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济、贸易深度交融,紧密关联。想要进一步掌握主导权,既需要掌握「标准化」这门通用语言,更需逆急湍而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标准体系。
全球经济、贸易深度交融,紧密关联。想要进一步掌握主导权,既需要掌握「标准化」这门通用语言,更需逆急湍而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标准体系。
当前,标准化已被提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从「中国产品」出海,到「中国标准」引领,这条必由之路上,不乏先行者的探索足迹。早在 20 多年前,跟随全球创牌的节奏,海尔就迈出了朝向国际标准的第一步。如今,在多个标准领域一往无前的背后,是海尔科技创新不竭驱动的成果,更是一张超前布局的标准化生态蓝图的徐徐铺展。
以标准「撬动」发展新航向
在科技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国际标准不仅是世界市场的「准入证」,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通用语言」,更是国际话语权博弈的重要战场。
而在全球价值链开启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的重构新阶段,抢占国际标准化制高点的竞争愈发激烈。无论是通信领域 5G、6G 标准的争夺,还是制造业细分行业内核心技术的角逐,都昭示着标准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生产生活的同时,正成为换道超车、改写游戏规则的关键。
一石激起千层浪。电热水器行业,从谈「电」色变到安全用「电」的背后,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电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标准——防电墙热水器标准给予的底气,更是民族企业日益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带来的国际认同。
同样是家电行业,一项冰箱技术领域的标准成为节能环保、减少食品浪费的重要推力。「以前都是比耗电、比噪音,现在要比保鲜水平。」海尔集团标准专利总监王滨后介绍,自 2020 年 6 月 IEC 国际保鲜标准正式发布,冰箱保鲜正式成为国际「度量衡」,如同家喻户晓的电器能效等级,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感受和量化衡量的维度。
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直接减少了食物浪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2011 年全球食品有 25% 左右损耗在供应链运输、家庭储存等环节。冰箱保鲜技术的出现,无疑成为时代呼唤下的「更优解」。
从一开始的步履维艰,到现如今举足轻重的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多的「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作为亲历者,王滨后和团队见证着中国标准从「破圈」到「出圈」,也见证着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日渐成为国际标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唱响国际标准的「中国声音」
在王滨后看来,国际标准的这场「战役」,硝烟散尽,终将达成共识。
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早在全球化开始之时便已打响。尽管失去「先发优势」,但更多来自中国的「后浪」正奔涌而至,在飞驰国际的中国高铁上,在象征着能源命脉的特高压技术领域,在以专利标准数强势领跑的 5G 通信行业……以标准为基石,中国力量正更坚实、更笃定地走向国际舞台中央。
在家电行业,这一成果更为清晰显著。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国际代表之一,海尔不仅贡献了行业半数以上的行业标准提案、主导和参与标准发布 84 项,更迈进了国际标准组织治理领域,在行业五大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关键席位。
从第一个长达 6 年的防电墙国际标准的制定,到引领行业新赛道——首个国际冰箱保鲜标准的水到渠成,再到现如今聚焦三大主流赛道持续输出「中国模式」,「后浪」究竟何以改变航向?时代的潮头之上,海尔缘何成为标杆和突破的「先遣力量」?
王滨后表示,除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这一领先的技术专利标准的协同体系外,海尔的标准创新打破围墙,搭建开放生态,整合全产业链资源,从有围墙的花园到开放的生态,使得标准创新优势愈发显著。
当然,无论专利、技术、标准如何联动,生态如何创新,始终不变的便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们的创新是以用户为核心,新技术诞生后第一时间进行专利保护,紧接着,就是研究它在标准化领域能为用户带来什么,通过标准创新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体验更好更佳。」王滨后谈到,在海尔,从技术到标准到专利的一体化思维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惯例。凭借着全球「10+N」开放创新体系与 HOPE 创新生态平台的资源优势,海尔超前的创新技术正在全球范围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也反向降低了标准推进的阻力,让「中国标准」更好地变身「国际标准」。
让世界共享「中国方案」
新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工作,并于 2021 年出台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 2035 年,要建成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
毫无疑问,海尔等经验丰富的排头兵企业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生存游戏」。标准的制定只是为行业判定最基本的「底线」、划定未来发展的轨道。在产业、行业发展互联互通的今天,「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更担负着引领行业共同向前的重任。
对于海尔而言,从参与者、主导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皆是标准生态建设之路的「必修课」。以标准为桥梁,海尔将加速实现我国产业向合作共赢生态圈的转型升级,提升标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标准成果、标准化专家团队、参与标准组织的治理,在这三个行业衡量企业标准实力的重要指标上,海尔均有不俗的表现:
首先,海尔是所属领域标准内容的主要贡献者(占行业提案半数以上)、在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主导数均为行业首位;
其次,海尔在全球主要区域均拥有国际标准专家,掌握国际话语权;在 IEC、ISO 拥有 100+国际标准专家席位,行业最多;是中国家电行业唯一拥有 IEC1906 大奖和 IEC 青年专家的企业。
同时,海尔也是全球唯一同时进入 IEC 最高管理机构 CB(理事局)和 MSB(市场战略局)的企业,直接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
标准成果方面,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在智慧家庭领域,海尔已累计主导和参与发布国际标准 82 项,提出近 100 项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实现了大家电标准全覆盖。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卡奥斯累计主导和参与 77 项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涵盖 ISO、IEC、IEEE、UL 等权威组织的 9 项国际标准,其中已发布国家/行业标准 37 项、国际标准 2 项,成为唯一一个主导制定 ISO、IEC、IEEE 三大标准组织大规模定制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纳云,累计主导和参与 5 项国家/行业标准,其中已发布国家标准三项。在大健康领域,海尔生物主导和参与发布 15 项国家/行业标准和 1 项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
王滨后表示,标准与专利是衡量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有什么样的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的时候,始终绕不开的是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正如前不久刚落幕的 2022 年全球未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明确提出的,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各国更需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以创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今年 4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发布了首个专门针对新冠病毒检测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标准委) 组织华大基因、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提出;6 月,由 BOE(京东方) 牵头、旗下京东方数科参与制定的《物联网-电子价签系统的物联网应用》国际标准通过国际物联网权威标准组织 ISO/IEC JTC1 SC41 正式发布,对规范、引导世界范围内电子价签的物联网应用意义重大;7 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牵头发起并主持制定的两项 IPC 国际标准,正式面向全球同时发布,这是由中国提出、牵头制定且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通用的首份 IPC 国际电子行业标准……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握紧「标准」这张世界准入证,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凝聚力量,以开放的生态、共赢共享的理念,为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抓机遇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互联网