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2023年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长200%,占据AI 2.0商业化高地
【香港,2024 年 3 月 26 日】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汤集团」或「公司」) 今日公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2023 年」或「年内」)的经审核全年业绩。
2023 年,集团明确了新的三大业务板块:生成式 AI、传统 AI 和智能汽车;以生成式 AI 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保持传统 AI 业务和智能汽车的优势。集团生成式 AI 业务收入达 12 亿人民币,这是商汤成立十年以来,以最快速度从无到有、超过 10 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大装置的总算力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达 12,000 petaFLOPS,运营 GPU 数量达 45,000 卡,由此支持「日日新」大模型体系高速迭代至 4.0 版本,在多个场景中达到与 GPT-4 相匹配的能力水平。传统 AI 业务领域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场景运用,为生成式 AI 技术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绝影智能汽车业务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核心领域均实现了持续增长,量产交付数量及单车毛利润均大幅增长。
商汤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博士表示:「2023 年,商汤生成式 AI 业务实现了同比 200% 的飞速增长,占总收入比例超过 35%。生成式 AI 对商汤来说已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变革性创新,更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商汤生成式 AI 业务的增长,得益于各行各业对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的广泛需求,这预示着中国硬科技投资的新周期正式开启。商汤通过在各业务层面深入融合生成式 AI 能力,正在赢得新客户,并推动效率和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2023年集团核心经营要点:
Ÿ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实现了万卡万参的大模型训练能力,在基模型、多模态、编程和工具调用、百万字无损上下文、终端小模型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Ÿ 「日日新」4.0 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场景中达到了与 GPT-4 相匹配的能力,同时开源了 7B 和 20B 两种参数规格的基模型,性能超 Llama2 和 Gemma。
Ÿ 构建业界领先的终端小模型,提供与大模型相当的性能,推动边端运行。
Ÿ 推出的 AI 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 AI 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极大提升程序员的编程效率和办公一族的效率。
Ÿ 投入千卡训练出国内最佳的文生图模型秒画 4.0。
Ÿ 新推出的「模型即服务」商业模式,使客户能够轻松地在大装置微调和调用各类生成式 AI 能力,收获大量新客户。
Ÿ 「绝影」智能汽车业务稳步发展,实现收入 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1%。
Ÿ 整体收入表现稳健,营业收入 34 亿元 (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 11%,主要原因是集团的主动收缩了智慧城市业务,智慧城市在 22 年收入占比约 30%,23 年已经降低到 10% 以内;毛利润为 15 亿元,毛利率 44%。
Ÿ 回款金额 39 亿元,同比增长 49%。
Ÿ EBITDA 亏损收窄至 54 亿元,同比下降 2%。
2023 年,商汤成功实现了从 AI1.0 时代迈入 AI2.0 时代,生成式 AI 业务的爆发增长,得益于以下核心优势:
Ÿ AI 1.0 时代感知智能、决策智能的积累:商汤过去十年在感知智能、决策智能领域的积累,多模态数据的储备,强化了商汤基础模型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和多模态能力。
Ÿ 大装置+大模型的深度协同:大模型在万卡算力的保障下,遵循尺度定律不断提升性能;此外,源于大模型研发的深刻理解,帮助我们更有前瞻性的设计基础设施,实现领先同行的算力效率和弹性。
Ÿ 端侧部署的积累:自 2015 年起即与全球几乎所有头部安卓手机厂商以及主流车厂合作,赋能超过 20 亿台手机和上百万台汽车,极致优化端侧推理;最快推出业界性能最好和推理速度均领先的端侧小模型,打开了新的场景应用。
Ÿ AI落地应用场景的能力:对于服务企业客户有完整的体系和能力,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
公司战略展望:全力推动核心业务盈利
为确保公司在人工智能 2.0 时代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实现长远的飞跃式发展,公司 2024 年将采取稳健且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
