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来到 5 月份,伴随着中考、高考以及暑假将至,以学生家庭为主力的暑期换机潮即将拉开序幕
时间来到 5 月份,伴随着中考、高考以及暑假将至,以学生家庭为主力的暑期换机潮即将拉开序幕。同时,恰逢骁龙新中端芯片骁龙 8s Gen3 和 7+ Gen3 的发布,一大批在性能上极具竞争力的中端机型也已经跃跃欲试,为这次的换机潮开始预热。
当然,4 月份最惊喜的还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华为 Pura 系列的发布。华为将 P 系列改名 Pura,寓意更加专注、专业,这也就意味着华为 Pura 系列将在影像与美学设计上更进一步,同时,大家更关心 Pura 系列上那枚全新的麒麟芯片,相较于之前 Mate60 系列上的是否有进步。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鲁大师 4 月的新机月报,有关骁龙中端双子星以及新麒麟芯片的表现,都将逐一揭晓。
性能榜:两部骁龙 8s Gen3 终端表现强势,麒麟新芯片小有提升
4 月份最瞩目的毫无疑问就是华为 Pura 系列上搭载的全新的麒麟芯片,Pura 70 系列上搭载的是麒麟 9000 s1,而系列剩余的三部的产品,则是搭载了麒麟 9010。
其中,麒麟 9000 s1 可以看作是 Mate60 系列上麒麟 9000s 的小改版,仅在超大核的频率方面进行了降频,从最终的的成绩来看,华为 Pura 70 所搭载的麒麟 9000 s1 大约和骁龙 7 系列的水平差不多。
而 Pura 70 Pro、Pura 70 Pro+以及 Pura 70 Ultra 上所搭载的麒麟 9010,相比麒麟 9000s 则是迎来了实质性的提升。
(12 核心为超线程技术识别问题,实则为 1+3+4 架构)
麒麟 9010 处理器,相比于 Mate 60 系列上的麒麟 9000s,为了进一步稳定日常使用中的发热以及功耗,将大核频率从 2.62Ghz 反向降低到了 2.3GHz,但是中核和小核频率略有提升,分别从 2.15Ghz 变成 2.18Ghz,1.53Ghz 变成 1.55Ghz,同样支持超线程技术,GPU 依旧为马良 910 不变。总体的性能水平从最终的成绩来看已经能够达到骁龙 8+的水平,IPC 水平甚至能够赶超骁龙 8 Gen2,CPU 良率也有提升。
说完了麒麟芯片,让我们回到榜单的头部。作为本月唯一搭载了骁龙 8 Gen3 芯片的设备,努比亚 Z60 Ultra 摄影师版以 1626597 分的成绩夺得榜首。相较于原版,努比亚 Z60 Ultra 摄影师版的外观上出现了大变化,其机身镜头升级为黑白撞色,整体和相机的气质非常接近。
影像方面依然是 50MP 35mm 人文镜头+搭配 50MP 18mm 超广角镜头+64MP 85mm 潜望式长焦镜头,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枚镜头都支持 OIS 光学防抖。
当然,它之所以叫「摄影师版」,是因为该机上线了 AI 影像功能。本次启用了努比亚的,Neovision 泰山 AI 影像系统,主打计算摄影加定制光学。这也是努比亚当时「AI 发布会」的重头戏。
在此之下,则是真正进入到了 4 月新机的节奏,以骁龙 8s Gen3 以及骁龙 7+ Gen3 这两枚性能方面不容小觑的骁龙中端双子星为主,而骁龙 8s Gen3 抢占了性能先机。
第二名的 iQOO Z9 Tuber 就是一台搭载了骁龙 8s Gen3 的设备,最终以 1394905 分的成绩,夺得了 4 月新机性能榜的第二。险胜排名第三、同样是骁龙 8s Gen3 终端的 Redmi Turbo 3。
iQOO Z9 Tube 首次将「独立显示芯片」引入了中端机阵营,在实现「游戏超帧」、「超分」、「视频超帧」功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所需的功耗以及可能引发的帧率波动问题。
第七名的真我 GT Neo6 SE 则显得有些不同寻常,它不同于常规的 SE 型号,是作为产品线的补充型号,在主要产品发布后才会亮相,真我在产品线的高阶产品之前,率先发布了真我 GT Neo6 SE。
作为暨一加 Ace 3V 之后第二款搭载骁龙 7+ Gen3 的设备,真我 GT Neo6 SE 的性能表现其实并不弱势,1138651 分的成绩足以追平一些老旗舰芯片的成绩。不过真我 GT Neo6 SE 最大的亮点,则还是率先发布了行业最高 6000nit 亮度的「无双屏」。
这块屏幕采用了真我和京东方联合定制的 S1 发光基材,全局亮度最高可以达到 1600nit,并且支持「8T LTPO 技术」以及 AI 护眼功能。「高光屏幕」+堪比旗舰的性能水平,让真我 GT Neo6 SE 成为了 4 月中端机血拼中强有力的竞争者。
最后,性能排名稍后的这些机型身上,也都有些我们值得关注的点。例如 OPPO K12 和 OPPO A3 Pro,两者都是 4 月新机中的「耐造扛把子」,前者主打一个 OPPO 闪充技术十周年全面普及百瓦快充,后者则是拥有行业最高的 IP69 级防水防尘效果。
努比亚 Flip 5G 作为努比亚首款折叠屏产品,主打一个高性价比,用起来不心疼,iQOO Z9x 则是再度喊出了「LCD 永不为奴」的口号,在经历了较久的行业空白期之后,为我们带来了一款高素质的 LCD 屏幕。
努比亚 小牛作为一款百元机,却将 1 亿像素、120Hz 大屏、5500mAh 大电池等参数包含其中,售价却只要 749 元起!
