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月 26 日, 备受关注的 VR 互动叙事作品《三体:远征》终于正式上线。
8 月 26 日, 备受关注的 VR 互动叙事作品《三体:远征》终于正式上线。截至 8 月 31 日, 这款首部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原汁原味「三体游戏」的 VR 作品在平台应用商店内获得了 91% 好评率, 三体宇宙的 VR 制作能力得到了用户认可的同时, 三体 IP 在新媒介方面的内容开发想象力, 被再一次打开。
值得称道的是, 这款 VR 互动叙事作品由三体 IP 内容开发和商业衍生全球独家版权方三体宇宙历经两年完成全流程制作。从作品本身来看,《三体:远征》高度还原《三体》原著中的「三体游戏」内容,6DoF 全景技术所创造出的三维立体空间沉浸感, 使 VR 媒介成为表现科幻 IP 的一种绝佳方式。同时, 此次三体宇宙自研并全流程制作《三体:远征》, 让业界对三体宇宙的认知从一个 IP 版权方与运营方, 跃升为具备 IP 开发、运营和内容制作全方位能力的公司。
《三体:远征》采用虚幻引擎全流程制作, 通过 6DoF 全景模式增加玩家的沉浸式体验的基础上, 以行业领先标准呈现美术设计、建模渲染、造型设定、动作捕捉、交互技术等关键环节。不同于腾讯版电视剧《三体》中汪淼需要站在一个特定的大型设备前戴上头显进入三体世界,《三体:远征》的玩家使用的是一体机版本, 没有连线束缚, 自由度更高;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一体机渲染能力有限, 而本款作品为了忠实体现原著中的三体场景, 又需要动态的光线追踪效果, 这就对代码、贴图等开发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制作团队下了大量功夫去模拟、制作动态光, 力图打造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 VR 产品。
《三体:远征》的整体优化流程是以 PC 级别完成配置需求。为了达到 PC 的流畅度和分辨率, 制作团队通过计算, 从美术设计上就按需求分配图像精度, 去除冗余数据, 争取达到软硬件效能的最佳配置, 并在流畅度和视觉体验中达到最佳平衡。在 PICO 商店的评论栏里, 玩家评论主要集中在场景震撼、沉浸感强、很「三体」, 甚至有玩家评论本作沉浸感代入感「强到让人难过」, 直指三体史诗格局的深沉。
虽然早早受到圈内期待, 但作为拥有全球 3 亿粉丝的超级 IP 衍生作品,《三体:远征》同样需要顾及没有看过原著的用户, 以此赋能内容创新。为了让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也能在短短三十分钟的体验时间里理解三体, 制作团队尽量避免掉可能会存在解释成本的东西, 只保留一些「三体专属」的名词, 如脱水、浸泡、三日凌空等, 以简单的画面、顺应故事线发展的逻辑加以呈现。这与三体 IP 此前被大众认可的影视听作品一脉相承, 都遵循了的《三体》原著中的叙事节奏, 给予受众更多的思考和空间, 去探索宇宙的本质。正如三体宇宙 CEO 赵骥龙在此前采访中所说:「有了内容创作的基准, 三体 IP 开发也有了明确的监修标准。我们力图在不同产品和不同市场中, 保有三体 IP 的精神价值和形象价值统一。」
应了科技圈的一句玩笑:不怕技术, 就怕技术有技术还有文化有情怀。据三体宇宙方面透露, 制作团队还在《三体:远征》里埋藏了多达 15 个彩蛋, 而这些彩蛋正是三体的特殊符号, 比如纣王用的骷髅头酒杯, 便是一个彩蛋的触发点。玩家如能在体验中找齐 15 个彩蛋, 就能在设置页面里开启一个小收藏馆, 解锁更多惊喜。据称, 彩蛋是由三体宇宙制作团队的不同人预埋的, 总制作人表示其本人目前只找到了 10 个,「这也算是我们这些制作人独有的小癖好吧, 通过这种方式去享受这几年在制作过程中的辛酸和快乐……」
《三体》原著中, 有太多适合利用 VR、XR 来展现的硬科幻概念, 三体宇宙以这款作品证明, 除了内容经典、市场庞大、视野开阔等得以在全球 IP 开发中取得领先的特质, 他们更拥有过硬的开发技术, 并以此不断创造新场景, 带来新体验。三体宇宙表示将以三体 IP 为原点, 挖掘原著中的线索与伏笔, 制作更多更优秀的国产科幻沉浸交互体验作品, 以每年 1-2 部的节奏, 推出新的内容产品。
事实上, 就在《三体:远征》问世之时, 制作团队也正着手于从线上到线下的产品升级——与 PICO 联合推出的同名 XR 大空间项目不久也将 与国内观众见面。从目前国内 XR 大空间行业的势头来看, 受欢迎的项目基本依附于一个具备足够影响里的大 IP。可以想见, 顶级 IP 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 XR 大空间娱乐赛道的关键竞争力,「硬科幻 x 硬科技」的三体项目, 优势明显。当然,《三体:远征》进入线下场地后, 还将继续挑战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优化行走式 VR 的互动、场馆运营坪效等实际难题, 不过有了「硬件-内容」和「技术-场景」两大法宝, 行业和玩家都有足够理由期待三体宇宙在虚拟现实领域的线下「远征」, 还将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据媒体了解, 除 VR 外, 三体宇宙还在进行《三体》的游戏开发。本次全流程制作 VR 的相关经验, 据悉也会运用在更多自研游戏的开发当中, 继续打开三体宇宙的游戏自研路径。除了以叙事为主的 VR 续作以外, 还有涉及不同玩法的传统和创新性游戏作品。深度融合影视、动漫、游戏等相关产业后, 三体 IP 的持续打造, 或将为中国科幻 IP 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