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数科宋荣鑫:金融科技公司在大规模投入试错后把精华贡献给金融机构

摘要

360数科宋荣鑫:评判科技输出的标准应是业务指标而非系统指标

9 月 16 日,作为「2022 全国双创周」期间的合肥市级重点活动,「全球金融科技精英汇暨合肥滨湖金融小镇首届金融科技大赛」拉开帷幕。本届大赛是清华大学首次在安徽省落地的高规格、广覆盖的金融科技行业赛事,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薛正华,360 数科技术副总裁宋荣鑫,神州信息资本战略副总经理李英杰,以及国元证券、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领导均到会作精彩发言。

作为国内知名金融科技龙头企业的代表,宋荣鑫指出,金融科技公司的基因是开放创新和高效迭代,主要精力放在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科技创新上,业务发展方向是将能力建设的结果面向金融机构进行推广,产生价值。而这种推广和输出,则是需要聚焦于金融业务本身。也就是说,科技能力的好坏,一定要转化为业务提升的可识别,最后的评判标准不是某个系统指标,而是业务指标。

例如,在 360 数科和北方某银行的合作中,最初的客户通过率不到 20%,后来经过了解,发现该行重度依赖人行报告,于是 360 数科就为其免费部署系统,自动生成图表,将预测结果展示给银行,在该行自行决定扩大通过率后,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就帮助该行完成了数百亿规模的贷款量,助其扭亏为盈。

之所以能实现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提升,归根结底,是金融科技公司在科技筛选过程中反复试错后,最终将真正的精华贡献给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并不总是成功的,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例如,360 数科投入六年时间打造的毓数大数据中台,每天都会针对获客、风控、运营等金融核心环节,进行多达 7.6 亿次 AI 计算。平均每 2000 次计算,实现一次监控指标的小幅优化。所以现在能看到的 360 数科很多领先行业的指标,背后都是大量技术人员长时间的优化和积累。

面向一众参赛的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宋荣鑫也分享了 360 数科的创业史,这是一部业务与技术孪生共赢的历史。

2016 年,360 数科从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 360 集团孵化而出。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360 数科将消费信贷业务做到完全线上化、自动化后,公司从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侧收到的反馈非常正向,c 端用户感受到极大减少了服务获取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金融机构感受到信贷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挖掘。这些积极正向的反馈强化了公司继续在金融科技投入的信心。进而,公司又利用深度学习技术优化客户画像识别,极大拓宽了金融业务的服务客群,如三线城市各种骑手外卖员等,金融业务实现了进一步的普惠延展。2018 年公司上市后,又继续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深度数字化、知识图谱等进阶的 AI 技术,应用在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运营中,逐步实现信贷服务在个人用户、小微企业乃至产业发展中的精准滴灌。成立仅六年的时间,360 数科就和 133 家金融机构建立了深厚的业务联系,帮助它们获取了近 2 亿的注册用户,为 4130 万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授信,帮助 2560 万的个人用户和小微业主获得了贷款,贷款规模突破万亿元。


最新文章

极客公园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极客之选

新鲜、有趣的硬件产品,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张鹏科技商业观察

聊科技,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