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月 15 日晚间,TCL 中环公告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 35GW 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 (以下简称「DW 五期项目」) 达成投资合作事宜, 签署了《项目投资协议书》。
2 月 15 日晚间,TCL 中环公告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 35GW 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 (以下简称「DW 五期项目」) 达成投资合作事宜, 签署了《项目投资协议书》。
DW 五期项目作为中环晶体六期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 总投资约 41 亿元, 整体规划 G12 硅片产能 35GW, 预计今年 2 月 18 日开工、第四季度建成投产。该项目将进一步扩大 TCL 中环工业 4.0 和关键工艺 Know-how 的核心优势, 打造自动化、少人化、高效化、高薪化制造模式, 提升周转效率。TCL 中环表示, 本次 DW 五期项目合作符合公司新能源光伏产业规划, 进一步推动公司 G12 硅片先进产能加速提升和产品优化, 发挥公司 G12 战略产品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及市场优势,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伏硅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及市场占有率。
大干快上开新局, 以优势产能占领优势市场
硅片双寡头之一的 TCL 中环自 1981 年起投身光伏行业, 在「群雄逐日」的光伏行业里多次成功穿越周期, 引领行业先进产能发展, 掌握着光伏行业定价权、定义权、定标权, 自 2007 年开始探索工业 4.0 制造模式, 通过设备自动化深度开发, 实现从来料到成品发货的全流程自动化再升级, 人均劳动生产率相较于传统工厂提升 150%,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良率, 提高柔性化制造能力, 满足日益增长的差异化、客制化产品需求。
TCL 中环近年来保持大干快上的商业节奏,2022 年实现光伏单晶总产能 140GW, 其中 210mm 硅片产能占比超 90%。中环投资建设的 50GW(G12) 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 (晶体六期项目) 是目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慧程度最高的单晶硅生产基地, 项目从开工到产品下线, 用时不到 300 天创造了中环速度。
2023 年终端需求放量, 新产能增益 210 大硅片竞争力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 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 我国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3.9 亿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 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3 年我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在 4.9 亿千瓦左右。
2021 年至 2022 年, 对于成本敏感的终端大型地面电站装机需求和龙头硅片厂商开工率均受上游原材料涨价抑制。2023 年初, 上游原材料供需格局改善, 产业链价格下降后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迎来复苏。有机构研究指出, 自 2022 年三季度以来, 大部分地面电站项目已具备建设动力,2023 年国内光伏地面电站装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同时,2023 年也将是光伏行业从周期转向科技成长的一年。
光伏产业链始终围绕降低度电成本 (LCOE) 推进, 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N 型已成为主流趋势。在终端需求回暖的背景下,210mm 硅片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TCL 中环推出的 210mm 大尺寸硅片已实现 210mm 组件和电池成本比传统 182mm 尺寸降低 5.70% 和 2.66%。210m 硅片在坩埚、拉晶、切片有高工艺门槛, 优质硅片供应格局紧张, 未来利润将向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另一方面,210mm 以其通量成本优势帮助下游电池、组件环节降低非硅成本和 BOS, 在 600W+大功率地面电站具有压倒性优势。
笔者注意到,2022 年四季度 TCL 中环主动降价引导全产业链价格下降,2 月 6 日 TCL 中环公布硅片报价, 每瓦调价幅度环比创下多来年来首次最大涨幅。此次中环大幅度调价被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是 TCL 中环定价权带来的「光伏行业格局反转」。
DW 五期项目的落地, 则为未来 TCL 中环行业话语权的进一步增强埋下了伏笔——更稳健地应对行业波动, 夯实硅片龙头行业地位, 抢占 2023 年 210mm 大尺寸硅片发展先机, 引领光伏赛道大发展。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