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脉脉高聘发布《2023 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大厂招聘规模收缩,「新一线厂」崛起正在重塑行业人才竞争格局。
近日,脉脉高聘发布《2023 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大厂招聘规模收缩,「新一线厂」崛起正在重塑行业人才竞争格局。数据显示,2023 年泛互联网行业人才供需比持续走高,从 2021 年的 0.45 升至 2023 年的 2.34,人才供大于求。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平均薪资连续三年小幅度下降,但 AI 人才、高技术人才仍然炙手可热,薪资连续三年逆势攀升。
超半数跳槽者转行 大厂暂停扩张 新一线厂持续释放需求
《报告》显示,2023 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求职难度创新高,人才供需比持续上升,达到 2.34,平均约 5 个人才竞争 2 个岗位。同时,互联网行业出现明显的人才溢出现象,人才流入流出比为 0.96。52.31% 的从业者转行进入其他领域,比 2022 年增加 2.27%。其中,转去电商零售行业的人才占比最高,为 12.83%,其次是新生活服务行业(6.63%)和游戏行业(6.44%)。
从整个行业的新发岗位量来看,泛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持续收缩,但不同规模泛互联网厂商间招聘变化显著,同时大厂与新一线厂之间的招聘规模差距逐渐缩小。2021 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厂的新发岗位量断层领先,但 2023 年大厂的新发岗位量下降明显,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新一线厂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招聘量,其中,小红书的招聘指数从 2021 年的第 15 名提升到 2022 年的第 2 名,且在 2023 年继续保持第 2 的位置,仅次于字节跳动;蚂蚁金服和美团的招聘指数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前 5 名之列。
热投企业易主 小红书、米哈游与大厂「抢人」
从投递量来看,互联网厂商获得从业者投递量的排名发生明显变化。2021 年,被投递最多的泛互联网公司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大厂。2022 年开始,以小红书为首的新一线厂的投递量显著上升,大幅提升 9 个名次,超越腾讯、网易跃居至第 3,2023 年位次保持在第 4。米哈游、得物等公司也出现在热投榜单。
从人才流动结果来看,千人规模厂商连续两年吸纳 5 年以上经验人才比例超过大厂。2022 年,5 年职龄人群流入千人规模厂商的比例为 28.72%,超越大厂的 23.72%,2023 年 1-6 月 5 年职龄人群流入千人规模厂商的比例依然领先大厂,高出 3.56 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万人以上规模大厂人才流入流出比从 2021 年的 1.24 降至 2022 年的 1.01,到 2023 年更是降至 0.97,首次出现人才净流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00-5000 人规模企业人才吸引力显著高于大厂,虽然人才流入也在放缓,但连续三年人才流入流出比大于 1,处于人才净流入态势。
以小红书、米哈游为代表「新一线厂」异军突起。因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招聘需求显著增长,并愿意为人才支付更高的薪酬回报,「新一线厂」在人才市场上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大大增加。从人才求职意愿来看,大厂也不再是最多从业者的首选,超 1/4 互联网人希望去高速发展的千人规模企业。
互联网平均月薪接近 4 万,高技术岗平均薪资逆势三连涨
近 3 年,泛互联网行业新发岗位的平均薪资呈现略微下降的走向。从 2021 年的 40402 元下降为 39905 元。然而,在年薪 50 万以上的从业者人群中,硬件开发、移动开发、前端开发等核心技术人员,依然取得薪资三连涨。
从不同规模厂商新发岗位的平均薪资来看,互联网新一线厂更愿意为高技术人才买单。从 2023 年 1-6 月招聘岗位量中月薪 5 万以上岗位占比排名来看,米哈游和小红书凭借 92.18% 和 88.56% 的比例强势占据第一和第二,竞争资深及头部人才。
AI 方向岗位抢人激烈 运营类岗位人才竞争加剧
从不同岗位的人才供需比来看,高技术人才保持了紧缺态势。2023 年上半年,泛互联网行业最紧缺的岗位主要集中在 AI 方向,运营岗位人才求职竞争激烈。算法研究员以 0.47 的人才供需比位居人才紧缺度榜首,平均 2 家公司争夺 1 位人才。AI 技术的爆发也推动了人工智能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 AI 方向人才的招聘需求,这三个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分别为 0.61、0.66、0.73,人才供小于求。相比之下,互联网行业运营人才求职竞争白热化,内容运营、社区运营、新媒体运营成为求职竞争最激烈的 TOP3 岗位,平均 5 个人才竞争 1 个岗位。
京深沪蝉联吸纳互联网人才数量 TOP3 字节跳动小红书多地均衡吸纳人才
从吸纳泛互联网从业者数量的城市排名来看,近 3 年,北京成为泛互联网行业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三冠王,深圳、上海、杭州、广州依次占据第 2-5 名。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近年来多个大厂在武汉设置研发中心及审核等岗位,使得武汉连续两年成为吸纳互联网人才排名第六的城市。
张一驰认为,脉脉人才流动数据所揭示的不仅反映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也反映了不同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效应。不论是大厂还是中厂,其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业务场景,即成熟业务和成长业务。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不同代别与规模的互联网企业普遍面临新一代技术的机会与挑战,因此企业的技术战略内涵势必作用于企业的人才战略。互联网行业大厂与中厂之间的人才流动不仅是行业既有格局演变的结果,也可能是行业未来格局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