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革命》一书中写到, 从目前来看, 睡眠时长并没有那么重要, 真正至关重要的, 是一个伴随人类产生的自然过程。
《睡眠革命》一书中写到, 从目前来看, 睡眠时长并没有那么重要, 真正至关重要的, 是一个伴随人类产生的自然过程。而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在剥夺我们的这一自然过程。人造光、新科技、轮班制、安眠药、差旅、一觉醒来就查看手机、工作到深夜, 早上不吃早饭就冲出家门直奔公司, 这一切都在迫使我们远离这一自然过程。而休息和修复的问题, 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人生的失控, 始于不断推迟的睡眠时间。
01 场景创新, 把健康睡眠「搬进」写字楼
持续近三年的疫情, 也加大了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 从拼学习到拼加班, 从拼熬夜到拼焦虑,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 似乎每个人都有「不得不拼」的理由;积极的一面是, 疫情也让消费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 更加关注健康生活方式。
如何以创新有趣的方式, 将好的、健康的睡眠文化理念传递到消费者端, 是需要企业长期深耕的过程。每年的 8.18, 是慕思全球睡眠文化之旅, 从 2009 年就开始注重文化理念的推广, 至今已连续举办 14 年, 带领消费者游历了 18 个国家,56 个城市, 这也成为慕思推广健康睡眠文化理念的重要 IP 活动之一。
2022 年的 818 睡眠文化之旅与以往不同的是, 从旅行重心逐渐向「睡眠文化」靠近, 通过慕思立足消费者的身心需求研究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睡眠文化, 唤起大众消费者对健康睡眠的重视。
在品牌内容创意的形式与落地上,解锁了一种新玩法, 慕思策划了一个线下写字楼筑梦电梯事件。8 月 13 日, 慕思在深圳中心地段的办公楼里设置了一个特殊的床垫体验空间, 将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同款床垫 (上市纪念款:MZZ1-088 筑梦床垫) 放入电梯, 打造了一间特殊的电梯沉浸式床垫体验空间, 希望焦虑的上班族能破除焦虑, 旨在传达健康睡眠的重要性, 以此作为今年 818 慕思全球睡眠文化之旅的开端。
「筑梦」是汇集了慕思最顶级的材质、工艺和技术的床垫。采用高性能 AGRO 独立筒弹簧, 经过 25 万次挤压权威测试, 持续稳固承托,3D 材质的百万支撑点有效支撑疲惫的身体, 配合绿色高端品质的特拉雷乳胶为人们打造具有支撑力和柔软包裹感的舒适睡感。慕思希望用拥有跟张继科一样冠军品质的床垫, 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冠军般的健康睡眠体验, 以筑梦为名, 传达健康睡眠的重要性, 用产品撑起用户的每个好梦。
据了解, 筑梦电梯体验间上线当天, 就引来了上班族的兴趣和围观, 现场可以看到各个职业的人依靠床垫休息打卡的场景, 有刚下班的白领疲惫不堪、有还在沟通 bug 修复的程序员、有辛勤的保洁阿姨, 枯燥的上班生活和温馨惬意的疗愈停靠空间形成强烈对比,唤醒了上班族对睡眠的期待。
除此之外, 今年的 818 全球睡眠文化之旅, 慕思还联合「自在睡觉」创始人梁冬打造健康睡眠大片, 从科学和梦境角度重新探讨睡眠文化;同时打造《好梦的 100 个基本》健康睡眠手册, 推动健康睡眠知识的普及, 为国人「筑梦」。
通过社交传播事件契合了疫情压力下的生活状态, 激发了与消费者的共鸣, 将健康睡眠文化的理念在消费端做了传递。同时为品牌赢得了更大的声量, 为家居行业的创新打开了新视角,
02 双重竞争力
慕思的品牌站位是打造健康睡眠系统第一品牌, 面向的也是中高端市场, 以「让消费者睡得更好」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使命, 睡眠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搜话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3 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 38.2%, 而且朝着年轻化趋势蔓延。我们需要认知到睡眠理念和睡眠策略这件事。
对健康睡眠理念的传递, 塑造的是企业品牌力。让行业更为熟悉的是, 慕思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端所体现的硬核一面。前者是软实力, 后者是硬实力。
8 月 28 日, 财经作家吴晓波与 300 多位企业主一同走进慕思工厂, 探访中国寝具行业的智能化试验场, 揭秘慕思的「健康睡眠密码」, 这并非首次, 早在去年 4 月, 央视名嘴陈伟鸿与央视网《超级工厂》走进慕思, 探访工业 4.0 数字化睡眠产业基地, 原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也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上为慕思打 Call。
