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件体验接近 LS7,辅助驾驶稍微有点「过头」。
当 21.49 万元的权益价格出现在大屏幕时,不少人想起了当年雷军揭秘小米手机地板价的惊喜时刻。
2023 年 10 月 12 日,智己汽车联席 CEO 刘涛公布了最新车型智己 LS6 各个版本的价格,从在场观众的欢呼中,你大概可以猜到,这个价格确实非常「狠」了——不仅是对友商来说足够狠,对自己来说,也真的够狠。
智己汽车联席CEO 刘涛宣布智己 LS6 上市|智己
在 2023 年的中国车市,不「狠」真的是不行。即便嘴再硬说不降价的车企,最后也都乖乖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案」。
这样一个在空间、动力、能耗、智能化、底盘操控和座舱等多个维度都堆料堆到夸张的爆款车型智己 LS6,开起来到底怎么样?配得上接近 4 万张订单吗?
驾乘无限趋近 LS7
不久前,极客公园曾经体验过智己 LS6 在场地内的实力,3.48 秒破百的双电机顶配版,让笔者感受到了心脏骤停的刺激。
但大家不是每天都要体验秋名山车神的快感的,在市内通勤的路上,到底是什么感受,才可能决定消费者的日常感受。
先说结论,从硬件、底盘和驾驶感受上,智己 LS6 无限接近自己的老大哥「智己 LS7」。无论是半幅方向盘、悬架软硬和调教以及噪音等细节上,两台车的感觉都几乎一致。
要说不同的是,比 LS7 短了接近 10 厘米,让智己 LS6 的操控,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物理上,都让习惯开中小型车的人更容易接受。
由于当天刚从双电机版本的顶配车上下来,刚一进入单电机版本的智己 LS6,多少感觉加速有点「不跟脚」,但其实这完全是感觉错配。智己 LS6 的电门加速和 LS7 一样,非常线性。在舒适模式下,要加大一些力度踩电门,加速的体验才会出现。
虽然发布会上没有像 LS7 一样强调底盘的「大师调教」,但 LS6 的底盘和驾驶体验,都和 LS7 一致,有很强的整体感。在过一些沟坎时,底盘的滤震效果也想当不错。
当天上海的气温仍然较高,但是由于智己 LS6 车顶的隆起较高,所以即便没有遮阳帘,不管是前排还是后排,头顶都没有被「烤」的感觉。
如果说 LS6 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应该是在软件和智能辅助驾驶层面,有了更贴心、甚至到有点夸张的程度。
过于贴心的智驾
在场地体验时候,「雨夜模式」就已经能体现出智己团队,对于智能辅助驾驶的关注程度。这些「武装到牙齿」的辅助驾驶,对于日常市区道路究竟帮助有多大?
还是先说结论:有用,但确实不是颠覆性体验,有些功能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智己 LS6 在低速启动时,主驾前方屏幕左侧会显示左前方的「补盲视频」,这个对于在路口或者交通混乱拥挤的情况下启动,还是有帮助的,不至于因为 A 柱盲区造成事故。
在达到正常速度后,打转向灯变道时,除了外后视镜上的图标显示有无车辆外,屏幕上也会在对应方向显示后方情况,算是「变道/转弯补盲」。
智己 LS6 在转向时有后区的补盲(图为雨夜模式)|智己
听起来是个很好的主意,但在真正使用时,驾驶员第一直觉还是会去看外后视镜,而非屏幕上的一小块摄像头显示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补盲摄像头显示的画面,基本上和后视镜显示的画面没有太多重合。
这就给驾驶员造成比较大的困扰——我看的到底是啥?在变道和转弯的几秒钟内,驾驶者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相应补盲画面的意义,动作已经完成。
也许,等到纯流媒体后视镜成为主流后,人们会更熟悉变道转弯看屏幕的做法。但对于「光学后视镜」时代的人来说,变道看外后视镜的肌肉记忆,真的不是一个功能升级能很快改变的。
不过,除此之外的「一键循迹」、「一键贴边」和自动泊车等功能,都相当实用,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能用到的功能。
正好这次试驾时候,进入到一个没在计划中的类似于乡村小路的道路,面对紧窄的道路和不时出现在路边的障碍物,不得不说小一些的 LS6 操控起来都更加省心一些。
智己 LS6 有高端智能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智己
智己 LS6 是有城市智能驾驶功能(智己 IM AD)的,不过由于是试驾车,所以笔者并没有大胆试用,等到城市 NOA 功能开通之后,再来体验一下。
从激进的定价来看,智己 LS6 瞄准的是小鹏 G6,在 20-25 万元左右去的智能新能源 SUV 市场,目前也确实是「绞肉机」的状态,所有厂商几乎都在亏钱卖车,硬件几乎只是「交个朋友」。
同时,高端智能辅助驾驶也是这个价格区间产品的重要指标。从这次试驾体验来看,智己 LS6 在硬件和软件上,做的都在水准之上。上市当日获得超过 6000 订单,也能看出消费者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