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比 AirPods Pro 更好的耳机?

摘要

TWS 耳机,「内卷」如此。

2016 年,苹果在 iPhone 7 的发布会上,拿出了一个新产品——AirPods 耳机。有些出乎人们意料,这对小小的东西,就这么掀起了日后所谓真无线 TWS 蓝牙耳机的消费浪潮。

2019 年,秉承不断追加后缀的传统,苹果又推出了主打主动降噪的 AirPods Pro,相比于 AirPods,Pro 版本以小体积实现了相当完美的降噪效果,一举奠定了 AirPods 家族在 TWS 耳机领域的主导地位。

近几年,Android 系统阵营同样追上了 TWS 耳机的浪潮,各手机厂商也在不断推出相应的产品,扩充自己生态圈。

过去在手机领域,有一个说法是,苹果的技术往往要领先一年半左右。在 TWS 耳机领域,也有厂商不太服气,希望扭转这个态势。近日,一加 OnePlus 曝光了最新的耳机产品一加 Buds Pro 2。从这款产品身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Android 生态中,如何打造出一款能胜过 AirPods Pro 的 TWS 产品。

从空间音效到算法

2021 年 10 月,在更新的 iOS 14 系统中,新推出的 AirPods 产品有了一个新功能,即空间音频。简单来说,就是声音会随着用户头部的转动,显得不同。

其实,这样一个「奇巧淫技」不是苹果最先发明的,专注音效的杜比,以及索尼的空间音效技术都在苹果之前就推出了。但是,相对来说,一台 iPhone 手机、一对 AirPods 就能体验空间音效,这确实只有苹果能做出来。

就是这样的一个技术,对于 Android 生态来说又是个挑战。因为谷歌在系统层面没有针对空间音频的支持和优化。情况是,即便第三方 App 支持空间音频内容,安卓无框架层也只能输出 2.0 立体声码流给到设备层,无法实现原生多声道的传输。

因此,一加团队在 Android T 系统发布前 10 个月,就和对方联合开发基于安卓新框架的空间音频的功能。经过一步一步的推动功能的成形以及反复验证,才最终上线安卓 T 的版本。

框架层面之外,空间音频的算法也是难题,一加团队选择和杜比实验室合作。一加与杜比一起联合调试,带来了基于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渲染算法,并且在视频和音频场景做了针对性优化(注:需要配合一加 11 手机使用)。

框架和算法是软件层面的基础,在硬件层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为达到更好的空间音频效果,一加团队首先是在耳机端嵌入了高精度的六轴 IMU 传感器,以满足空间音频头部跟踪的硬件要求,让耳机能够模拟出声音、空间与头部相对旋转运动,仿佛是由真实环境的四面八方传来了乐器的声音,让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其次,团队还在延迟解决方面投入人力和时间,经过 6 个月时间的攻坚,一加将延迟优化到了最低 150ms 左右,保证了高清流畅的音频质量。

音质下重注

作为一款耳机,音质是重中之重。为了打造好的音质,一加与丹拿正式展开合作,共同研制双单元声学系统。

作为音质的重要一环,发声单元的好坏十分关键。为此,一加团队不惜成本,在低音单元采用了昂贵的 LCP 材料,后者通常用于数千万售价的高端头戴耳机中。舍得下血本带来的是平衡感极佳的低音效果,我们的低音足够下潜,同时兼具优异的高解析度和瞬态的表现。

而在高音层面,一加 Buds Pro 2 使用了高端头戴平面振膜的设计,通过 PEI+PEN 的创新复合材料,让高频的延展轻松达到 40KHz。所以说音乐中歌手的呼吸或者飞鸟的振翅膀,都能纤毫毕现。

另外,一加团队还与丹拿联合调音。我们这次的默认音质是 3 组的经典 EQ,都是经由一加与丹拿的联合调试。汲取了一加对于用户偏好的理解,以及丹拿几十年对于音质的理解,最终呈现出一加 Buds Pro 2 的绝佳音质。

笔者一直是苹果生态用户,最早一批 AirPods Pro 用户,通常不太会考虑苹果生态之外的产品,尤其是耳机类的,AirPods Pro 和 AirPods 2 代产品,基本能完美满足自己的需求。

但是这次体验了一加 Buds Pro 2 耳机差不多一周时间,感觉这款产品在降噪、音质和使用上,都要比自己手中的上一代 AIrPods Pro 要好上不少,可以说颠覆了笔者对 Android 生态系列产品的印象。

尤其在音质方面,确实能感觉到一加 Buds Pro 2 要明显优于 AirPods Pro 一代产品。由于手头目前并没有 AirPods Pro 2 代产品,所以暂时无法做出对比。

一加 Buds Pro 2 即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发布和发售,笔者认为,即便使用的是 iOS 系统的同学,也不妨试试这款产品,可能会超出你对苹果生态 TWS 产品的认知。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