外界记住了慕思硬核的一面, 作为一家寝具企业和全球健康睡眠资源的整合者, 在研发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环节上, 以及知名设计师都做了整合创新, 共同打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健康睡眠产品, 不同于传统床垫的千篇一律, 智能床垫更加符合人体需求的产品研发设计, 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睡眠新体验。
量身定制的床垫离不开智能生产线、信息化系统的支持, 前后端要形成一个整体。慕思与西门子、舒乐、ABB、IBM、礼恩派集团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 引入了全球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工业流程, 按照智能制造的思路, 打造出软体寝具公司的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落地, 目前在华南、华东打造两大健康睡眠产业基地, 通过强化智能化生产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于睡眠产业而言, 还有很大增量空间。来自消费端「睡个好觉」这个简单的诉求, 在产业端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经济」,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这都是一个稳步增长的行业, 中国市场潜力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据 CSIL 的数据显示, 与发达国家 85% 的床垫渗透率相比, 我国床垫行业渗透率仅 60%, 仍有较大提高空间,2020 年我国床垫行业消费规模 85.40 亿美元, 占软体家具消费规模的 45.43%, 近十年, 国内床垫品类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6.15%。
不仅是床垫市场, 围绕消费者的睡眠这个核心痛点同样催生了很多新产品的增量机会, 例如, 枕头、床上用品, 甚至也让喷雾、香薰、灯、降噪耳机、按摩仪等助眠保健类产品都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有了更多搜索关注。所以说, 睡眠这个细分专业市场还有一定想象空间。
03 未来靠什么发展
最近从各大上市公司的年中报看, 家居企业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业绩开始承压, 这也倒逼我们需要重新反思企业未来的发展逻辑。过去二十年, 是可以靠红利生存的很好, 过去的跑马圈地定义为第一曲线, 但未来一定不会重复相同的剧本。
基于睡眠大产业和睡眠场景的价值挖掘才刚刚开始, 行业到了真刀真枪拼实力、拼品牌、拼文化的时候, 对企业的要求更加综合, 企业必须构建出以「人才-产品-信息化-渠道-创新-文化」为主的整体战略, 各方面能力都要跟得上, 不管是寝具企业、还是大家居行业, 软硬实力双维度竞争, 已经成为必备的两张牌, 而慕思在红海的床垫市场中找到蓝海领地, 并围绕智能产品研发与健康睡眠理念进行深耕, 保持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家居产业来看, 创新升级是个必须要解开的命题。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资源约束趋紧, 传统比较优势趋弱, 高素质人才、技术、数据的等新要素的作用将更多凸显, 中国制造业朝着智能化升级,从「制造英雄」迈进「品牌时代」, 顺势而上,向价值链上游升级, 这是各行各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今天我们看到传统家居产业与新技术、新理念的力量融合, 包括床垫在内的产品都在朝着科技化升级, 增加产品附加值, 打造高端品牌, 在质量上进行新的突破, 成为企业重点押注的方向, 行业以往传统的底色在褪去, 这也在无形之间拉高了竞争水位线, 用技术改造产业或将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
同时, 在行业越来越内卷的经营环境下,软实力的部分或许是能够助力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如何通过健康理念的传递来与消费者产生链接, 真正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标签化的认知, 是企业不陷入红海竞争的大前提。过去 18 年, 慕思通过产品观、服务观、文化观占领了健康睡眠的制高点。回归到818睡眠文化之旅, 其最大的意义在于, 产业发展的每一步, 产品的迭代升级与推陈出新是一方面, 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品牌经营理念与文化的传递。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