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日,国内知名老牌婚恋网站「世纪佳缘」发布了《2022-2023 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70 后-00 后「三观」洞察》(下称《报告》),该报告结合「70 后」到「00 后」的情感生活现状,从「婚恋观」、「生育观」和「性观念」三个方向进行对比,直观展示了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不同代际的人们对于「三观」认知变化,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16 日,国内知名老牌婚恋网站「世纪佳缘」发布了《2022-2023 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70 后-00 后「三观」洞察》(下称《报告》),该报告结合「70 后」到「00 后」的情感生活现状,从「婚恋观」、「生育观」和「性观念」三个方向进行对比,直观展示了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不同代际的人们对于「三观」认知变化,以及人们对于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报告》内容提到,从 1990 年开始,我国初婚年龄不断推迟,2020 年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 28.7 岁,比 1990 年的平均初婚年龄 22.9 岁推迟了 5.8 岁;其中近十年初婚年龄推迟速度明显加快,这可能是由于随着 90 后步入婚恋市场后,他们在面临更长受教育年限,以及更大生活压力的同时,思想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初婚年龄推迟。
超四成被访者有过「婚恋年龄焦虑」,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报告》显示:从「70 后」到「90 后」,婚恋年龄焦虑不断加重;「90 后」有过婚恋焦虑的占比最高,为 50%;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被访者在适婚年龄都更为焦虑。
那么,焦虑的单身人士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结识另一半的呢?《报告》内容显示,「70 后」和「80 后」主要是通过「父母/亲友介绍」结识另一半;而作为「互联网第一代」的「90 后」和大多还在读书的「00 后」则是通过「老同学/老朋友」和「其他线上途径」(注:包含游戏、微博、豆瓣、微信群、QQ 群等)找到另一半的占比更高;除此之外,工作相关场景也是作为「职场打工人」的 80 后和 90 后结识伴侣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报告中不难看出:随着时代进步和互联网发展,「老同学/老朋友」渐渐替代了「父母/亲友」,同时「线上渠道」也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
无论哪个代际的被访者,认为「相亲都是以结婚为目的进行的」占比均为最高。「70 后」认为相亲要趁早、相亲成功也要尽快结婚;「80 后」则是对相亲的目的性并不反感,而对其高效率表示赞同;「90 后」相较而言对相亲更加抗拒,但同时也较为认可相亲的社交作用和目的性;而「00 后」普遍认为相亲的形式太过生硬,从而对相亲表现出较大的抗拒。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年轻人越来越抗拒「相亲」,但是「相亲平均年龄」却在逐渐降低!「70 后」男性人群的「相亲平均年龄」为 26.4 岁、女性人群为 25.4 岁;而年轻的「00 后」男性已降至 20.6 岁,女性为 20.2 岁;虽然 00 后对相亲较为抗拒,但他们却又是最早开始相亲的一代人,这或许和他们的「70 后、80 后」父母更多都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自己的伴侣的缘故,因此他们也更加认可「越早开始相亲越好」的观点。
「目前婚恋中的相亲方面信息有点单薄,仅仅是提供一个见面的机会,两个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等,对用户的洞察不是很清楚。」世纪佳缘总裁庄海说:「不是所有用户都是着急结婚的,有部分是想先谈恋爱,这导致『严肃婚』和『严肃恋』并不是很一致。现在的情况是单纯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比较少,但是恋爱的本身还是很严肃的,还是个很神圣的事情。」
随着 90 后、00 后进入婚恋市场,他们对性格、爱好等软性条件的要求会比较高,或者强调二次元、音乐、游戏等共同爱好,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去匹配那几个维度。「我们传统的一些刻板印象,正在逐渐发生改变,我们要去注意用户的这些变化趋势。」庄海表示,「选择单身没错,但如果你想找对象,我们也能够提供帮助。我们本质上是为用户通过情感创造美好的机会,但用户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我们要把注意力从单纯给用户做相亲匹配,转移到对他们的整个情感上提供支持,增加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据了解,由「世纪佳缘」出品的《中国男女婚恋观年度调研报告》已连续 14 年成功发布。「世纪佳缘」作为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的领导者,不但为单身男女提供可靠的交友平台,还为中国的婚恋交友行业提供专业的行业研究数据,给民众提供科学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相关机构提供研究数据支持,以引导正向和谐的婚恋价值观。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