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用人困境重重,RISC-V 企业如何打造人才新高地?

摘要

在信息技术的浪潮中,RISC-V 架构以其开源的基因, 引领着半导体行业迈向新的革命。

在信息技术的浪潮中,RISC-V 架构以其开源的基因, 引领着半导体行业迈向新的革命。在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产业形态下,RISC-V 已成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重要机遇。许多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 RISC-V 架构的芯片, 并取得一定进展。

然而,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面临着旷日持久的人才供需矛盾。据统计, 全球主要芯片产业集中地区, 如美国、欧洲、中国等地, 都在经历严重的半导体人才危机。随着 RISC-V 架构的发展, 行业对于 RISC-V 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近些年来, 苹果、三星、字节跳动等公司都发起或持续保持对 RISC-V 设计工程师的招聘。

与此同时, 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的急剧发展与动荡, 也导致行业出现种种乱象, 造成行业薪酬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等用人困境。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在 RISC-V 浪潮中抢占先机, 实现半导体行业的健康和繁荣发展,RISC-V 生态建设和相关人才的长期主义培养或成重要突破口。

半导体产业新宠:RISC-V的崛起

近年来,RISC-V 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源指令集架构, 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据 RISC-V 国际基金会统计, 至 2022 年全球采用 RISC-V 架构的处理器出货量超过 100 亿颗, 仅用 12 年就走完了传统架构 30 年的发展历程, 预计未来几年 RISC-V 的采用率将以 40%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 年 RISC-V 架构芯片更有望突破 160 亿颗。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爆发增长, 拥有开源、精简、模块化、高能效比和高性能潜力等诸多优势的 RISC-V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目光。RISC-V 的开源模式能够大幅降低芯片设计的周期和成本, 并依托越来越繁荣的生态, 迅速覆盖更多的应用。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RISC-V 早已成为半导体产业的新宠, 并与 x86 和 Arm 架构分庭抗礼, 形成三足鼎立的半导体产业格局:苹果正在积极拥抱 RISC-V, 英特尔也延伸至此, 高通联手英飞凌、恩智浦、博世、Nordic 等多家芯片巨头成立新公司, 旨在推广 RISC-V 架构芯片。此外, 包括新思科技、Meta、Imagination、瑞萨电子等在内的诸多国际厂商都在围绕 RISC-V 生态积极布局。

在中国,RISC-V 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上文提到的 100 亿颗基于 RISC-V 架构的处理器出货量中, 有近一半来自中国。此外, 在 RISC-V 国际基金会会员当中, 中国企业占比也近一半。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今天 RISC-V 是中国 CPU 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 中国芯片产业和整个芯片生态将会越来越多地聚焦于 RISC-V 架构, 中国的巨大市场将成为支撑 RISC-V 的重要基地。」

睿思芯科, 这家创始团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ISC-V 原创项目组的芯片设计公司, 便是在国内 RISC-V 浪潮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典型案例。睿思芯科拥有国内经验最丰富的 RISC-V 开发团队之一, 团队成员多数拥有世界知名高校硕博背景和顶级半导体企业多年专业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 创始人兼 CEO 谭章熹博士曾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ISC-V 原创项目组核心成员, 师从图灵奖得主、RISC-V 创始人 David Patterson 教授, 并全程参与了 RISC-V 指令集标准的研发验证以及推广工作, 被称为「接触 RISC-V 最早且距离最近的中国人」。

可以说, 睿思芯科是中国最早开发 RISC-V 指令集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公司之一。凭借其伯克利嫡系背景的研发团队和扎实的技术积累, 睿思芯科已经在高端处理器等多个产品线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成立至今, 睿思芯科已发布数个先进 CPU 产品, 展现了其在 RISC-V 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以及优秀的产品落地能力。

半导体人才市场的用人困境

但不可忽视的是, 半导体行业面临着用人困境, 这也或将影响到 RISC-V 及相关芯片企业的发展。

首先是行业人才需求增大。在经历了两年的半导体市场寒冬过后, 随着 AI、5G 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 市场逐步回暖, 半导体产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复苏态势明显, 产量需求正在上升。据 WSTS 最新上调的预测, 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比上一年增长 16.0%,2024 年的最新市场估值估计为 6110 亿美元。这一修订反映了过去两个季度的强劲表现, 尤其是在计算终端市场。WSTS 预计美洲和亚太地区将出现显著增长, 分别增长 25.1% 和 17.5%。

此外,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态势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加强半导体本土化发展策略, 强化对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控制, 进而推动当地晶圆厂扩产。

在半导体蓬勃复苏的发展态势之下, 芯片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已久的人才供应缺口。据统计, 全球主要芯片市场所在地区, 如美国、欧洲、中国等地, 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半导体人才供需失衡问题。在中国,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2024 年中国行业人才总需求将达到 79 万人左右, 其中人才缺口将达到 23 万人, 芯片设计和制造业人才缺口各占一半。

