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铂王善谦:做标准化及可被代理的产品,推动工业软件国产化发展

摘要

2000 年 1 月 1 日,王善谦带着简单的行李箱从台湾辗转香港来到上海,为日月光在张江的第一个工厂进行系统导入工作,他不曾想到这一待就是 23 年。

2000 年 1 月 1 日,王善谦带着简单的行李箱从台湾辗转香港来到上海,为日月光在张江的第一个工厂进行系统导入工作,他不曾想到这一待就是 23 年。从辅仁大学资讯管理专业毕业的他,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跟泛半导体智能制造结下了不解之缘。

结缘上海与泛半导体行业

王善谦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任职期间,负责大中国区的 APG 部门销售,除了半导体业务外他还拓展了新能源(太阳能)、面板相关行业,开拓了包括台积电、联电、日月光、中芯国际、京东方、华星光电等行业头部客户。

后续王善谦加入 Camstar,任大中国区总经理,负责 Camstar 在大中国区整体运营及 P&L。加入后他把公司原厂团队服务模式改为代理商模式,迅速在中国一年内培养了超过 10 家代理商,2014-2015 年间业绩数倍的成长。Camstar 被西门子工业软件收购后,王善谦负责半导体、医疗、消费品三大行业的大中国区行业总经理并为西门子在这三大行业获得了漂亮的成绩。

多年外企的工作经验,让他在泛半导体领域获得丰富扎实的 CIM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经验,为他后期创办铠铂夯实了根基。

中美竞争,东西脱钩,萌生创业想法

「我参与和见证了中国高科技制造业逐步走向高端智造的建设与发展,在过往十几年一直有朋友找我出来创业,我一直没同意,原因便是我们所处的行业门槛高,行业格局基本稳定。但随着 2018 开始中美经济、科技摩擦与竞争日渐加剧,中国高科技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越来越被重视,国家各项支持政策落地,国产替代需求强烈,人才也越来越高精尖,我想这是一个好时机,去创立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工业软件平台公司 」王善谦说道。

2021 年, 上海铠铂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铠铂)成立,公司专注为泛半导体行业提供 CIM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聚焦半导体、PCB 和新能源行业。

然而长久以来工业制造的工程软件、平台甚至是解决方案一直是被欧美大企业所垄断,近年陆续有不少中国公司进场探索工业制造的软件生态,可放眼望去,99% 以上均是做代理产品的系统集成商,并没有潜心下来去做产品。虽然目前业内有很多工业软件公司宣称有成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可是这些产品很少能被代理进行系统集成的,原因在于大部分产品是基于客户需求所定制化出来的解决方案,并不具备行业通用型,也就不具备被第三方公司代理的条件与能力;其次做标准化产品这条路必然会比走代理系统集成商要困难,一方面研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门槛高等因素,失败机率也会非常高。

「但总要有人尝试,才能更好为我国工业软件行业打好坚实基础,从根本上去解决卡脖子及国产替代的关键问题。铠铂有信心有能力做到是因为铠铂产品研发团队平均拥有接近 20-30 年扎实的行业与产品经验,铠铂的目标就是要踏实做到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产品给生态平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出更简便更好用的工业软件」王善谦表示。

标准化及可被代理的产品才是制胜之道

不少投资者曾经向王善谦提出疑问,为什么要走做标准化产品这条路?「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做代理系统集成商是可以的,不需要做产品,但是如果选择做产品,需要打好地基,累积经验,把它变成一个个积木块堆积上去,这样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最好选择。」王善谦表示虽然路不好走,但是他仍然坚定着这一发展方向。

铠铂挑选半导体、PCB 与新能源这三个行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行业发展与国策紧密相连;二是这三个行业对于离散制造业来说工艺相对复杂,从应用系统的角度来看复杂程度也是最高的,产品在标杆行业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打磨,不断提升产品稳定性以及更好的推广产品。

在工业 4.0 和双碳目标下,全球范围内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下一代的变革发展,铠铂也凭借多年在半导体、PCB 和新能源行业深耕细作的经验,将于 2023 年 3 月 3 日正式对外发布四大产品平台及 3 大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包括: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工业物联网平台、共工开发平台、双碳管理平台;行业解决方案聚焦于半导体、PCB 与新能源, 届时铠铂也将会举行首批产品代理商的签约仪式(包括海外合作伙伴)。

立足上海,布局全国,辐射全球,未来铠铂将继续丰富工业软件产品线,加大行业拓展范围,以技术,创未来,觉醒智造原力,助力智造发展。

来源: CINNO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