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协作机器人行业首现千台级超大订单,市场增长迅猛!

摘要

制造业智能柔性化生产的不断演进, 及协作机器人的逐渐导入, 让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行业开拓面越来越宽, 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产品表现力强劲, 在多行业领域迅速崭露头角。

制造业智能柔性化生产的不断演进, 及协作机器人的逐渐导入, 让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行业开拓面越来越宽, 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 产品表现力强劲, 在多行业领域迅速崭露头角。

但是协作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技术门槛较高, 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仍存在落地障碍与瓶颈, 实际推广速度不达预期, 暂未出现大规模、批量化应用及爆发性增长。Interact Analvsis 在 2021 年最新更新的协作机器人市场报告中, 曾大幅下调 2019 年报告中做出的增长预测。做出这一下调的主要原因除新冠肺炎疫情, 还包括工业环境下小型多关节机器人和 SCARA 机器人的竞争, 以及非工业环境下协作机器人安装数量的增长慢于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 国产协作机器人企业着力技术突破, 努力推出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负载更大的产品, 同时深耕细分应用场景, 重视客户真实需求, 最终获得客户认可。在近期的大客户招标中获得与工业机器人相同的订单规模, 实现协作机器人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

韧性生长 后发先至

时代洪流席卷而来, 协作机器人是如何在工业机器人占据制造业主战场的情况下强势突围、后发先至的?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值得我们探究和发掘。

我国协作机器人产业 2010 年起步, 布局虽晚, 但成长速度快。中国市场经过多年培育, 已经完成了从」尝鲜阶段「到」实用阶段「的过渡, 在应用场景的挖掘及产品自身的发展下, 协作机器人的高柔性自动化优势逐渐真正发挥价值, 为制造业注入新活力。市场比例不断扩大, 成为智能制造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增长引擎。

据《2022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显示,2021 年国产协作机器人在国内占有率超过 90%。2022 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比增长 1.5%, 在整体市场增长疲软的态势下, 协作机器人的增速却远高于市场平均增速, 同比增长达 22.2%。

与此同时, 国产协作机器人不但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 在国外市场也获得了突破,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高性价比等优势, 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相较国外工业机器人领域被海外巨擘们一统天下的局面, 海外的国产协作机器人身影异常活跃, 市场份额逐年上升, 成不容忽视且不可或缺的一股中坚力量。

破局突围 不走寻常路

国产协作机器人的突围成功, 最直观的衡量标准是市场的认可。笔者近日获悉, 某电子、汽车及新能源头部企业, 一次性下单 3000 台国产六轴协作机器人, 系目前协作机器人市场全球最大单一订单。如此超级订单出现在中国, 是否偶然?

笔者研究发现, 这背后是国产协作机器人技术创新、新产品竞相涌现、新应用深入拓展及全产业链发展的共同成果。

技术突破, 持续化创新。国产协作机器人企业更加针对应用需求进行创新, 不断进行产品优化, 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 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快速完成产品定制化研发。在机型序列上, 除了国际上常见的 3kg、5~6kg、10~12kg、16kg、20kg 负载以外, 还迅速填补了 8kg、25kg 等负载级别, 最早实现了负载级别的无缝衔接。工作半径也实现从 600mm 至 2000mm 的「无级调速」, 客户选择空间大, 总有一款可以完美适配。在工作效率上, 无论关节转速还是 TCP 速度均高于国外产品, 逐渐满足效率优先场景的需求。

深耕应用, 规模化复制。国产协作机器人躬身入局细分场景, 重视客户的现场需求, 针对特殊应用环境, 不断研发新品和应用工艺包, 快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场景落地。针对特殊应用环境的产品研发, 也让国产协作机器人迅速扩大环境适用范围,IP68、防爆、低温等产品能力在极端场景实现应用突破。

全产业链, 成熟化发展。国产协作机器人行业充分利用国内产业链完整的优势, 其自身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定制谐波、无框电机等部件的产业分工加速, 设计和制造技术日臻成熟完善, 成本迅速降低。以协作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为载体, 供应链、生态链、价值链实现了协同共荣和快速成长, 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实现研发和制造成本的高度可控。

从「配角」, 到「主角」

本次领域龙头的协作机器人超大订单, 从几百台跃升至数千台, 完全上升了一个能级, 迎来史无前例的历史性突破, 让协作机器人市场出现爆发式激增。订单数量与工业机器人规模一致, 让协作机器人完成了从配角到主角的华丽转身。

这个订单的出现, 是主流市场对协作机器人的认可。制造业场景中挑大梁的角色转变, 是市场对协作机器人既往「主要针对特殊需求场景应用、虚 假繁荣」等刻板印象的强势辩驳, 以及对协作机器人极具场景普适性的有力佐证。

记者从重要渠道获悉, 夺的这笔协作机器人超级订单的企业是艾利特机器人。「这笔订单的出现, 让我们看到艾利特的方向是对的, 协作机器人不是一个小市场, 而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巨量市场。」笔者有幸采访了艾利特机器人 CEO 曹宇男博士, 他表示:「大订单对整个行业都是利好消息, 这证明协作机器人的赛道越走越宽, 也相信生态合作伙伴对协作机器人会越来越有信心。艾利特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继续发掘增量机会, 坚持产品力提升, 在国内持续深耕的同时, 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力量。」

近日,2023 中国国际工博会展现了机器人市场近千项新产品、新技术, 协作机器人厂家「十八般武艺」同台竞技。笔者相信, 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快速扩大已成蔚然之势。

结尾: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协作机器人作为当下中国智能制造的一个切面、一个窗口, 本次大订单的出现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为协作机器人行业打了一剂强心剂, 极大地提振了市场预期。真实的订单数据, 证明协作机器人是一个不亚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巨大市场, 艾利特机器人已然迈出了扩大协作机器人市场空间的第一步, 相信其将发挥巨大的牵引势能, 带领全行业走向一个新高度。

来源:互联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