Ÿ 保持技术领先。进一步发挥「大装置+大模型」的深度协同优势,持续扩充算力规模、提升基础设施和大模型的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投入「日日新」模型体系的迭代,让模型能力持续保持业界领先。同时,公司将致力于实现大模型推理效率提升的「摩尔定律」,让模型推理成本迅速降低,从而打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Ÿ 推动业务增长。公司将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程和市场渗透,为用户提供具有最优性价比的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亦将促进传统 AI 业务的稳健增长,提高现金流质量;
Ÿ 推动核心业务盈利。公司将继续优化集团运营效率,集中资源于生成式 AI 业务以改善现金流和减少亏损。
业务回顾摘要
生成式 AI 业务收入达 12亿元,大模型技术能力及商业化保持领先
生成式 AI 业务,是集团成立十年以来,从无到有最快速度超过 10 亿收入体量的新业务。公司的「日日新」大模型是中国首批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八家大模型之一,从而得以广泛服务于公众和企业客户。超过 70% 的客户在过去 12 个月内是商汤的新客户。数十家客户的订单金额超过千万人民币,大模型 C 端调用量在过去半年呈现出近 120 倍的增长。典型客户来自各行各业,比如三大运营商,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京东、小米、阅文等头部互联网公司,HiDream.ai、澜舟科技等创业公司、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术机构。商汤 AI 大装置 SenseCore 是国内训练大模型最为先进的基础设施,在 2023 年实现了对万亿参数大模型的生产支持,还在互联规模、加速效率和稳定性上保持业界领先水平,更实现了推理服务极致优化。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能力升级:商汤「日日新」大模型能力每隔三个月就会显著提升。2024 年 2 月推出的「日日新 4.0」性能的显著提升,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和医疗问答等多个场景中,达到了与 GPT-4 相匹配的能力水平。公司预计 4 月份发布「日日新 5.0」版本,性能全面对标 GPT4-Turbo。公司构建了业界先进的终端小模型,包括语言模型和文生图模型,可在笔记本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运行。公司推出的 AI 编程助手「代码小浣熊」和 AI 数据分析工具「办公小浣熊」,能力领先业界,并被头部客户采用;秒画 4.0 已经是国内最好用的文生图产品。
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商业应用实践: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已在金融、医疗、Copilot 助手、拟人交互、智能终端等关键领域确立了卓越的应用价值和领先地位,服务客户包括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行业巨头、金山办公等头部科技企业;多模态能力极强的「大医」大模型赋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Copilot 助手被金山办公等头部客户采用。基于在智能终端多年的积累,构建了行业领先、不同规格的小模型,并与小米、荣耀等手机品牌达成合作。
传统AI业务领域积累的客户资源和提效经验,为生成式 AI 技术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 年,智慧城市板块的收入占比下降至 10% 以内,显著减少了集团对智慧城市业务的依赖。在智能终端业务方面,赋能的手机数量已经超过了 20 亿台,为公司端侧生成式 AI 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绝影」智能汽车业务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两大核心领域均实现了持续增长,量产交付单车毛利润双增。智能汽车板块在量产交付方面全年新增了 129 万辆,同比大幅增长 163%。至此,公司已累计交付了 195 万辆智能汽车,覆盖了 90 多个车型,稳固了公司在商业化量产进展上的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新增了超过 1,600 万台的定点订单,并扩充了 41 款新的车型。
环境、社会及治理
商汤始终致力于向客户和市场提供负责任的产品与服务,推出符合伦理标准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报告期内,集团推出了「人工智能治理基础设施 SenseTrust」,以促进大模型开发、训练及其应用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此外,集团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大模型可信赖研究报告》,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可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参考,也对大模型风险管理体系化建设提供了框架依据。同时,商汤持续致力于实现「2025 年碳达峰、2030 年运营碳中和、2050 年净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标。在报告期内,商汤临港人工智能智算中心(AIDC)成功实现将年平均功率使用效率(PUE)控制在 1.3 以内,这一成果超越了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