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4 月 18 日, 「让点云成为生产力」2024 激光雷达行业应用大会暨全国数字林草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
2024 年 4 月 18 日, 由中国测绘学会指导, 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数字林草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主办, 北京林业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EPTC 电力技术协作平台协办的「让点云成为生产力」2024 激光雷达行业应用大会暨全国数字林草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本次大会聚焦激光雷达技术在实景三维、林业、文化遗产、公路巡检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探索。为技术的跨行业交流与发展, 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平台, 本次大会线下线上参加人数接近9000!
中国测绘学会宋超智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国辉、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钟传宇、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永军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黄华国、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滕德贵、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侯妙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勇等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大会, 并做专题报告与致辞。
数字绿土在大会上发布了三款全新的激光雷达产品, 它们分别是面向小场景测绘需求的轻量化三维激光扫描仪 LiGrip O1 Lite, 面向道路普查需求的车载移动激光扫描系统 LiMobile M1, 面向大面积地形测绘的全新中测程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 LiAir H800。
全国数字林草产教融合
共同体成立
郭庆华
数字绿土 创始人 首席科学家
在主办方致辞中, 数字绿土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郭庆华表示, 数字绿土专注于以激光雷达技术、融合组合导航系统、SLAM 算法、摄影测量等多种技术, 为全球客户提供技术领先的「GeoAI+激光雷达」一站式解决方案。
历时 12 年, 如今数字绿土已在农林、能源巡检、泛测绘、交通四大领域为客户提供高竞争力的应用方案。目前, 数字绿土用户超过 10 万+, 遍及美国、澳大利亚、欧洲、日本、新加坡等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 数字绿土将继续「拥抱」AI, 以前沿技术加产业经验, 助力更多行业与组织, 提升业务效率, 为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助力绿色地球建设。
宋超智
中国测绘学会 理事长
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表示, 测绘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全面开战, 为测绘地理信息开拓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激光雷达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需要产业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也只有全行业共同发力, 才能更好地让激光雷达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 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性、保障性服务, 筑牢国家数字经济的新高地, 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的转型与跨越。
邹国辉
北京林业大学 党委常委 副校长
在全国数字林草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致辞上, 邹书记针对共同体的未来发展重点, 提出了三个「聚焦」建议, 一要聚焦林草现代化和绿色发展重点领域;二要聚焦现代林草产业发展需求;三要聚焦智慧林业。
钟传宇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党委书记
共同体成立大会致辞上, 钟书记表示, 成员单位将坚持平等互利、诚信合作、务实创新、多元共赢的原则, 把共同体真正打造成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助推器、推动林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国数字林草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北京数字绿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共 3 家单位牵头发起成立, 组建校企牵头、多元参与、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多方协调, 互融共生, 共建标准, 共育团队, 共筑平台, 实现人才培养高度匹配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 助力国家林草现代化建设。来自全国各地 60 余家的理事单位参加了启动仪式。
GeoAI+激光雷达
推动地理信息转型与跨越
张永军
武汉大学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
主题:多源数据融合的建筑物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与进展
