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云计算成为新基建基础底层核心技术,并不断渗透进入各行各业,发展至今的国内云计算已迎来下半场,正进入新周期,并在市场格局、产业秩序等层面有显著变化。
随着云计算成为新基建基础底层核心技术,并不断渗透进入各行各业,发展至今的国内云计算已迎来下半场,正进入新周期,并在市场格局、产业秩序等层面有显著变化。特别是,「运营商云」的加速崛起,引人注目。
继前阵三大运营商云公司悉数入围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双示范」行动,释放出国家持续鼓励和扶持云计算国家队成长的信号之后,从近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陆续公布的 2022 年相关财报数据中,「运营商云正迎来春天」的发展态势再次得到印证。据各家财报披露,联通云营收 361 亿元,同比增长 121%;天翼云营收 579 亿元,同比增长 107.5%;移动云营收达 503 亿元,同比增长 108.1%,连续三年实现三位数增长。从财报基本面来看,运营商云业务的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乃至翻番,在三大运营商的增长曲线上占据重要一笔。
这就不得不先从「顶层战略」上来讲,以三家运营商中最新出炉的中国移动财报为例,抢眼的数据、持续的增长动能、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其集团层面「打造数字化转型收入增长『第二曲线』」的决心和力度。财报显示,2022 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达 2076 亿元,同比增长 30.3%,成为拉动中国移动业务增长的最大驱动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移动涉云业务主入口、数字化业务的重要承接主体,移动云在中国移动数字化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高达 24.2%,堪称拉动数字化业务收入的中流砥柱。
再往前探究,不难发现,自中国移动启动「云改」战略以来,移动云被设定为最重要的战略性业务,以后起之秀身份在三年内「一路进击」,公有云收入份额进入国内业界前六、专属云排名第三、边缘云排名第一……凭实力跻身「云服务商第一阵营」。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各云厂商调整策略谋求转型、多家互联网云厂商逐渐「降速求稳」、同时头部云巨头和中腰部玩家依然竞争激烈的下半场赛程中,移动云凭何去保有持续的增长动能,在这场百舸争流的「角斗」中,实现「一流云服务商」的「小目标」?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竞争局势,这无疑是一场比拼综合实力的持久战,从资源的规划、市场格局的把握,到关键技术的攻坚、产业链价值的打造,都将是影响「得分」的关键。就此,我们浅析一下。
1、大国工程牵引——
跨越式升级算网布局,必不可少
在「数字中国」规划主线下,云计算走向政府调控的「全国算力一张网」新格局。而出于对「云网融合」的需要,拥有网络资源优势的运营商云自然成为「为国建云」的主力军,通过建立和健全云网一体化运营体系,向社会提供网络资源与算力资源。
但「为国建云」不只是一句清清嗓子的口号,而是需要强有力的内核作为支撑。据此前官方对外发布信息显示,移动云从架构、资源、能力等多方面入手,加速形成算网融合差异化优势,包括提出「大-广-融」的技术架构规划,推动云网协同向云网融合发展;加强资源投入,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 71 万台,净增超 23 万台,不断优化「4+N+31+X」集约化梯次布局,2022 年以来陆续在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陕川渝四大热点经济区发布 8 个 3AZ 高品质资源池,一点接入资源丰富度居行业首位。
当然,资源的布局落实到用户侧最终还是得靠产品和服务来桥接。比如上个月,中国移动在内蒙成功建成首个 5G 超高清互动视频算力中心,作为移动云节点规模最大的 GPU 异构算力资源池,其后续将能满足大数据量转发、人工智能、图像渲染等应用场景,实现对业务低时延与高带宽需求的聚焦化。再如,移动云创新推出云网融合 8 款新产品,覆盖 31 个省、300 多个城市。此外,通过「算网服务 1.0」的发布,移动云进一步打造覆盖网、边、端的算力服务体系,开启从云服务向「任务式」新型算网服务能力转型的新时代。
2、市场格局之变——
发力政企市场,从先发迈向「领跑」
进入下半场,云市场政企大客户成为新增长点。据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预计,2023 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 1203.9 亿元,潜力巨大。
当政企大客户成为新赛点,对于云计算厂商而言,谁能挖到这一块金矿,就意味着谁更有可能改写云计算下半场的竞争格局,对此,各大云厂商趋之若鹜,移动云优势在哪?