并且芯片也是大家许久不见的,来自国产紫光展锐的紫光展锐 T760。时至今日,依然有厂商选择持续提升百元机的质感,属实难能可贵,并且这样的配置和价格,想必在入门机中也无出其右。
流畅榜:iQOO Z9 Turbo 体验超绝,OPPO 系终端排名靠前
手机的流畅体验一直以来都是硬件+软件共同协作的结果,甚至会出现高配低流畅、低配高流畅的体验结果,这些都是以往鲁大师曾经面对过的结果。
夺得 4 月新机流畅榜榜首的,则是「双芯」加持下的 iQOO Z9 Turbo。硬件部分骁龙 8s Gen3+独立显示芯片的组合在前文中已经有所提及,系统层面,iQOO Z9 Turbo 则是搭载了最新版本的 OriginOS 4 系统。
OriginOS 4 毫无疑问是现在安卓手机系统里体验的佼佼者。无论是基础的系统体验,还是属于未来趋势的手机 AI 等方面,OriginOS 4 都走在了最前端。
首先,OriginOS 4 整体深入 Android 14,从底层开始对其进行深度定制优化,在底层内核架构上注入了诸多新技术。其中「虚拟显卡」,它的作用是对安卓动效绘制流程进行重构,提升 App 打开和退出场景的动效流畅度,减少掉帧卡顿问题。
另外还有不公平调度 2.0,它首先改写了 Android 系统底层 Linux 内核对于程序统一算力资源分配的公平调度,再实现线程级的不公平调度,子类目增加网络、内存、IO 资源,调度算法更加精细,更好解决了多任务时前台资源不足导致的卡顿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后台留存率更高的内存融合 4.0、智能调度处理器降低运行功耗的异构计算空间以及系统轻量化,这些新特性在日常使用中带来的流畅体验升级非常明显。
这些条件搭配 iQOO Z9 Turbo 的双芯硬件,进一步强化了整机在日常使用中的流畅体验,使其最终以 226.8 分的流畅体验得分,取得了榜首。
第二名的努比亚 Z60 Ultra 摄影师版,则更多是凭借着骁龙 8 Gen3 的高基础性能取得了还不错的流畅体验得分,相较于其在努比亚 小牛这类百元入门机上的优秀表现,对于高端旗舰的硬件资源优化与利用,很显然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OPPO 系终端的流畅表现则是一如既往的稳定优秀,OPPO A3 Pro 和 OPPO K12 在上榜机型中处理器并不占优的情况下,实现了排名的反超和向前,这都要得益于它们搭载的最新版 ColorOS 14 操作系统。
ColorOS 14 从六大关键体验——启动、切换、滑动、加载、传输、显示方面来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并且得益于 ColorOS 超算平台,ColorOS 14 在实现全面流畅的同时,还在应用保活、应用冷热启动、续航、存储空间优化等高频场景中带来优化。
真我 GT Neo6 SE 的表现也同样不肯忽视,这很好的印证了 4 月新机流畅榜的一个特性,那就是中端机、入门机虽然纸面参数看上去有些弱,但是实际的用机体验却并不差,硬件的好坏,已经逐渐失去决定手机流畅体验好坏的「一票否决权」。
AI 性能、久用流畅榜:高通 AI 布局优势尽显,久用流畅榜没有太大变动
AI 性能榜本月截取到的跑分样本,恰好就是骁龙 8s Gen3 和骁龙 7+ Gen3 这一对中端好兄弟。从 AI 跑分来看,参数更好的骁龙 8s Gen3 成绩要略好于骁龙 7+ Gen3,但是差距不大,这也说明高通将 AI 布局开始辐射到不同阶段产品线的策略,开始展现其优势。
久用流畅榜本月没有名次的变动,冠军依然是一加 12。
目前鲁大师 4 月行业月报已经正式上线,大家可以查阅相关榜单的详细内容。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