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在 2023 年中国软件大会上隆重举行颁奖典礼
历经 82 天,「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在 2023 年中国软件大会上隆重举行颁奖典礼!
12月3日,达闼机器人与中国计算机学会、AITISA联盟、OpenI 启智、CCF 开源发展委员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智谱联合共同举办的「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成功闭幕。此次比赛吸引了国防科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全国和国际 60 多支队伍参加, 参赛者们通过达闼构建的高度逼真的咖啡厅场景与机器人开发套件 (HARIX RDK), 使用达闼海睿 AGI 平台、RobotGPT 多模态大模型或引入其他大模型, 将机器人变成咖啡厅服务员, 在仿真场景中自主完成多轮对话、自主探索和环境感知、生成语义地图、迎宾领位、制作咖啡、送餐倒水、提供点心果盘、打扫卫生、调节空调等各种任务。经过激烈角逐, 共有 11 支队伍获奖, 其中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两支队伍凭借出色的作品和答辩脱颖而出, 荣获一等奖。鹏城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摘得二等奖;阿德莱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文山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的 7 支队伍斩获三等奖。复旦大学彭鑫教授主持颁奖仪式, 中国科学院梅宏院士、北京大学金芝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春明教授和达闼机器人副总裁王斌为获奖团队颁发的证书和奖金。
聚焦大模型和具身智能, 与创新者共探智能机器人发展之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预训练大模型和具身智能作为 AI 领域中一个新兴发展方向, 成为科研和产业聚焦的重点。 「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紧跟时代趋势, 鼓励开发者利用大模型技术和具身智能技术, 通过无代码编程, 实现机器人跨模态人机交互、场景任务感知和认知, 并能自主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应用。
在决赛评审环节, 进入决赛的队伍依次登场, 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评审专家从主动探索和记忆 (Active Exploration and Memorization)、场景多轮对话 (Grouded Question Answering)、视觉语言导航 (Vision Language Navigation)、视觉语言操作 (Vision Language Manipulation) 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审, 考察参赛者的作品质量、创新点和代码完成情况。
决赛现场,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晓庆发表了视频致辞, 对大赛的成果举办表示祝贺, 并对参赛选手给予了肯定和祝福。
构筑赛教融合体系,AGI(通用人工智能) 不再遥不可及
达闼在2023中国软件大会上展示了「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方案,围绕「一个校园云脑、三个实践中心、X类创新应用」等内容开展「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示范校园建设。现已落地 30+省数百院校, 在本科及以上、高职、中职、技师技工等各领域均有合作案例。
现场展示吸引了众多院校老师的关注, 他们纷纷表示对达闼的机器人教育方案充满兴趣。这不仅展示了达闼在机器人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也进一步推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达闼机器人副总裁王斌在2023中国软件大会泛在操作系统论坛上作了主题为《机器人泛在操作系统与RobotGPT应用》的特邀报告。他在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机器人泛在操作系统与 RobotGPT 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展示了达闼在云端机器人操作系统、人形机器人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商业进展, 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
作为 2023 中国软件大会的合作方, 达闼还邀请了参会的领导和老师们前往达闼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园参观, 感受前沿科技, 探讨产业发展与新型人才培养。
不负汗水、不负韶华, 再次恭喜这些优秀的参赛选手! 他们不仅在挑战赛中脱颖而出,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中最具潜力的新星。他们的创意和思考不仅推动了个人能力的提升, 也为整个行业带来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随着 2023 中国软件大会落下帷幕,「达闼杯」机器人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挑战赛也圆满结束。但其影响力远远没有停止,参赛各方纷纷表示, 将继续在达闼海睿平台上展开科研和教学工作, 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孵化出更多切实可行并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达闼作为「云端机器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企业, 将持续以开源开放、共建共享的方式, 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新生态发展, 加速实现大模型在机器人具身智能产业的应用落地, 赋能千行百业和千家万户。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