一方面,溯源到云计算的本质。
其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弹性的算力资源服务、降本增效,这就要求云厂商具备大量 IT 基础设施、高协同调度能力,方能基于规模效应、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边际成本的大幅降低。在这一层面,移动云可以说有着「天生的禀赋」加持,即云网一体(融网)、云边协同(融边)、云数融通(融数)、云智融合(融智)的差异化竞争壁垒。
一则基础设施层,背靠中国移动的移动云拥有覆盖全国的光网宽带、移动互联网、卫星通信等强大网络基础资源优势。截止本期财报公布数据,中国移动 2022 年 5G 网络投资共计 960 亿元,累计开通 5G 基站达 128.5 万个,对外可用 IDC 机架 46.7 万架,净增 6 万架,机房机柜资源遍布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这些数字意味着,在「4+N+31+X」布局下,特别是边缘节点可持续且快速扩张的优势依托下,移动云能实现对热点区域、中心节点、省市节点、边缘节点资源配置的敏捷打通与调度,云网边协同发展,多样性算力资源能力规模进一步提升,算与网高速智联,属地化管理能力再上一台阶,带来其他云服务商难以比拟的业务特性和灵活性。二则数智能力层,跟随中国移动「融智」战略,移动云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精准定位等能力上的沉淀和输出,也为其构建政务、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升一体化赋能水平奠基。
另一方面,聚焦政务云本身。
上云时除上述的服务实力和预算控制,政企客户又具备特殊性,其对合规要求、对数据高度敏感,安全防线格外受重视,成边界性竞争壁垒。对此,移动云同样「有备而来」。撇开国资背景的得天独厚优势不说,其云服务的安全质量与水平亦获业界认可。可信云服务评估是针对云计算服务可信性的的权威评估体系,最新数据显示,移动云除全量节点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外, 已将 63 项可信云资质认证、7 项最佳实践收入囊中。
拿客户服务实例说话,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以央国企为代表的信创化转型成大势所趋。凭借电信级安全安全服务能力,移动云在政企客户领域竞争力凸显,累计打造4 个国家部委级平台和全国超一半的省级政务云;截止去年 12 月,其央企国企上云项目超 3700 个。其中,基于移动云搭建的国家政务服务云平台直通 46 个国务院部门、打通 31 省超 500 万服务事项。
如上所述,相较互联网等云厂商,有着国企资质加持、渠道资源丰富、客户管理精细、安全上更具话语权的移动云,在政务云这一细分赛道,拥有成熟的上云服务模式,先发优势明显。再加上「数字中国」背景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数字化转型的高强度需求和多方强调,可以说,移动云未来在政务云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极为广阔。
3、信创持续利好——
攻坚技术高地,乃立身之本
政企市场大规模上云对「安全」提出更高需求、信创产业政策不断利好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对「技术自主可控」的高度要求。特别是,现阶段云行业竞争焦点已从以往的规模化竞争转向技术底层、产业深处的精耕细作。因此,扭住关键技术攻关这个「牛鼻子」,帮助国家和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造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高地」,对于云厂商来说是 2023 年的一大主旋律和新挑战。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云服务商,移动云官方对外发布的技术与产品创新数据显示, 目前其已拥有专利218 件,获国内外奖项荣誉40+项,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5 项。
其中,移动云自主研发的大云操作系统成功突破国外商业软件垄断,支持与 6 大国产 CPU 兼容互认,实现定制化服务器、虚拟化、大数据和云管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原创。凭借超高性能、稳定易用、成本集约、安全可靠等优势,该系统入选 2022 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基于「大云」这一技术底座,移动云开展技术创新与变革,构筑全栈产品自研能力,不断扩大安全边界,上线涵盖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230 余款产品。第二代大云磐石服务器网络吞吐提升 100%、转发性能提升 3 倍,第四代云主机包转发率 3000 万 pps 国内 TOP2、整机算力提升 46%,云硬盘实现百万 IOPS、存储能力提升 50 倍……性能指标行业领先,数字化赋能能力不断深化。
4、产业链价值升级——
把路真正「走通走广」是关键
前有「东数西算」政策加持,背靠政企大客户,对于运营商云而言,最好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但想要搏击云计算市场,进行良性的云生态建设,打通生态链、拓宽生态圈,才能把路真正「走通走广」。
目前,运营商三朵云正积极探索战略转型,充分发挥综合运营服务能力,努力渗透到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而自实施「云改」战略以来,移动云一直相当重视对「高质量大生态」的打造,在技术生态、市场生态和信创生态上齐头发力。
生态的底层逻辑是共赢共生。在技术生态方面,移动云借助开发者社区平台,通过开展「移动云杯」算力网络应用创新大赛、举办技术沙龙等举措,构建技术、资源、人才等优质资源「共享模式」,打破壁垒的同时,也帮助开发者加速实现技术变现。据了解,移动云开发者社区目前已汇聚国内外超 26 万开发者用户,累计举办近 100 场活动,助力 50000+开发者实现技术创新。此外,为锻造全流程创新孵化链条,打造产创融合的业界发展模范,移动云成立产业生态孵化中心,下设和创空间、和创孵化器、和创加速器,形成全方位的孵化体系。
新时代,共生共荣的云生态,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市场和商业价值层面,广惠合作伙伴,实现商业闭环的云生态。
自 2019 年起,移动云就不断升级百花齐放的 SaaS 应用生态:从「云舟计划」、「千帆行动」到「万象计划」,推出一系列前瞻性的开放共赢政策和优选商城等运营推广体系,在 17 个领域与近百家头部行业解决方案厂家合作,共享生态资源,引入优质合作伙伴上千余家,荟聚 SaaS 产品 2700+款,打造出一批千万级创收产品。据移动云专家透露,通过挖掘市场需求,创造市场空间,移动云开放云市场的平台生态价值现已达百亿级。
在信创生态方面,移动云深入多行业,通过联合产业界合作伙伴和众多国产软硬件厂商,共同构建纵横双向的信创生态。现阶段,已初步建设成「一云多芯、全栈自主、安全可信、生态丰富」的信创云能力底座,为深度挖掘「国产化」潜能、推动 IT 产品和技术的自主可控与信息安全筑基。
2023 年,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落地、企业上云进程的持续加快,以及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有近期以大热的 ChatGPT 为代表的 AI 行业提供必要的算力甚至直接参与 AI 算法的研发,云计算发展将迎来黄金期,政企等细分赛道突破口更加明显。于角逐者而言,也面临更多元挑战。
透过此次财报,更多业内人士对以移动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表达出信心,「云计算单独估值或将为运营商带来千亿元级别的市值弹性」。而作为中国移动关键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主航道业务、三年营收增速持续领跑的移动云,其后程发力及在重构产业格局和秩序上的更多可能性也令人期待。
来源:中企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