张永军教授表示, 实景三维中国是我国新型基础测绘的重点任务, 可以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和生态保护等应用提供统一的时空信息支撑与服务。LiDAR 点云与多视角航空影像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城市级建筑物实景三维重建的最佳手段。他介绍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的背景及国内外技术现状, 并对 LiDAR 点云与多视航空影像精确配准、融合 LiDAR 与影像的高精度点云生成、点云与影像联合的结构化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进行分享。
黄华国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副院长
主题:三维遥感机理建模与数字林业
黄华国教授提到, 遥感是数字林草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三维机理建模是提升林草数字化、定量化、智能化的重要途径。黄华国在分析三维遥感机理建模从数值计算到数字孪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以全波段多传感器三维遥感机理模型 RAPID 为例,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展三维遥感机理研究、可视化、遥感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案例。他强调模拟和真实的互补关系, 两者缺一不可。最后, 他探讨了遥感在数字林草产教融合中的作用。
滕德贵
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
主题:多源点云融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平台建设
滕院长介绍了构建一种以数据应用驱动的点云管理及应用模式, 即综合利用机载、车载、架站式以及便携式等多平台扫描设备对一个城市或片区进行大规模点云数据采集和处理, 然后参照地形图分幅方式划分管理单元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 形成基础性的点云数据资源, 并通过日常巡查采集, 确保点云的现势性。形成按需提供的测绘新模式, 实现点云数据一次采集多次利用, 使点云真正成为一种基础性数据资源。
侯妙乐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主题:数字文化遗产时空智能及活化利用
侯教授介绍, 数字文化遗产是指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留存下来的图像、模型、视频、音频、文字等各类数字产品。她对文化遗产时空属性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 将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放在时空维度, 利用多学科交叉进行智能化处理, 基于数字文化遗产实现文物几何形态和纹理的自动化复原和活化利用。
王勇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副研究员
主题:无人机赋能现代公路巡检创新实践
王老师提出, 利用无人机组网遥感技术、集成激光雷达和倾斜摄影的数字孪生底座构建技术, 结合 AI 智能识别、红外感知、航线规划、云-端-边一体化、以及机巢自动化等前沿科技, 在公路巡检领域可实现体系化、少人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应用。他表示, 基于海量、异构的公路巡检监管平台, 能够完成路基路面病害识别、公路沿线潜在风险点监测、公路拥堵辨识与辅助疏通、桥梁安全状况巡查、路产智能维护、突发交通状况应急等无人机低空公路应用。
庞树鑫
数字绿土 农林事业部 总监
主题:新兴应用领域的激光雷达技术案例
庞总监详细讲解了激光雷达在农林场景、地形测绘、立面测量、沙船体积测量、堆体体积测量、地下空间、道路交通资产普查及矿山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他还介绍了绿土产品在多个领域的经典应用案例, 绿土通过融合激光雷达、组合导航、SLAM 算法、摄影测量等技术, 大幅提升了测绘与空间感知的自动化水平, 助力行业降本增效、效率革新。
数字绿土 3 款新品重磅发布
在新品发布环节, 数字绿土首席战略官赵宝林为嘉宾发布数字绿土的三款核心新品, 它们包括 LiGrip O1 Lite 轻量化三维激光扫描仪、LiAir H800 全新中测程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LiMobile M1 车载移动激光扫描系统。
赵宝林
数字绿土 首席战略官
赵宝林表示, 伴随着激光器成本合理化, 传感器的相互融合、软硬件一体化能力的提升、算法的迭代, 激光雷达的行业应用已进入「由比拼单一硬件, 到比拼解决方案、比拼行业成果交付」的时代。数字绿土也将紧紧围绕这个逻辑去推进产品研发。
LiGrip O1 Lite 一体化轻巧机身, 支持多种建图方式, 产品物超所值, 将成为推动手持 SLAM 进入平民化测绘的关键角色。它拥有 800 万像素的赋色相机;支持 PPK\RTK 双差分, 绝对精度可达 5 厘米;搭配全球通 RTK 模块, 即插即用;支持全量解算、实时建图、实时赋色。在效率方面, 它可以在 1 小时内完成 10000 平方米的室内空间测量。搭配 LiDAR360、LiDAR360 MLS 等专业应用软件, 让您轻松解决小场景的建筑制图、林业、市政普查、隧道的测绘需求。
LiAir H800, 采用轻量型设计, 可挂载于中型多旋翼、固定翼等无人机。7 回波算法配合小光斑设计, 让点云拥有更远的测距和更强穿透力, 即便是面对密林地区的地形测绘也能轻松应对。在效率方面, 它 1 小时可完成 8 平方公里的地形测绘任务。让它能轻松胜任小型激光雷达无法完成的任务, 是密林调查、勘灾应急、大通道电力巡检的首选。
LiMobile M1, 集成了激光雷达, 组合导航系统、Ladybug5+全景相机, 轻量级投入就可高效地采集道路要素信息。在效率方面, 它 1 天可以完成 500 公里的道路测量任务。配合 LiDAR360 MLS, 轻松实现道路全息测绘、部件普查、数字孪生等成果一站式交付。
总结
让点云成为新质生产力
本次行业大会高朋满座, 对数字绿土既是激励更是鞭策。面对地理信息产业的 AI+数字化的趋势, 数字绿土将继续聚焦自主创新, 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共生, 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和业务模式, 让点云成为新质生产力, 以更好的一站式交付能力, 助力更多行业与组织, 提升业务效率, 做千行百业「值得信赖的激光雷达专家」。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