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 年,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 23.59 岁。
1980 年,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 23.59 岁。年轻人生活的整体取向是「先成家后立业」。
时至今日,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 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 28.67 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 29.38 岁,女性为 27.95 岁。
事业的前置化,让「年轻」成为了打拼、忙碌和高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对于身处时代洪流当中的这代人而言,奋斗成了人生的核心主线,工作占去生活的大多时间,个体需求和情绪一味向现实让路,导致哪怕睡个好觉、吃顿好饭都成为「满足感」的重要来源。
这种变化,也为这个时代的品牌传递出新的讯号:年轻人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轻量化和个性化。但与此同时,这些快节奏生活中的小需求、小确幸,又极大程度上关系着他们的生活品质,成为虽然零散却依旧能够拼凑起生活幸福感的关键。
由此,天然契合「轻量化」和「品质化」的小家电时代呼啸而来。
生活品质和情绪价值,才是小家电应有之义
大工业时代,企业追求的是规模和普及。像福特引入流水线,将一辆汽车的价格从 4700 美元打到 260 美元,被视为制造企业的圭臬——因为在「从无到有」的时代语境下,大型电器的本质就是「刚需工具」,它的意义是代替人工、解放双手、颠覆效率。
烘焙坊的大烤箱、酸奶厂的大型发酵设备、大型商用豆浆机、工业洗衣机……再到家里替代蒲扇的空调、告别手搓的洗衣机等皆是如此。这些大电器主打效率和产能,试图全方位地接管人们的生活。
但小家电的诞生逻辑,却是为满足用户特定体验而打造的产品,具有客制化的属性。它不再是以提升效率为第一要义,而是「从有到优」,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存在。
小家电在中国落地生根,大体上遵循从无到有,从创意到品质,从批量到定制的发展路径。1963 年,中国第一台电饭锅问世。1976 年,「红牌」简易电饭煲的出现,标志着国人生活正式进入小家电时代。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跃升和品质生活需求的爆发,则进一步推动了小家电市场的繁荣。
而繁荣背后,是人们拼命赶路之余抚慰自我情绪、用小确幸为品质生活「充电」的时代画像——烘焙坊的糕点虽然精致美味,不如自制更加有爱有趣;豆浆店的豆浆方便快捷,却不如自制的健康随心、口味百搭;美容店的美容仪器虽然专业,不如自己买的想用就用、灵活经济……
一言以蔽之,小家电给消费者带来的除了实用价值,更是情绪价值,它更像是用户常规需求之上的体验提升和功能补充。这也意味着,相对于大家电广泛的适用场景,身处细分领域的小家电企业,必须看到更具体、更精细、乃至更小众的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有的放矢才能立足。
小熊电器就是很好的例子。
与每代人同频,小熊电器的成长与品牌进化
此前,小家电市场长期被「苏美九」三巨头把持。「苏美九」三巨头都创立于 21 世纪前,美的 1980 年进入家电业,苏泊尔和九阳创立于 1994 年。小熊电器的异军突起,为小家电市场注入了年轻活力。
业界普遍认为,在小家电市场,「品牌玩家」的门槛是 20 亿的营收规模,1 亿的净利润。小熊电器通过 18 年的扎实发展,成功跻身品牌玩家行列,拥有了和「苏美九」三巨头同台竞技的资格。
小熊电器的成长历程,就是一场与中国年轻人生活潮流同频共振的「回忆录」。
2006 年,小熊电器董事长、总经理李一峰,携 20 万创业资金来到了顺德这个「梦开始的地方」。在场地、人手、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小熊电器毅然投身到酸奶机产品的研发生产中。
之所以选择酸奶机,在于那几年消费者对酸奶的需求已经从「喝到」提升到「喝好」,各大乳企纷纷推出高端定位产品。但同时,奶制品质量问题又屡见报端,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大范围关注。
为了打磨产品,李一峰带着团队「天天喝酸奶、天天做酸奶」,反复调校,力求产品各个维度的温度能够均匀。同时,其通过精心设计,大幅提高了酸奶机清洗的方便程度,在产品细节方面做到了极致,由此一炮而红,累计销量超千万台。
图片来源:小熊电器 18 周年庆
到 2011 年,小熊电器用 6 年时间「实现了 0 到 1 个亿的突破」,品牌也正式进入快速成长期。同年,小熊电器升级了品牌定位——「Inspired Life 妙想生活」,也为下个阶段的品类扩充和高速增长埋下伏笔。
之后的 6 年间,借力电商平台,小熊电器得以深入感知主力消费人群的需求变化,其产品线迅速扩充:让年轻人实现豆芽自由的「豆芽机」、没有微波炉也能吃上热乎便当的「电热饭盒」、轻松自制溏心蛋和温泉蛋的「煮蛋器」,此外还有电炖盅、打蛋器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现象级爆品……藉此,小熊电器的销售额也再上一个台阶,实现了从 1 亿到 10 亿的突破,到 2017 年销售额已高达 16 亿。
