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的本质是探索人脑智能的极限。
作者:石亚琼(shiyaqiong@geekpark.net)
排版:李亚静(liyajing@geekpark.net)
2024年4月8日首发于Founder Park公众号(微信ID:Founder Park)
编者按:
大模型已经狂飙了600多天,但AI商业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企业不知如何将AI融入现有业务,AI企业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变现路径。AI企业该如何验证PMF?如何运用新技术更高效解决客户问题,让企业盈利,让投资人获益?这成为不少投资机构开始思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投资人的后续投资倾向。
本期Founder Park邀请到了百度风投高级投资经理炊文伟,为大家分享大模型商业化探索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
核心观点:
1. AI 的目标在 B 端不是降本增效,而是增收。
2. 一些 AI+的机会是老厂商的机会,不是创业者的机会。
3. 距离人越近的领域,越难讲清楚 AI 的增量价值。
Q1:2024 年 Q1,你思考最多的一个AI相关的问题是什么?
炊文伟:我一直在思考的是 AI 和人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融合的角度,哪些领域更适合 AI 做,哪些领域更适合人类做。因为 AI 是人类模仿人类智能构建的新的智能体,是一类区别于我们人类的智能体,也是从智力水平上能在一些领域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体。
那么此时整个社会中同时拥有 14 亿人类和很多潜在的新的智能体,如何一起协同促进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引发过多的社会发展问题,使其两方找到更适合彼此的位置,实现「机器有机器的用处,人有人的用处」,将是非常影响 AI 在 B 端产业落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
我最近的一些感触是:
1. AI 的目标在 B 端不是降本增效,而是增收。因为引入 AI 首先是增本,在当前的时间段里 AI 依然还很贵。所以在企业拥抱 AI 时,首先需要计算市场、产品、研发和组织的综合账,需要非常细节的去调研市场预期及触达路径,然后去优先解决在未来 3-5 年的综合市场容量更大、AI 是最优解决方案的领域。
2. 一些AI+的机会是老厂商的机会,不是创业者的机会,创业者需要敬畏老厂商的积累,然后在新的市场去竞争,避免以自己拿着年薪 50-100 万的人力成本去解决实际只需要 10-30 万的人力成本的场景问题,这 ROI 很难打平。
3. 距离人越近的领域,越难讲清楚AI的增量价值,距离人越远的领域,AI 的价值感知度越好判断。
Q2:2024 年 Q1,你关注最多的一个AI的产品/公司是什么?
炊文伟:我最关注的是阶跃星辰,是一家 Foundation Model 公司。他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创始团队 Day1 开始对于 AI 的理解就横跨了 AI1.0 时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和 AI2.0 时期在 NLP 领域的深度理解,其会帮助其更好的去决策AI 2.0 时代如何兼顾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然后在多模态的理解和生成的大和统一上提出更底层的原创模型,期望他能够在未来持续引领中国 AI 的发展。
我另外关注的是及云智能,是一家 AI+能源公司。他最打动的是创始团队在 AI、软件、硬件、芯片、能源领域的综合能力。很多人调侃 AI 的尽头是能源,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AI+能源,本质是信息和能量如何以最优状态实现彼此结构相变的过程。能源的全生产要素效率提升,既需要机理模型也需要数据驱动的 AI 模型。AI 的全生产要素效率提升,则需要在训练和推理的不同环节,最佳的应用电力和算力,去提供最低的训练和推理成本,以利于 B 端 Application 的真正低成本落地。这个过程中,AI 本身在辅助能源提高利用效率,能源也在帮助 AI 提高信息结构转换效率。
Q3:如果投AI相关公司,会重点投什么轮次和阶段?你的投资标准里包括了哪些必备条件?
炊文伟:目前我主要关注 AI 在 B 端的投资机会,会重点关注两个条件,一个是创业者选择的是否是战略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这代表创业者和老的厂商是否是在新的同一起跑线去思考如何综合的应用新技术去解决国家战略发展和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另一个是创业者是否尊重商业的本质,这代表创业者从 Day1 就会关注市场、商业模式、技术、产品、组织之间的复杂系统关系,以「多方盈利」的思维模式去构建企业运作的闭环。
Q4:如果投AI相关公司,最看重哪些创业者的特质?
炊文伟:我主要会关注创业者的两个特质,一个是关注创始人的 Vision,创业是一个非常长周期的事情,创始人的 Vision 将决定其在收到创业路途中不同的正向或负向反馈时如何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决策。
另一个是关注创始人的产品定义能力,无论是做 Foundation Model 或是 Application 或是 Hardware,皆需要创始人能够洞察到值得投入的大市场/趋势市场、能够洞察到客户众多需求中的本质需求、能够识别 AI 是否是解决此需求的最优解决方案,然后基于以上三点定义产品的能力。
Q5:近期最打动你的一个创业者是谁?他有哪些特质特别打动你?
炊文伟:印奇是之前我老东家旷视的 CEO,在旷视的 6 年时间里,他和我们一起经历了 2017-2019 资金、AI 技术和市场的蜜月期,也经历了 2020-2023 的冰封期。这个过程中,Inch 保持着非常平静的状态来面对遇到的顺利也好、挑战也罢。旷视已经是创立超过 12 年的创业企业,这段创业历程对于创业者本身来说是一个身心皆非常大挑战的过程,普通人可能很难熬过去这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