 机器人技术积淀。
「鸿语」系列从研发到应用,皆以医学级严谨和专业重塑助听体验。以人工智能与声学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中老年用户及听损群体开启一场「听得清、听得真、听得舒适」的听觉革新之旅。
【四大卖点重塑用户体验】
1. 舒适与美学兼具:去医疗化外观设计
据中国老年听损人群需求白皮书调查显示,28% 的助听器用户因设备漏音、啸叫等问题在公共场合遭遇他人注视或询问,产生心理压力;61% 的受访者认为传统耳背式助听器「显老、不美观」,超 50% 用户反馈设备笨重易脱落,且长期佩戴引发耳道胀痛,尤其 50-65 岁「新老年」群体更倾向选择隐形设备或放弃佩戴。
针对这一痛点,「鸿语」系列助听器基于人体工学数据库设计,以国家外观专利认证的时尚运动风格耳挂式外观,打破传统医疗器械形象,消除「残疾标签」心理负担;其独有的黄金三角支撑结构结合仿生液态硅胶与牢固鲨鱼鳍设计,显著降低跑步、跳跃等运动场景的脱落率,兼顾舒适性与稳定性。通过技术优化与去医疗化创新,「鸿语」助力听损人群在功能需求与心理认同间找到平衡,重塑自信生活。
2. 户外降噪+AI Scene 2.0 自适应场景识别系统:智能降噪,畅享清晰听觉
「鸿语」系列搭载讯飞自主研发的动态噪声抑制算法,AI Scene 2.0 通过海量真实环境声学数据训练,构建强大的场景感知能力,随时随地动态降噪。系统支持户外环境降噪>13dB、风噪抑制达 20dB[1],精准优化街道嘈杂、风声干扰等背景噪音,同时保留人声细节;在室内场景下,自动优化对话清晰度,避免过度降噪导致的语音失真。无论是清晨公园晨练时的呼啸风声,还是家庭聚会中的多人交谈,AI Scene 2.0 均可实时分析环境特征并匹配最佳降噪方案,让用户随时随地沉浸于「降噪有度、聆听无界」的舒适体验。讯飞技术加持,让助听器从「被动补偿」跃升为「主动适配」,重新定义智能助听新标准。
3. 星火智能验配师 2.0:让专业服务「零距离」
行业调查显示 68% 的用户因传统助听器验配流程繁琐(需多次线下调试)而放弃使用助听器,星火智能验配师 2.0 作为行业首个接入认知大模型的助听验配系统,通过多轮对话精准捕捉用户听力需求,精细化调节助听器的音质于降噪参数。自主验配可让用户在家 5 分钟 [2] 生成个性化听力图,无需到线下门店,免去腿脚不便的老人的出行烦恼,让验配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兼容线下医疗数据:支持导入医院听力检测报告,实现「居家-医院」方案无缝衔接。星火 2.0 以「认知大模型+智能验配」重新定义助听体验,让专业听力服务从「奢侈品」变为足不出户的日常解决方案。
4.64 通道:实现「千人千耳」的精准补偿
传统助听器的通道数,是衡量声音处理精细度的核心指标。通道越多,意味着设备能将声音按不同频率拆解为更细的「频段单元」,针对用户听力损失曲线进行差异化补偿。行业现主流助听器多为 12-16 通道,仅能粗略划分低频、中频、高频,补偿精度有限;易出现「过度放大噪音」或「言语失真」问题。
「鸿语 07」搭载的 64 通道处理技术,通过「分频更细、动态适配、AI 协同」三大创新,重新定义声音补偿逻辑,在保留自然听感的同时,仅补偿缺失频段(如高频细微声),避免「所有声音一起放大」的眩晕感;55dB 增益下仍能保持低失真,大音量不啸叫。
【鸿语所至,美好可期】
讯飞智能助听器 Pro「鸿语」系列,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共情。它让户外运动的老人听清风声与笑语,让重度听损者重获家庭对话的温暖——以科技之力,让每一份声音都被珍视,让每一次聆听都成为美好生活的注脚。
讯飞智能助听器 Pro「鸿语」系列将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起,在科大讯飞各大官方电商平台渠道同步发售,首发期间更有大额优惠活动。科大讯飞邀您共同见证:美好生活,听你想听!
[1] 数据来源:来自讯飞实验室环境下,带噪语音降噪前后的对比测试结果。
[2] 数据来源:在网络、蓝牙稳定链接情况下,通过 APP 验配指引进行数次左右耳验配测试,取平均测试时长。实际时间受操作熟练度影响有所变化。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