2018 年至今的 6 年,是小熊电器的变革期,也是年轻一代品质需求升级、个性需求爆发的集中阶段。期间,小熊电器依旧保持着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时间,也在它的身上沉淀出一种「谋定而后动」的沉稳气韵——力求从「网红」变「长红」,进一步明确了「做强刚需品类,做大新兴品类」的产品策略。
其中,「做强刚需品类」是小熊电器保持稳定增长的核心。这方面,小熊电器不仅注重用户体验的升级,更能聚焦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精准的创新支持和情绪价值:如针对时间不够又不想凑合吃饭的需求,变压电饭煲通过创新真空变压技术,16 分钟就能煮出 Q 弹好米饭;为了让用户随时喝到最适宜温度的水,冰川泉饮水机可 1 秒瞬出热水,还能随时提供 10-15℃的「不冰牙」冷水;想要健康又省事,清洁不留死角,升级版可拆洗破壁机带来杯体可泡洗、刀头可拆洗的清洗新体验……
图片来源:小熊电器变压电饭煲
而「做大新兴品类」又决定了小熊电器从未停止创新和探索。18 周年庆典上,小熊电器带来了咖啡机、煮茶器等一系列新品,在产品、品类创新上再次实现突破。目前,小熊电器已拥有超 80 个品类、900 多款产品型号,还曾获得红点奖、红星奖等多项行业大奖。
2023 年财报数据显示,小熊电器电动类、锅煲类厨房小家电同比增长分别为 18.24%、19.84%。而生活小家电以及涵盖了足浴盆、高速吹风机等在内的其他小家电,营收则分别同比增长高达 22.80% 和 67.54%。
实际上,不论做强刚需品类还是做大新兴品类,本质上都是为了高效、高质地满足用户的品质生活需求。可以说,18 年来,小熊电器始终坚持创新、与每代人并肩同行,走出了中国小家电品牌的进化之路,也在不同节点和阶段,见证和参与了年轻人的需求和趋势变迁。
有增长韧性更有想象空间,小熊电器未来可期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1 年,是中国小家电市场的高速发展期,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8.72%。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小家电市场增速有所回落。
九阳股份从 2021 年开始连续三年营收下降,苏泊尔的营收也处于复苏阶段。而小熊电器,则在 2021 年营收微跌之后,连续两年逆势增长,2023 年实现营收 47.12 亿,同比增长 14.43%;归母净利润 4.45 亿元,同比增长 15.24%,均创历史新高。
前些年,外界不乏有声音认为小熊电器的成功是因为踩中了红利、占得了风口。但在行业经历整体性滑坡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小熊电器拥有如此「韧性」。
这份韧性,一方面体现在小熊电器几乎不受行业涨潮抑或退坡影响的「量产爆品」能力。这背后,与其创意设计、创新研发的领先性有着莫大关系。为了做好研发设计,小熊电器一直在持续完善研发设计布局,搭建起 3 级研发体系,拥有 10 多个研发团队、近 400 名研发人员,累计拿下 2100 多项专利。小熊电器还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另一方面,这份韧性有赖于其数字化转型的质效齐增,以及「制造为本」实业坚守之下深厚的智能制造积淀。
数字化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必选项。这些年,小熊电器在推进「321」数字化系统升级工程同时,构建起流程、系统和数据「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运营体系,通过全链的系统化建设与集成,实现业务运营效率、组织管理效率的跃升。在制造方面,小熊电器已建立起总面积约 58 万㎡的 5 大智能制造基地,含 4 个专业整机工厂及多个核心零部件制造工厂,持续打造高效能、高质量、创新优质的新质生产力。未来,企业将继续以数字化手段建立更深的用户联系、连接更多用户,并以新技术赋能服务、制造和运营等全链条。
图片来源:小熊电器制造体系
如果说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智能制造是支撑小熊电器「稳定增长」的核心,那么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海外布局,则是开启小熊电器未来「想象空间」的钥匙——「成为全球小家电的领先企业」的品牌目标,可谓掷地有声。
更具增长势能的海外市场,是小熊电器探索新增长曲线的必由之路。作为国内小家电首批出海企业之一,小熊电器持续提升爆品企划、品控和供应链能力,海外销售额从 2016 年起步时的 2500 多万,一路攀升至 2019 年的 8600 多万。与此同时,其也在北美和东南亚市场布局全渠道、多品牌的本地化运营能力。目前,小熊电器已进驻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 100 多个国家,2023 年小熊电器国外营收同比增长 105.66%。
碎片化的时间和个性化的态度,缔造了这代人以小需求撑起的大市场,诠释着这代人用小确幸绘出的幸福感。而小熊电器,则以精准的创新、领先的产品、高效的制造和一系列前瞻性布局,与每一种生活态度建立联系,为每一种生活方式注入活力。
诚然,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成长环境和时代「性格」,但这丝毫不影响企业用尊重、理解和支持,去成为每一代人的同行者。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