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2 日至 6 日,2023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与首钢园区举行。
9 月 2 日至 6 日,2023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与首钢园区举行。在服贸会成果发布环节,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带来了《毫末 DriveGPT 雪湖·海若,驱动自动驾驶 3.0 时代加速到来》的主题演讲,并在会后接受了央视网的采访,与国内外伙伴分享了毫末在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背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商业化量产成果。
(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
服贸会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服务贸易展览会,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国际经贸高水平合作的重要平台。贺翔表示,「本届服贸会的主题是『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这也是毫末的服务模式,毫末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变革,引领了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向,厚积薄发助推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发展。
2021 年,毫末率先在国内开启了探索 Transformer 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发布了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 MANA;2022 年,毫末率先发布了「重感知」技术路线的城市 NOH、研发落地多目 BEV 感知技术;2023 年毫末又建成了自动驾驶领域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 MANA OASIS(雪湖·绿洲),今年 4 月,毫末发布了业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毫末 DriveGPT 雪湖·海若。
贺翔介绍,从技术上讲,DriveGPT 是一种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首先通过海量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预训练、再通过司机接管数据进行强化学习,持续不断地提升驾驶效果,最终实现端到端无人驾驶。从范式上讲,DriveGPT 是一种全新的自动驾驶范式,从原来的小数据小模型范式升级为大数据大模型,使得自动驾驶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将重塑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过去几年,大模型、大数据在 NLP 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同时,强化学习也将使大模型能力进一步提升,大模型统一各类任务成为新技术范式,尤其是 GPT 这样的大模型具备很强的泛化能力,通过一个大模型就能解决各类问题。DriveGPT 智能驾驶能力首批落地车型为魏牌新摩卡 DHT-PHEV、蓝山 DHT-PHEV 以及毫末最新发布的第三代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 3.0。
据贺翔透露,DriveGPT 目前已经落地到毫末的城市 NOH 开发流程,除了提升开发效率,自动驾驶的感知效果也大幅提升、驾驶动作也比之前更加丝滑更像老司机,可以输出驾驶解释,即「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动作」,使得驾驶行为都是可预期、可理解的,提升用户信任感。
毫末 DriveGPT 雪湖·海若目前已开启对首批生态伙伴的开放合作,后续将陆续开放自动标注、数据筛选、数据生成等 API。「以数据标注为例,自动驾驶的一大难题就是数据标注成本过高。毫末利用 DriveGPT 的自动化标注能力,4D Clips 标注可以降本 98%、单张图片的价格也能由 5 元下降到 0.5 元。」
成立三年多以来, 在自动驾驶公司中, 毫末稳居「中国量产自动驾驶第一名」。在乘用车领域, 毫末 HPilot 已搭载至魏牌、坦克、欧拉、哈弗等近 20 款车型;毫末推出的行业首个重感知城市 NOH,已在北京、保定、上海等城市落地, 并在更多城市开启泛化测试。在末端物流无人配送领域, 近期重磅发布的小魔驼 3.0 是毫末第三代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也是全球首款 9 万元内中型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 3.0 适配灵活, 容量大, 可以满足在物流, 商超、零售等众多场景的需求。截止目前,小魔驼配送订单量已超过 20 万单。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