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11 日,「2023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在厦门市湖里区隆重开幕,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产业从业者、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近千人参加。
10 月 11 日,「2023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在厦门市湖里区隆重开幕, 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产业从业者、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近千人参加。本届大会以「担负新使命, 高歌新征程」为主题, 展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成就, 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推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创新升级。网易公司 CEO 丁磊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大会, 以「激发数字音乐产业势能, 勇担两岸文化融合发展新使命」为题, 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他对中国数字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版权问题始终是音乐行业的核心议题, 丁磊认为, 下一个十年,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要勇于建立更公平、合理、倾向于行业大多数的分配规则, 做「世界第一等」。他指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五大音乐市场, 产业增速是十强选手里最快的。但中国数字音乐产业也面临着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 原创音乐人作为产业最核心的生产力, 却无法享受与之相匹配的报酬, 而少数机构和公司却坐享巨额收入。他呼吁行业可以建立一个更合理、更公平、更向行业大多数倾斜的版权价值评估、交易规则, 考虑推行音乐海外版权采买的集体谈判等创新制度,让版权的价值回归音乐本身, 把红利交还给音乐人, 从源头为产业下一个十年激发活力。
当前 AI 大模型等新技术正在深入音乐行业, 丁磊介绍了网易云音乐在 AI 音乐领域的前沿布局, 下一个十年,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要抓住人工智能新机遇, 更好服务产业升级。他认为, 人工智能在未来 1-2 年内, 大概率会成为音乐行业标配。他表示:「至少在音乐领域, 人工智能永远无法真正取代人。但人工智能可以服务人, 服务音乐生产效率的提升。」他鼓励行业抓住这个机遇, 在大浪淘沙中炼就真金。网易云音乐从 2018 年投入音乐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的研究, 在 AI 编曲、作词、作曲、演唱、智能推荐等方面取得不少行业领先的成果。后续网易云音乐也将推动这些技术工具化, 来激发产业灵感, 服务产业创作需要。
音乐是两岸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丁磊认为, 两岸音乐交流和融合是历史留给音乐产业的重要使命, 也将是下一个十年行业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下一个十年, 中国数字音乐要担负起新使命, 发挥好纽带作用, 让同文同种、同气连枝的两岸同胞, 仰望同一片「故乡的云」。他回顾了台湾音乐在大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大陆原创音乐人与作品也备受台湾同胞喜爱, 并肯定了流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音乐媒介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融合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期待看到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在落户厦门后, 在推动两岸版权合作、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做出更多大胆尝试和亲密互动。
本次大会上, 网易云音乐内容发展总监蒋维回顾了网易云音乐对中国原创音乐的挖掘与扶持历程, 并重磅发布了网易云音乐原创音乐扶持计划「石头计划·第五季」。她介绍,「石头计划」推出的六年间, 吸引了三万多音乐人的参与, 挖掘出数千位优质的新锐原创音乐人。网易云音乐与这些音乐人达成了长期、深度的合作, 平台投入众多资源, 为优秀的原创音乐人制作超过 10 张合辑、100 余首精品歌曲。
六年来, 网易云音乐「石头计划」挖掘出棱镜乐队、陈婧霏、裘德、夏日入侵企画、文兆杰、八仙饭店等优秀原创音乐人。这些音乐人在网易云音乐收获了大量粉丝, 成为综艺、音乐节等常客, 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备受认可。八仙饭店歌曲《吞吐》成为电影《爱情神话》配乐;音乐人裘德成为了两次入围金曲奖最佳男歌手的优秀音乐人, 本届大会, 裘德专辑《颁奖的时候我要缺席》还获选为「致敬非凡十年」优秀数字音乐专辑之一。
网易云音乐最新启动的「石头计划·第五季」, 重点关注「回归本地」的行业趋势, 将在全国设置九大地域赛区, 通过分赛区征选、用户盲听等赛制设计, 继续深度挖掘全国各地尚未被发现的潜力音乐人, 并与用户一同在音乐中寻找在地归属感。未来, 网易云音乐还将持续通过各项能力帮助华语原创音乐向前发展, 助力中国数字音乐产业不断进步。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