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云智数 CEO 余海峰:工具革命加科学决策 应对不确定性

摘要

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美云智数」) 是美的工业互联网对外输出的载体, 也是推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

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美云智数」) 是美的工业互联网对外输出的载体, 也是推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今年, 美云智数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下称「双跨平台」)。

美云智数 CEO 余海峰接受专访时表示, 公司实践源自美的集团十年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沉淀, 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整套的方法论、以及软硬件结合的生态系统是美云智数的核心竞争力。「工业软件自主研发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投入, 政府已经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希望未来有更多倾斜。同时, 企业也要有耐心, 坚持长期主义。政企合力, 才能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他说。

基于美的集团摸索出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智能生产线

南方日报:美云智数从美的内部转变为对外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余海峰:我们从美的集团孵化而来, 很多经验源自美的过去十年的数字化创新业务实践, 包括工具、系统、流程以及管理手段等。但数字化能力输出到外部, 各行业特性是不一样的,所以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把我们的数字化能力, 适配给不同行业;第二个挑战就是现有的在美云智数的管理实践, 如何匹配不同企业个性化需求。

南方日报: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在做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美云智数有压力吗?

余海峰:我觉得美云智数有三个核心竞争力:第一, 我们做的是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 能够实现从生产线的设计端到工艺端再到现场端数据的有机串联;第二, 我们有整套从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 覆盖了 40 多个行业、400 多家大型企业客户;第三, 我们有一套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方案, 自主 IP 的硬件生态系统以及规范化、验证多次、高效率的软件生态。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

应该分段去实施

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 AI 质检

南方日报:广东很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担心成本支出, 您怎么看?

余海峰:这本质其实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企业不应该只看短期的投入, 而应该看综合的效益。

首先, 伴随着现在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企业应该更要考虑机会成本, 并衡量风险的价值。其次, 企业应该考虑长线经营。以一个钣金工厂为例, 新工厂的供应链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管理, 员工数量从 180 人减少到 60 人, 人工成本减少, 而出货量增多、品质管控提升, 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更重要的是, 企业应该分段实施数字化, 可以先进行全面规划, 然后在不同发展阶段突破关键环节。

南方日报:对比长三角, 广东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异同?

余海峰:华东和华南是美云智数最主要的企业客户群区域, 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产值、客户量和合同金额都不相上下。不同之处在于,华南地区有很多中小企业,比如佛山美云智数就是专门服务中小企业客户, 广东美云智数则在全国范围服务大型龙头企业;华东地区外企较多, 外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但他们也开始接受中国的工业软件和管理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华南和华东两个区域, 从沿海向内陆辐射, 拉高提升全国制造业数字化程度。

数字化是工具革命

应对不确定性

美云智数工业仿真

南方日报: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您理解的广东数字制造吗?

余海峰:第一个词是工具革命, 第二个词是科学决策, 第三个词应对不确定性。工具是为了更科学全面地做决策, 决策是为了企业能够应对不确定性。尤其现在百年变局与世界疫情交织, 数字化转型才能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

南方日报:十年来, 广东数字制造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余海峰:首先, 是企业家们的意识的变化。十年前的投入是为了解决棘手的短期问题, 但现在从意识上都形成了数字化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核心竞争力, 会站在客户、产品以及整个经营管理的角度上从业务驱动转型。其次, 是工作方法的变化,以前一个部门的数据、流程是在一个局部的范围来解决问题, 现在是从整个公司全局性看。

南方日报:从双跨平台的角度, 有什么给政府的建议?

余海峰:广东各级政府在推动制造业数字方面做得很好, 真金白银补贴了很多企业去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个人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 继续加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赋能,让龙头企业拉动上下游的数字化转型, 多个龙头企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赋能。二是,进一步对关键工业软件进行政策倾斜,这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投入。企业也要有耐心, 有长期主义精神, 坚持不懈地去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