行业人才紧缺的同时, 行业格局也呈现出快速变化的特点。2019 年, 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 国内芯片产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根据天眼查的数据, 当年新注册的芯片企业数量达到 53,238 家, 而到了 2020 年, 这一数字飙升至 59,793 家。与 2014 年相比, 增长了近 5 倍;与 10 年前相比, 增幅更是接近 100 倍。

与此同时, 半导体行业的融资活动在过去几年也经历了显著增长。2021 年行业融资事件数量达 800 起, 较 2014 年翻了 10 倍。2022 年的融资活动与 2021 年相比保持了稳定, 共记录有 798 起。然而自 2023 年起, 投资热情开始有所减退, 融资事件数量下降至 614 起, 同比减少了 23.1%。

潮水退去, 才知谁在裸泳。据芯潮 IC 不完全统计,2024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 国内半导体行业融资事件共 194 起, 融资数量相较以往已有大幅下降, 因此许多半导体厂商, 包括大企业和初创公司, 都面临着部门调整的压力, 这也使得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被释放出来的专业人才。尽管如此, 由于过去几年热钱的涌入, 部分新成立的芯片企业采用不合理的高薪招聘, 导致如今市场上一些人才薪酬期望依然维持在过高水平, 与当前行业的一般薪资预算形成了较大差距。换句话说, 之前薪酬虚高的现象使得许多职位的实际市场价位低于求职者的期望薪资, 这也是大量芯片企业当前在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睿思芯科:坚持RISC-V芯片人才的长期主义培养

随着 RISC-V 技术的迅猛发展, 相关的用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据 Omdia 的研究, 到 2030 年,RISC-V 处理器将占据全球市场的近四分之一。除了在 RISC-V 已占据优势地位的工业领域,RVA23 等标准指令集的确立也将为 RISC-V 在数据中心等高端应用领域的爆发创造可能, 此外, 人工智能的兴起也有助于 RISC-V 的持续崛起。

面对 RISC-V 发展的机遇和当前半导体用人的危机,RISC-V 企业如何抓住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实现突围? 上文提到的睿思芯科坚持长期主义的人才培养理念, 注重人才的长期成长, 在 RISC-V 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上采取了多项举措。或许, 这也将给 RISC-V 企业及相关产业带来一定启示。

睿思芯科不仅在自主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 还积极参与到各类开源生态的建设中。以软件生态为例, 睿思芯科研发并开源了世界上首个支持自动向量化和 RVV1.0 标准的 GCC 编译器, 其代码已经正式合入官方 GCC upstream 代码库, 获得开源业界的广泛认可。

同时, 睿思芯科的工具链团队率先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 VSCode 的 RISC-V 集成开发环境 (IDE)——RiVAI Studio。该 IDE 支持多种 Simulator/Emulator 的多核调试, 支持 Vector Core 和 Scalar Core 的应用程序开发, 支持 Gprof/Profile/SystemView 等性能分析。

此外, 睿思芯科还加入了 openKylin、openEuler、deepin 等多家大型开源操作系统社区, 推动 RISC-V 架构与主流开源操作系统进行深度整合和优化, 助力 RISC-V 生态的繁荣。随着睿思芯科与海内外各大开源社区的合作深化,RISC-V 与各操作系统的适配也将不断成熟。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 RISC-V 生态的发展, 也为吸引和培养更多的 RISC-V 相关人才奠定了基础。睿思芯科的员工可以深度参与到 RISC-V 生态建设中, 这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开拓眼界, 也增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凭借在 RISC-V 浪潮中的领先地位和伯克利嫡系背景的研发团队, 睿思芯科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能够有效培养适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人才。

长期以来, 国内芯片产业存在硬件和软件各自发展的旧思维, 而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关键技术尚未充分突破。许多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 课程也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 对软硬件结合、微架构演化等方面的教学相对空白。

而睿思芯科引入了伯克利的教学方法和培养体系, 并以此来开展睿思芯科的员工培训, 以伯克利的 RISC-V 教程为基准, 注重软硬件联合设计和微架构演化的关键点。通过这些努力, 睿思芯科试图弥补高校相关课程在软硬件结合和微架构设计方面的短板。通过科学系统地培训与学习, 睿思的研发工程师们迅速成长, 研发团队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强大的技术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 睿思芯科也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和顶尖研究机构紧密合作, 协同创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软硬件融合开源学习环境, 为 RISC-V 开源生态中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贡献力量。通过联合培养、实习计划和项目研究等方式, 睿思芯科积极培养新一代的半导体人才。这些举措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鲜血液, 也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 RISC-V 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睿思芯科凭借其在技术、生态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成功抓住了市场机遇, 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睿思芯科将继续发挥其领先优势, 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 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