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月 22 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办了以「创新引领未来・共建鸿蒙世界」为主题的华为校园公开课
华为为什么要做鸿蒙?
面对这个被无数人追问了 5 年的问题,5 月 22 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办的以「创新引领未来・共建鸿蒙世界」为主题的华为校园公开课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面向现场 500 余名师生,不仅给出了一个深度且全面的答案,更围绕 HarmonyOS 5 的技术架构、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了深度解读。
这场备受关注的公开课,既是华为技术理想的一次集中释放,也延续了其深耕校园、培育科技人才的长期布局。作为花粉俱乐部重要的校园 IP,华为校园公开课自 2023 年起已在全国 400 多所高校开展近 900 场:从西安交大的实验室到复旦的光华楼,从代码实践课到生态创想营,华为这套流动的科技课堂始终在回答一个命题:当技术变革浪潮奔涌而来,中国科技该以何种姿态锚定未来?
而鸿蒙的成功,恰似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回响。
鸿蒙诞生,破解时代困局
回顾鸿蒙诞生之初,也正是万物智联时代加速到来的关键时刻,表面上看,智能设备如繁星般涌进生活,但操作系统的 "碎片化暗礁" 却暗藏深海——不同品牌的手机、平板、烤箱、汽车,各自使用独立系统,应用开发者需要针对不同系统重复开发。而用户在使用不同设备时,数据断流、操作割裂等体验 "裂痕" 随处可见,体验大打折扣。
鸿蒙操作系统的出现,正是为了缝合这些裂痕。它以「一套系统,统一生态」为目标,让不同设备能像齿轮般紧密咬合。余承东在课堂上介绍道:「不同的硬件跑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生态有不同的系统,非常复杂。所以今天我们看看能不能用一套操作系统,实现所有的设备互联互通,这就是我们鸿蒙设计的初衷。」比如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音箱、空调、扫地机器人等设备,我们通过手机就能一键控制,无需在多个 APP 间切换,真正实现「设备虽多,操控却简」。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操作系统是数字经济的根基,鸿蒙实现全栈自研自主可控,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关键空白,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底座创新,带来真实可感的体验升级
余承东在课上表示:「我们并不想跟随别人做『me too』的产品,我们还是希望跨越一代,按照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发展理念进行开发。」基于此,鸿蒙操作系统在架构上进行了创新,通过软硬芯云整合,让单个设备更流畅、能效更高;并凭借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了应用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为用户带来多设备协同一致的体验。
鸿蒙的技术创新,是一场从底层到表层的系统工程。在架构设计上,它打破常规,实现一套系统适配手机、平板、智慧屏等多种终端设备。垂直方向整合软硬芯云,以 HUAWEI Mate 60 Pro 为例,搭载 HarmonyOS 5 后,系统流畅度提升 30%,日常使用如滑动界面、打开应用等操作更加顺滑。
水平方向,鸿蒙生态整合了全场景设备,当用手机浏览视频时,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将视频无缝投屏到智慧屏上,画面清晰、切换流畅,仿佛设备间有了「默契」。精致、互联、智能、安全、流畅、易用,这六大鸿蒙构建的基础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带来诸多便利。比如在办公场景,用鸿蒙平板连接手机,就能将手机上的文件直接拖拽到平板进行编辑,实现高效协同;在出行时,车载鸿蒙系统与手机联动,上车自动同步导航信息,还能根据我们的习惯推荐沿途加油站和餐厅,让出行更轻松。
向下扎根,鸿蒙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全栈自研。其自主研发的鸿蒙内核,相比 Linux 内核更具优势。在安全性测试中,面对模拟恶意攻击,鸿蒙内核的防护成功率高出 Linux 内核 23%,成为首个通过 CC EAL6 + 认证的通用操作系统内核。在智能交互方面,全新升级的小艺 AI 助手,基于海量数据训练,推理能力大幅提升。例如说「我下午要出差,帮我订机票并提醒我收拾行李」,小艺不仅能迅速完成机票预订,还会在出发前推送行李清单,任务成功率高达 90%,记忆感知覆盖 23 类高频场景。这些藏在代码深处的创新,最终汇聚成精致、互联、智能、安全、流畅、易用的六大基础体验,让「技术为人服务」的理念触手可及。
开源共建,生态版图持续扩张
一套成熟的操作系统,离不开坚实的底座、繁荣的生态和极致的体验。鸿蒙系统历经底座之战、体验之战和生态之战,已取得显著成果。在应用开发领域,已有超 2 万多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覆盖金融、教育、工业等 18 大垂直领域。以金融行业为例,多家银行推出鸿蒙原生 APP,转账、理财等操作响应更快,界面适配也更优。通用办公平台鸿蒙化基本完成,全国 3800 万 + 企业从中受益,数千政企内部办公应用加速上线,提高了办公效率。
HarmonyOS 注册开发者数量超过 720 万,庞大的开发者群体不断为生态注入活力。开源四年多的 OpenHarmony,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开源项目之一,已有超过 8600 名贡献者和 420 家社区伙伴,为鸿蒙贡献了 1.2 亿多行代码,累计有 1100 多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其技术指导委员会与 30 多所高校成立高校技术俱乐部,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了大量潜在开发者。
「共建鸿蒙生态,关键有我们广大的开发者与合作伙伴的支持,这是我们成功的要素。」余承东说。
公开课意义深远,鸿蒙未来可期
在最后与学子的互动交流中,余承东也分享了自己对于职业发展的看法:「一个人干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很重要,因为兴趣和爱好能激发无穷力量,做喜欢的事创造力和战斗力也很强。」
余承东在清华的这场公开课,不仅向高校学子展示了 HarmonyOS 5 的魅力,更为鸿蒙生态发展储备了「未来建设者」。清华大学与华为自 2019 年合作设立联合研究院以来,从应用型合作逐渐迈向了基础技术研究类合作。此次公开课,为双方未来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创造了契机。
展望未来,鸿蒙将继续秉持开放共建共享理念,联合更多终端厂商、开发者、生态伙伴,完善技术、拓展生态,为用户和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诞生于万物互联时代的中国操作系统,必将成为改变世界的磅礴力量,也期待更多年轻的代码创造者们加入这场未来邀约,共同书写万物互联时代的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