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增至近 400 万片,地平线引领智驾芯片规模量产

摘要

自动驾驶还处在黎明前夜,但智能辅助驾驶已经进入大爆发阶段,这让上游处于科技赛道的车载芯片、激光雷达等企业受益不断。

自动驾驶还处在黎明前夜,但智能辅助驾驶已经进入大爆发阶段,这让上游处于科技赛道的车载芯片、激光雷达等企业受益不断。在 2023 年慕尼黑车展期间,知名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线宣布,其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增长至近 400 万片,量产规模处于国内绝对领先地位。

智驾市场迎来大爆发,2025 年 L2 渗透率将达 45%

2023 年,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ADAS 和 NOA 是他们始终绕不开的关键词。

一方面,国家政策不断鼓励高阶智驾的示范和运行。

6 月 21 日,工信部对外披露,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3 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另一方面,智驾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爆发。

有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前装标配 L2 辅助驾驶的车辆,批发量达到 82.6 万辆,保守估计这一数据全年可能在 320-350 万台区间。此外,仅计算带有高阶智能驾驶(包括高速 NOA 与城市 NOA)的新车,今年其国内销量可能在 80-100 万台。

ADAS 是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简称,一般包括 AEBS、FCWS 等预警和执行控制等功能,根据国标和 SAE 的分级标准,自动驾驶主要分为 L0-L5 六个级别,行业把 L0-L2 级划分为辅助驾驶(ADAS)范畴。

据业内人士预估,2023 年中国 L2 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仍将超过 30%,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45%,市场规模方面,2025 年整体将突破 1700 亿元。可以看出,智驾市场不仅在加速渗透和爆发,未来也有着极高的市场发展空间。

智驾市场正迎来爆发风口,但这个机遇并不是所有参与者都能抓住的。那么作为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线为何总是被青睐?

高低通吃,地平线征程系列引领智驾普及

在过去的几年里,ADAS 技术和 NOA 功能在政策、车企和市场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ADAS 功能如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等成为许多品牌车型标配,NOA 功能则从去年的高速跨入至 2023 年的城区,如以理想、小鹏、蔚来、问界等为代表的车企,均已宣布年内有落地城市 NOA 的规划。

而在过去 2-3 年,地平线成为业内少数几个跻身「高等级智能驾驶芯片牌桌」的玩家之一。

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在 2023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透露:「L2+以高速 NOA 为代表。30 万以上的中国汽车品牌,80% 以上装备了 L2+高级辅助驾驶。地平线目前在交付的几个项目里面,20 万价位的标杆车型,L2+也正成为标配。」

高工汽车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的 NOA 计算市场,英伟达与地平线两家公司合计占据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此外,地平线 NOA 计算方案覆盖的车企车型数量最多,覆盖车型价格区间最广,英伟达则排名第二。

在智驾市场上,玩家众多,如 NOA 领域有英伟达、地平线、Mobileye、华为、德州仪器;ADAS 领域更是有高通、英飞凌、英特尔等强敌环伺,地平线是如何突出重围不断斩获订单的呢?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地平线是目前智驾市场上唯一一家可以同时提供大算力和中小算力芯片的供应商。高工汽车数据显示,中小算力与大算力芯片的市场空间(按车辆数)比例分布在 7:3 左右。地平线征程 5 芯片,是国内首款百 TOPS 大算力车规级智能芯片;征程 3 芯片则主打性价比。两款芯片都能够支持实现 NOA 功能,用地平线的话说这叫「丰俭由人」。

同时,对于车企激进的智能布局,地平线也呼吁行业理性。

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曾在 202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表示:「今年相信一些领先车企都会推出面向城区的 NOA。但我认为技术方面还有挑战,目前基本上是几十公里要接管一次,研发上至少三年才会有比较好的进步。所以,大家对于自动驾驶不要那么焦虑,因为行业发展没那么快。到 2025 年,真正要做的是在合理的性价比下,把高速 NOA、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体验,做到如丝般的顺滑,而且价格不能太贵。同时要有相当的投入,真正地把城区的 NOA 做到可用。」

站稳高端,征程 5 出货量突破 20 万片

如果把放大镜落实到产品上,我们更能发现地平线稳坐智驾市场头部的秘籍,那就是用产品说话。在 L2 成为各大车型标配的背景下,各大车企衡量的是谁能够在覆盖成本的前提下保证产品的整体性能。

据悉,征程 3 是业内首款支持 L2+高阶智能驾驶,并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的国产车载智能芯片。基于地平线自研的 BPU 伯努利 2.0 架构,征程 3 不仅支持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检测、分类、像素级分割等功能,也支持对 H.264 和 H.265 视频格式的高效编码,可实现高级别辅助驾驶、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自动泊车辅助,支持行泊一体领先域控方案。

而对于当前市场聚焦的 NOA 功能,业内的共识是,通过 BEV 和 Transformer 获取全新的「上帝视角」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融合时间戳,形成 4D 空间,以实现对目标物的测速、运动轨迹预测等。

由于 BEV 感知能力的实现对芯片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除特斯拉采用自研的 FSD 芯片外,国内跟进落地城市 NOA 的车企中,以采用英伟达 Orin X 落地 BEV 方案为主,双芯片算力可达 508TOPS。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地平线落子的方向是基于自身的算法,加之本土化服务和丰富的生态优势,帮助车企在同样成本下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在慕尼黑车展同期举办的 2023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也介绍称:「我们不只是一个典型的芯片设计公司,也不只是一家软件算法公司;相反,我们采取的是软硬件结合的优化方法,并且挑战把软硬结合做到极致。」

据悉,征程 5 搭载地平线最新一代 BPU 贝叶斯深度学习加速引擎,单颗芯片算力高达 128 TOPS,单芯片支持 16 路摄像头感知计算,同时开放支持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感知、融合、预测与规划控制需求。

基于征程 5 芯片打造的行泊一体域控平台,能够支持实现业内领先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同时支持上层应用的差异化开发和软件 OTA 升级,助力车企打造更领先、更具差异化的人机共驾产品。

据悉,基于地平线征程 5 芯片,比亚迪自研的 BEV 融合感知方案将于年内量产;在 2023 年上海车展期间,哪吒汽车与地平线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征程 5 芯片,围绕 BEV 等领先的算法技术深化合作,打造高阶 NOA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将应用于多款车型,首款合作车型将于 2024 年量产落地。

根据地平线最新发布的数据,征程 5 已累计获得超过 9 家车企共 20 多款车型的量产定点,除了理想 L 系 Pro 和 Air 车型标配之外,还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埃安、红旗、哪吒汽车、奇瑞汽车等,以及未官宣的几家外资和合资车企的合作。

由此可见,凭借高低通吃的产品结构、「丰简由人」的落地方案等,地平线已在智驾领域跻身国际第一阵营。

高工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在 2023 年上半年 NOA 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与英伟达的市场占比超过八成,成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芯片的两强选手,且 NOA 车型搭载数量位居行业第一;在 L2 ADAS 一体机市场,地平线也与博世、Mobileye 共同占据超八成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三,并有望在 2023 年内跃升第一。

过去,两代计算平台改变了世界,一个是电脑、一个是智能手机,下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将是自动驾驶汽车这个全新的物种。

而致力于成为智能驾驶计算底座的地平线,正伴随高阶智驾的大规模量产,凭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在引领推动智能驾驶量产普及的同时,逐步走向智驾市场的头把交椅。

来源:中华网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