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坐垫、一套模式、一个目标,闲鱼为 COP28 带去绿色「三大件」
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后,闲鱼有了「绿色新故事」。
12 月 10 日,闲鱼应邀参加于阿联酋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8 次缔约方大会(简称 COP28)。闲鱼总裁丁健(花名:季山)在「碳中和的数字化标准和核算」中国角边会上向世界分享了闲鱼在碳普惠实践上的探索,并为闲鱼定下了一个减碳小目标:「我们期待到 2030 年,闲鱼累积服务超 10 亿用户,带动碳减排量超 5500 万吨。」
丁健介绍,目前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碳排放占比越来越高,个人减碳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闲置物品的流通再利用,能减少新品生产带来的碳排放,从而实现个人消费端的减碳。
(闲鱼总裁丁健在 COP28 中国角边会上发言)
一件衣服参与回收,平均可减碳 0.72kg。在现场,闲鱼展示了一个「特色坐垫」,这是杭州亚运期间,闲鱼发起旧衣回收活动从杭城市民家里收来的旧衣服,经过处理后,变成了杭城各大景点的绿色公益坐垫。
从旧衣服到环保显眼包坐垫,这正是闲鱼绿色低碳行动的一个典型缩影,旧衣回收也是闲鱼里最贴近用户低碳生活的场景之一,在闲鱼上这样的绿色低碳实践每天都在发生。
历时 9 年的发展,闲鱼注册用户已破 5 亿,每天有超 400 万件闲置物品发布,庞大的用户规模和闲置流通量,也带来了亮眼的减碳成果,数据显示,2023 财年闲鱼用户累计减碳达 314 万吨,相当于 2.3 个义乌 2022 年城乡居民全年耗电的碳排放,平均到每一天的减碳量也达到了 8600 吨。
日均减碳 8600 吨的背后是闲鱼探索出的「SEED」减碳模式。丁健介绍,在「SEED 模式」里,能让减碳被用户感知和付诸行动是关键。为此闲鱼联合权威机构,推出一套碳减排计量标准,为每一件闲置物品赋予了精准的减碳价值,目前已覆盖 45 个类目;依托数字化的能力,闲鱼打造了一套健全高效的系统,通过 C2C、回收、帮卖、免费送多种方式让用户闲置交易更省心;闲鱼同时发起倡议、引入公益,让闲置流通变成一件能让更多人拥有价值感、意义感的事情,进一步激发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闲鱼 COP28 现场发布「SEED 减碳模式」)
在丁健看来,「SEED 模式」是闲鱼基于数字化能力,建设完善绿色生活方式平台的路径,也是调动全民日常减碳的起点,闲鱼正是依托这个模式的正循环,形成了可持续增长的减碳生态。
如今,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国民意识到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理念越发深入人心,但如何调动个体的积极性,用实际行动参与减碳却并不容易。
而这恰恰是闲鱼最大的优势。根据 2023 年全球循环经济基金会发布的《循环差距报告》显示,当前全球 70% 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原材料的处理和使用,而闲鱼所提倡的将闲置物品有效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帮助全球对材料开采的需求减少约三分之一,尽可能长久地保留材料在社会中的最大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闲鱼分享的绿色低碳实践经验,在 COP28 现场引起了不少嘉宾的关注和肯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循环发展工作组主席兼麻省理工学院平台峰会联合主席彼得·埃文斯,十分认可其在绿色低碳发展上的努力,他认为闲鱼利用数字技术让用户参与闲置交易变得简单有趣,通过减碳标准化探索让用户对减碳更有感知,这些经验和方法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